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秀 梁衛萍 陳瑞金
【摘要】 目的 對社區全民建檔模式在提升成人預防接種率中的效果進行分析。方法 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2013年2月~2014年5月對社區居民建檔, 并調查其預防接種率。結果 截止2014年4月, 居民健康檔案建檔28142本, 取用核撥人口數29784例, 建檔率為94.49%。2012年2月~2013年2月流感疫苗接種70例, 肺炎疫苗接種6例;2013年2月~2014年2月流感疫苗接種93例, 肺炎疫苗接種15例,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2013年4月與2014年3月調查人數中的疫苗認知情況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 社區全民健康模式能夠提升成人預防接種率。
【關鍵詞】 全民建檔;預防接種;接種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2.210
社區全民建檔是一種新的發展趨勢, 在使用居民檔案過程中, 了解居民的健康情況, 針對居民的健康條件, 進行健康教育, 使居民了解成人接種疫苗重要性, 改變成人接種疫苗的舊觀念, 從而提高成人接種率, 特別是老年人接種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的接種率, 以達到降低社區傳染病傳染途徑, 顯著減少社區居住老人因肺炎或者流感住院的風險和死亡的危險。本中心在2013年2月開始全民建檔, 并對其在提升成人預防接種率中的效果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在本中心下轄區內小區中的居民資料進行收集、整理, 同時收集所有居民2012年2月~2013年2月疫苗接種相關資料。
1. 2 方法
1. 2. 1 建檔前準備 ①組織全體項目工作人員, 學習本科研項目的研究目的、實施程序、工作目標等, 讓全體工作人員對該項目有總體認識;根據各工作崗位, 分批組織人員進行培訓與任務布置;派相關人員外出培訓;②搜集資料, 現場調查及訪談, 了解社區居民對傳染病的認識, 收集醫生和專家意見和建議, 形成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方式。③將初步架構的理念融入到實際的社區衛生服務工作中, 并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完善。通過社區工作人員與居民有效接觸, 多種途徑根據居民健康狀況進行工作, 醫生與居民健康教育中, 注重傳染病防治的宣傳[1]。并檢驗居民對成人接種疫苗的認知度。④統計分析及得出結論。
1. 2. 2 研究方法 ①為轄區內常住居民(包括外地在本地居住半年以上居民)建立居民健康檔案, 并啟用金仕達系統進行管理, 對高血壓、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提供每年1次的健康體檢和至少4次的面對面隨訪, 除了根據患者的健康情況做出慢性病控制的健康指導, 根據患者的年齡、慢性病癥狀等適應證給出接種流感和肺炎疫苗的好處。②社區需要給≥65歲老年人進行每年1次的體檢以及健康指導。體檢時間安排在每個星期有3 d, 在與老年人面對面的體檢時, 派發宣傳單張, 海報宣傳, 老年人接種流感、肺炎疫苗的好處。③在社區全民建檔基礎工作下, 動員轄區內的環境資源和行政資源, 促使全居民自愿建立健康檔案, 并及時更新管理居民健康檔案。通過轄區內街道辦、居委為居民舉行講座;到轄區的單位內舉行講座, 特別是老人托養機構。邀請居民成立小組面對面座談, 在婦女保健工作中對育齡婦女的健康教育加入預防疾病的內容, 在上門為居民建立健康檔案的過程中宣傳預防傳染病的知識使他們知道預防疾病, 有部分使用疫苗是非常重要, 不僅是兒童因為要入學需要接種疫苗。印發預防疾病接種疫苗知識的冊子發給居民, 參考一些兒童接種的小冊子, 更加通俗易懂。在社區六位一體的服務中宣傳預防疾病, 管理疾病[2, 3]。即是利用在為居民預防、醫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計劃生育技術服務中都有意識的為居民建立健康檔案和宣傳預防疾病知識。更為部分居民提供免費的檢驗和檢查時建立健康檔案和宣傳預防疾病, 提高成人接種乙肝、流感、肺炎、麻腮風等疫苗的知識, 進而提高依從性。
