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科研+許家祥
【摘要】 目的 探討加長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PFNA)治療股骨近端骨折合并股骨干骨折的療效。方法 回顧分析23例應用加長型PFNA治療股骨近端骨折合并股骨干骨折患者的臨床資料, 觀察效果。結果 23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 Friedman-wyman功能評定優16例, 良5例, 差2例, 優良率91.3%。結論 加長型PFNA是治療股骨近端骨折合并股骨干骨折簡單、有效、可靠的內固定物。
【關鍵詞】 加長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股骨近端骨折;股骨干骨折;內固定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1.044
股骨近端骨折合并股骨干骨折臨床并不多見, 多為高能量損傷, 臨床處理較為困難, 髓內固定手術是目前公認的長管狀骨骨折內固定的金標準, 既往多應用股骨重建髓內針[1, 2]或加長型股骨大粗隆入路股骨髓內針(PFN)治療股骨近端骨折合并股骨干骨折, 但股骨重建釘或加長型PFN近端鎖釘切出率較高, 若患者嚴重肥胖則股骨重建釘主釘插入困難, 近年PFNA治療股骨近端骨折應用較多, 由其演變而來的加長型PFNA治療股骨近端骨折合并股骨干骨折優勢明顯。本院應用加長型PFNA治療股骨近端骨折合并股骨干骨折23例,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2年3月~2015年6月收治23例股骨近端骨折合并股骨干骨折患者, 男15例, 女8例, 年齡19~66歲, 平均年齡42.65歲。受傷原因:交通事故13例、高處墜落6例、重物砸傷2例、滑雪運動傷2例。伴有其他合并傷者16例, 其中顱腦損傷或顱內血腫者7例、肺部挫傷伴胸腔積液5例、肋骨骨折者6例、血氣胸3例、肝挫傷1例、腎挫傷3例、頸椎挫傷2例、腰椎橫突骨折3例、前臂骨折者1例。股骨近端骨折部位位于股骨頸基底部骨折2例、粗隆間骨折16例、粗隆下骨折5例。入院時患者狀態有休克者11例。全部患者在傷后4~19 d行加長型PFNA內固定手術。
1. 2 手術方法
1. 2. 1 麻醉 一般采用硬膜外麻醉或腰硬聯合麻醉, 也可采用全身麻醉。
1. 2. 2 體位 患者仰臥于骨科牽引床上, 保持患肢伸直固定, 健側肢體盡量外展, C形臂X線機位于兩腿間, 閉合復位, 牽引患肢, 并內旋患肢, 使患側髕骨朝向天空, 內收患肢。閉合復位, 爭取使股骨近端骨折在閉合復位下達到滿意。復位滿意后常規消毒鋪無菌巾。股骨粗隆下骨折閉合復位常較困難, 可在消毒鋪巾后, 在骨折近端經皮鉆入克氏針把持復位。
1. 2. 3 切口及進針點 由股骨外側皮膚觸及大粗隆頂點, 開始向近端縱向直切口, 長5~7 cm, 平行切開闊筋膜, 鈍性分開外展肌, 顯露股骨大粗隆頂點。確認股骨大粗隆頂點的前1/3和后2/3交界處為進針點。
1. 2. 4 復位及擴髓 應用直導針外帶保護套電鉆開髓, C形臂X線透視, 見位置滿意后, 應用配套粗空心鉆頭股骨近端釘道成型, 插入球形頭導絲, 沿髓腔插入至股骨遠端, 股骨干骨折端多數插入困難, 可做骨折端股骨外側小切口, 長5~7 cm, 鈍性分離肌肉至骨折端, 術者或助手沿小切口插入一只手給予手法復位, 保證球形頭導絲位于股骨髓腔內順利通過股骨干骨折端, 到達股骨遠端膝關節上方。C形臂X線透視確認球形頭導絲準確無誤位于骨髓腔內后開始軟鉆擴髓, 擴髓方法同股骨髓內針一樣, 直徑從8 mm開始, 每次遞增1 mm,
更換擴髓軟鉆時, 助手應把持住導針, 防止導針隨軟鉆退出。
1. 2. 5 插主釘 選擇合適頸干角及長度的加長型PFNA主釘, 主釘的直徑比擴髓鉆直徑小1 mm, 應用導向器連接主釘, 擰緊固定螺母, 把握導向器徒手將主釘插入骨髓腔, 若插入困難則需要重新擴髓, 若仍插入困難, 則需要更換直徑小于擴髓鉆2 mm的加長型PFNA主釘, 務必徒手插入, 非打拔器打入。
1. 2. 6 螺旋刀片的置入 按導向器外套筒位置在股骨外側皮膚開口, 長約2.0 cm, 鈍性分離至股骨外側, 將導向器置入, 使其與股骨外側皮質密切接觸, 沿導向器套筒鉆入導針, C形
臂X線透視, 確保導針正位位于股骨頸軸線或軸線偏下方, 側位位于股骨頭頸正中。導針深度位于股骨頭軟骨下0.5 cm。
測量長度, 應用空心階梯鉆沿導針開口, 直至股骨頭軟骨下0.5 cm, 將螺旋刀片安裝在特制扳手上, 沿導針輕輕錘擊打入, C形臂X線再次透視, 見螺旋刀片位置滿意后, 順時針旋轉扳手, 將刀片鎖定, 拔出扳手。
