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 田兵 荊孝東
【摘要】 目的 分析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癥(BPH)同期手術對癌復發的影響, 分析同期治療利弊。方法 120例膀胱癌合并PBH患者, 43例同期治療作為同期組, 77例未同期治療作為對照組。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及復發情況。結果 隨訪36~50個月;3年內對照組復發率為9.1%、復發時間(18.4±8.1)個月;同期組復發率為9.3%、復發時間(16.8±7.4)個月, 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癥同期手術不會增加癌癥復發風險。
【關鍵詞】 膀胱癌;前列腺增生癥;復發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2.025
膀胱癌是世界十大惡性腫瘤之一, 復發率高是其中有特征之一。BPH是男性常見病、多發病, 發病率約為6%, ≥65歲男性發病率高達50%, 膀胱癌、BPH患者年齡相近, 兩者合并發生并不少見, 在治療膀胱癌的同時, 是否應聯合治療BPH尚無明確定論[1]。本次研究試分析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癥同期手術對癌復發的影響 , 分析同期治療利弊。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膀胱癌合并BPH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臨床資料完整;②獲得隨訪;③良性BPH;④未合并其他類型腫瘤。120例患者, 均經B超、肛門指診檢查確診膀胱癌合并PBH。單發腫瘤76例, 復發腫瘤28例;年齡55~81歲、平均年齡(68±8)歲。前列腺Ⅰ度增大24例、Ⅱ度增大78例、Ⅲ度增大16例。術前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IPSS評分)為(29.4±2.1)分。生活質量評分(QOL)為(3.9±0.7)分。合并膀胱憩室6例、腎積水7例、尿失禁15例、尿潴留6例。120例膀胱癌合并PBH患者, 43例同期治療作為同期組, 77例未同期治療作為對照組。
1. 2 方法 術前完善檢查, 積極對癥治療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 改善患者一般狀況, 做好圍術期準備。常規心電監護, 均采用腰硬聯合麻醉或靜脈全身麻醉。取截石位, 碘伏消毒下腹部、會陰部, 鋪無菌巾。術中Storze F26連續沖洗電切鏡鞘, 若患者前列腺較大, 可直視下入鏡, 若尿道口較狹窄, 腹側尿道外口剪開少許。經尿道逆行插入汽化電切鏡鞘, 依次連接光源、監視器、電切環等設備, 電切灌注液持續沖洗, 直抵膀胱, 檢查觀察雙側輸尿管口位置、蠕動、噴尿情況。觀察膀胱病變, 特別關注有無腫瘤、憩室, 觀察精阜、前列腺增生情況, 結合術前影像腫瘤部位、大小、形態, 分析腫瘤與膀胱頸關系, 觀察有無膀胱結石, 探查完畢后, 退出膀胱鏡。若有結石采用SRM-H3B型鈥激光碎石器, 據結石大小、致密度, 調節功率(一般為雙檔), 甘露醇下持續沖洗碎石, 超聲吸引吸出碎石粒。先行膀胱腫瘤電切術, 適度充盈膀胱, 電切功率110 W, 電凝功率60 W, 先標記腫瘤擬切除范圍, 一般距腫瘤蒂1.5 cm, 據腫瘤大小、數量選擇合適的切除策略, 盡可能避免遺漏較小的腫瘤, 注意保護輸尿管口, 若不能保留輸尿管口, 采用電切術, 避免電凝, 盡可能保留輸尿管壁間斷, 必要時留置D-J管保護輸尿管口。切除腫瘤后, 切除BPH增生組織, 6點鐘方向, 直抵膀胱頸口, 依次切除增生中葉、兩側葉, 切除殘余的前列腺組織, 仔細修整創面, 盡可能順行或逆行小片狀切除, 以外括約肌環狀皺襞為界。鏡下徹底止血, 沖洗膀胱, Ekkik排空器吸出切除組織, 沖洗見無活動性出血, 檢查有無腫瘤殘余組織, 拔鏡, 擠壓膀胱, 若液體從尿道呈噴射狀流出, 解除壓迫, 無滴瀝。術畢, 經尿道插入20 F或22 F大氣囊三腔導尿管, 注水30~50 ml, 牽拉6 h。術后給予化療后膀胱灌注治療。
1. 3 觀察指標 術后第1年, 每3個月復查1次膀胱鏡, 而后每隔6個月復查1次。對比復發率、平均復發時間。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隨訪36~50個月, 3年內對照組復發7例(9.1%), 同期組復發4例(9.3%),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同期組復發時間(16.8±7.4)個月, 對照組復發時間(18.4±8.1)個月,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膀胱癌復發率高, 影響因素主要為腫瘤大小、部位、臨床分期、生長方式、術后輔助治療、切除不完全等因素有關, TURB手術療效較好、安全性高、費用低, 是主要治療術式[2]。BPH是一種中老年男性常見病, BPH合并膀胱癌并不少見, BPH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是治療“金標準”, 適應證基本與開放手術相同, 若達到切除標準, 便可手術治療。單純的BPH不會增加膀胱腫瘤發生率, 但BPH可引起尿道梗阻, 這可能是腫瘤發生、進展、復發的重要原因, 梗阻反復炎癥刺激膀胱尿路上皮細胞增生或化生, 誘發癌變。
同期切除BPH是否對膀胱癌復發有顯著影響目前尚無明確定論。一種觀點是:同期手術使膀胱頸部、前列腺部尿道完善暴露, 使膀胱腫瘤細胞可能發生種植轉移[3]。也有學者認為這種種植可能性非常小:電切術科在膀胱黏膜基底部形成一層2~3 mm凝固層, 同時前列腺組織與膀胱癌組織是兩種不同類型的組織, 種植可能性較低, 此外保留膀胱手術術后聯合化療、術中持續沖洗都可降低種植風險[4]。從本次研究來看, 同期手術不會增加復發風險, 當然這也與同期手術醫師經驗技術水平相對較高有關。在手術中需注意如下:①若合并內科疾病, 需做好圍術期準備, 降低手術風險;②不勉強同期手術;③術中選擇合適的手術順序, 若發現增生前列腺組織突入膀胱腔內便可先切除增生組織。
綜上所述: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癥同期手術不會增加癌癥復發風險。
參考文獻
[1] 那彥群, 郭震華, 吳階平, 等.實用泌尿外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1:280-296, 387-405.
[2] 那彥群, 葉章群, 孫穎浩, 等.中國泌尿外科疾病診斷治療指南(2014 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4:20-42.
[3] Galanakis IP, Celia A, Del Biondo D, et al. Evolving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enucleation-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 J Endourol, 2010, 24(12): 2043-2046.
[4] Furuse H, Ozono S.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bladder tumour (TURBT) for non-muscle invasivebladder cancer: basic skills. Int J Urol, 2010, 17(8):698-699.
[收稿日期:2016-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