1. 3 觀察指標 對2012年2月~2013年2月以及2013年2月~2014年2月兩個時間內居民疫苗接種情況進行調查, 同時調查兩個時間段內居民對疫苗接種認知度, 并將結果進行比較。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建檔情況 截止2014年4月, 多寶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居民健康檔案建檔28142本, 取用核撥人口數29784例, 建檔率為94.49%。
2. 2 兩個時間段內居民疫苗接種情況 2012年2月~2013年
2月流疫苗感接種70例, 肺炎疫苗接種6例;2013年2月~
2014年2月流感疫苗接種93例, 肺炎疫苗接種15例,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012年與2013年疫苗接種情況比較(n)
年份 流感接種 肺炎接種
2012年2月~2013年2月 70 6
2013年2月~2014年2月 93a 15a
注:與2012年2月~2013年2月比較, P>0.05
2. 3 兩個時間段內居民對疫苗認知度 啟動項目后設計了成人接種疫苗認知度的問卷, 共調查250例, 2013年4月與2014年3月調查例數中的疫苗認知情況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2。
表2 啟動項目后進行成人疫苗認知情況比較[n, n(%)]
年份 調查例數 疫苗認知情況
2013年4月 119 84(70.59)
2014年3月 131 121(92.37)a
注:與2013年4月比較, P<0.01
3 討論
隨著現今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以及物質生活均有一定的提高, 且相關的疾病預防保健意識有較好的提高, 人們對于免疫接種相關知識的重視越來越高。但盡管WHO建議所有的老年人均需接種流感和肺炎疫苗, 不過世界各國遠遠做不到, 在2006年的研究中, 我國的流感接種率僅為0.3%。
據2013年發布的29個國家流感疫苗使用報告當中看, 流感疫苗接種率在美國最高, 大概每1000人當中有270人使用, 接種率達到27%[4]。而歐洲國家接種率則一直維持在7.8%~17.7%。而在中國僅僅是2%~3%。因此, 通過利用居民健康檔案, 掌握居民健康狀況, 對全人群進行大面積的健康教育覆蓋, 有助于提高成年人疫苗接種率。
本文調查結果顯示:2012年份流疫苗感接種70例, 肺炎疫苗接種6例;2013年流感疫苗接種93例, 肺炎疫苗接種15例。雖然調查結果不具有差異性, 但居民接受疫苗接種的人數有所上升, 呈現出良性發展, 且居民對疫苗的認知度明顯上升, 更有利于預防疫苗接種工作的開展。作者認為, 針對糖尿病患者來說, 其并發癥發生率非常高, 發生各類感染的幾率也非常高, 因此, 進行疫苗接種能夠降低糖尿病患者并發癥發生率, 尤其是針對吸煙的患者來說, 其罹患肺部感染的幾率要高于常人, 因此, 更有必要接受肺炎疫苗接種。
綜上所述, 通過社區全民建檔, 將接種疫苗、預防疾病和健康檔案利用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同時為居民進行健康教育, 健康促進, 提高了成年人疫苗接種率, 完善基層社區的管理, 完善社區全民建檔率, 降低社區傳染病發病率。
參考文獻
[1] 陳瑞金. 淺析社區全民建檔條件下成年人預防免疫接種率的提高方法. 中國處方藥, 2014, 12(11):121-122.
[1] 劉民, 劉改芬, 王巖, 等.北京市老年人群流行性感冒疫苗免疫效果及成本效益評價.中華流行病學雜志, 2005, 26(6):412-415.
[2] 劉大衛, 孫美平, 劉維祥, 等.北京市常住兒童與流動兒童9種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的比較分析.中國計劃免疫, 2007(2): 165-169 .
[4] 蔣暉, 王偉.流感疫苗與心血管疾病.心血管學進展, 2008, 29(1): 121-125.
[收稿日期:2016-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