1. 2. 7 遠端鎖釘的置入 安裝遠端鎖釘定位器, 遠端鎖釘定位器原理與普通股骨髓內針原理相同。依次鎖定2枚鎖釘固定, C形臂X線透視, 確認遠端鎖釘位于髓內針遠端鎖釘孔內, 若應用導向器鎖釘困難, 則徒手鎖釘。
1. 3 術后處理 患者術后當日臥床, 給予抗生素藥物預防感染, 補液、對癥等措施, 床上行患側髖關節、膝關節屈伸練習。術后第2天常規給予利伐沙班或低分子肝素鈉預防深靜脈血栓, 可囑患者坐起, 仍床上行患側髖關節、膝關節屈伸練習。術后3~5 d, 囑患者可扶拐助行下地行走, 但患側肢體禁止負重, 術后2~3個月拍片復查, 若有明顯骨痂形成, 可行扶拐助行下患肢部分負重。以后根據骨折愈合情況每2~3個月拍片復查1次, 骨折完全愈合后棄拐。最終通過Friedman-wyman功能評定療效, 分為優、良、差[3]。
2 結果
23例患者股骨近端骨折全部愈合, 愈合時間為4~9個月, 平均愈合時間6.4個月, 股骨近端骨折愈合早于股骨干骨折, 21例患者股骨干骨折在術后5~11個月骨折愈合, 1例患者股骨干骨折延遲愈合, 于術后14個月愈合, 1例患者股骨干骨折術后16個月拍片檢查仍示骨痂形成較少, 骨折線尚清晰, 給予再次手術取髂骨植骨后3個月骨折完全愈合, 2例股骨頸基底部骨折合并股骨干骨折患者術后隨訪16~18個月, 未發生股骨頭壞死。Friedman-wyman功能評定優16例, 良5例, 差2例, 優良率91.3%。
3 討論
股骨近端骨折合并股骨干骨折臨床治療較為棘手, 以往治療方案多為股骨重建釘或大粗隆入路的股骨髓內針(如加長型PFN), 近年來加長型PFNA的出現給股骨近端骨折合并股骨干骨折患者帶來了福音[4, 5]。
加長型PFNA較以往內固定裝置優勢如下:①加長型PFNA因主釘存在6°外翻, 因此進針點選擇在股骨大粗隆尖部, 而非卵圓窩, 相比股骨重建釘, 插入主釘較為容易, 特別是患者肥胖時, 優勢較為明顯。②加長型PFNA近端為一枚螺旋刀片, 一個部件完成了抗旋轉及成角穩定性, 相比股骨重建釘及加長型PFN近端兩枚鎖釘, 手術步驟更為簡單, 特別是在確定螺旋刀片前傾角時, 因為是需要在C形臂X線透視下完成的, 加長型PFNA大大的減少了X線曝光的次數, 術者及患者的所承受的射線傷害大大減少。③加長型PFNA的螺旋刀片與PFNA的螺旋刀片構造無任何差別, 多年、大宗的PFNA應用病例現已證明, 螺旋刀片與骨的接觸面積較大, 能盡可能的壓縮周圍骨質, 尤其是在高齡、骨質疏松的情況下, 具有更好的把持力, 生物力學實驗也已充分證明螺旋刀片顯著提高抗切出能力?;颊咝g后可以較早的行患肢功能練習, 迅速恢復關節的活動度。
當然任何治療手段不是萬能的, 除了可以出現內固定物相同的并發癥外, 加長型PFNA也有如下缺點:①價格較為昂貴, 增加了患者負擔。②也經常出現股骨髓內針所經常出現的遠端鎖釘困難的情況。③手術術中及術后隱性失血[6]問題需要重視, 并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
本組病例應用加長型PFNA治療股骨近端骨折合并股骨干骨折,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初步證明加長型PFNA是治療股骨近端骨折合并股骨干骨折簡單、有效、可靠的內固定物。
本組病例尚未發現明顯并發癥, 可能與本組病例數量較少有關, 隨著病例的不斷增加, 隨訪時間不斷延長, 遠期療效和并發癥尚需進一步觀察。
參考文獻
[1] 李光輝, 李鋒, 王體沛, 等. 股骨重建釘治療同側股骨干股骨頸骨折. 中國矯形外科雜志, 2004, 12(Z3):1667-1668.
[2] 郭振海.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側粗隆間骨折的內固定選擇. 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 2010, 25(1):45-46.
[3] Friedman RJ, Wyman ET Jr. Ipsilateral hip and femoral shaft fractures. Clin Orthop Relat Res, 1986(208):188-194.
[4] 張建政, 劉智, 孫天勝, 等. 兩種手術方法治療股骨干合并同側股骨頸骨折的療效比較. 中華創傷骨科雜志, 2011, 13(11):1024-1028.
[5] 王文岳, 楊天府, 劉雷, 等. 加長型PFNA股骨干骨折伴同側髖部骨折的臨床觀察. 實用骨科雜志, 2012, 18(4):300-302.
[6] 祝曉忠, 張世民, 王欣, 等. 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PFNA內固定的隱性失血. 中國矯形外科雜志, 2010, 18(17):1423-1426.
[收稿日期:2016-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