○涉縣上清涼小學校長 楊花林
多措并舉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涉縣上清涼小學校長楊花林

教師專業成長是學校持續發展的保障和基礎。我校始終把促進教師專業成長作為學校工作重心,要求教師注重教學實踐和積累,強化教學反思與交流,并將教學研究作為自主行動,教師專業化水平逐步得到提高。
1.扎實的教學實踐。教學實踐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基礎,學校要求所有教師做好“五課”,即:精心備課,力求對課本對教材二次開發;用心上課,努力營造靈動課堂,注重動態生成;課前說課,梳理自己的教學思路,優化教學環節;主動聽課,全方位透視課堂教學,為自己的課堂教學提供借鑒;積極評課,對課堂教學各環節及教學效果作綜合評判,進而推動自已的課堂教學高效進行。
2.積極的教師反思。將教師反思具體化,學校要求每位教師都要做到“四撰寫”。一是要撰寫教育日志,把自己在教學中隨時出現的、記憶最深刻的事件進行總結和分析;二是撰寫教育案例,把真實生活引入課堂,以豐富的敘述形式,向學生展示典型思想、行為、感情,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三是撰寫教育敘事,把自己在教學中有觸動的事情記錄下來,記錄心靈成長的軌跡,道出在教學過程中的真實情感,既利于理解,又能給學生帶來想象的空間;四是撰寫教后記,反思教學過程中的成敗,揚長避短,不斷改進,讓自己有更多收獲。
3.勤于讀書和學習。教師也要多讀書,讀好書。學校要求所有教師做到“三個一”:精讀一本經典;主攻一個專題;精研一位名家。根據自己的學科特點和自身的教學風格,自主選擇經典教育專著去精讀、選擇適合的專題去研讀、選擇自己崇拜的名家去拜讀,契合自身的最近發展區,快速成長。
4.自覺的校本研究。根據學校自身特點和班級自身特點,積極開展校本研究工作,提升教師工作的成就感、幸福感。學校引領教師開展一系列校本教研:大班額課堂教學、農村語文作業布置的有效性、農村作文教學等都是老師們研究的對象,學校要求每個教師都要有一個適合自己的校本教研主題,定期交流,相互借鑒,校本研究符合學校自身特點,切合教師自身特點,也就對教師最有幫助,最有利于教師的專業成長。
5.教育信息化的充分利用。學校給廣大教師創設條件,建立平臺,充分利用網絡及微信平臺、創建教師個人工作室等,促進師生交流、家長與教師交流、教師之間交流,讓他們互通互聯,廣泛開展學科研討活動;利用電子白板和教學軟件,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通過微課制作,提升教師的業務能力和對教學重難點的把握;通過“一課一名師”和“曬課”等一系列教學實踐活動,全面提升教師的業務水平,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