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剛 張峰
【摘要】 目的 探討基層醫院疝囊高位結扎修補術與補片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的臨床效果。方法 88例腹股溝疝患者, 依據修補措施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44例。對照組采用疝囊高位結扎修補術治療, 觀察組采用補片修補術治療, 比較兩組療效。結果 觀察組患者治療成功率為90.9%, 高于對照組的72.7%(P<0.05);觀察組復發率為4.5%、并發癥發生率為6.8%, 低于對照組的18.2%、22.7%(P<0.05)。結論 與傳統疝囊高位結扎修補術治療相比, 腹股溝疝患者采用補片修補術治療效果理想, 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基層醫院;疝囊高位結扎修補術;補片修補術;腹股溝疝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2.058
腹股溝疝主要分為兩種, 即:腹股溝直疝和腹股溝斜疝, 主要是根據腹股溝疝與腹壁下動脈關系進行分類的[1, 2]。腹股溝疝屬于臨床上發病率較高的常見疾病, 腹股溝疝患者發病早期臨床癥狀不明顯, 部分患者確診時已經出現嵌頓、如不及時治療將可能造成腸管壞死、穿孔等。將會引起急性腹膜炎, 嚴重者將威脅患者生命;故確診后應盡早行手術治療, 常規治療方法更多的以疝囊高位結扎修補術治療為主, 該方法雖然能改善患者癥狀, 但是易復發, 局部疼痛, 出現包塊硬結等不良反應發生率較高, 預后較差。近年來, 補片修補術在腹股溝疝患者治療中得到應用, 且效果理想。本文探討基層醫院疝囊高位結扎修補術與補片修補中的臨床效果, 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6年3月本院88例腹股溝疝患者, 依據修補措施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44例。對照組男24例, 女20例, 年齡17~63歲, 平均年齡(47.52±5.69)歲, 病程3~30個月, 平均病程(17.22±4.38)個月, 5例直疝, 39例斜疝。觀察組男22例, 女22例, 年齡18~65歲,
平均年齡(46.31±6.59)歲, 病程4~ 31個月, 平均病程(17.43±4.56)個月, 4例直疝, 40例斜疝。本試驗均在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下進行, 且試驗通過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采用疝囊高位結扎修補術治療方法:采用硬膜外方式麻醉, 高位結扎疝囊, 再小心修補腹股溝管處受損的管壁, 手術過程中插入導尿管, 術后6 h給予流質食物[3-5]。觀察組采用補片修補術治療方法:患者術前禁食、禁飲, 術中不留置導尿管。同樣采用硬膜外方式麻醉。麻醉成功后鋪巾、消毒再實施外環區、腹股溝區切開操作, 游離腹外斜肌腱膜下間隙, 充分暴露腹股溝韌帶、聯合腱等, 游離精索, 切開提睪肌, 充分暴露腹膜后;確定疝氣類型, 采用相應的手術方式, 填充式無張力疝修補術將疝囊游離還納后填充網塞并固定于疝環處腹橫筋膜上, 了解腹股溝缺損程度后將平片放置在腹股溝后壁及內環缺損部位, 重建外環口, 逐層縫合切口[6]。術后48 h常規一、二代β-內酰胺類抗生素預防切口感染
1. 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成功、復發及并發癥發生情況。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治療成功率為90.9%, 高于對照組的72.7% (P<0.05);觀察組復發率為4.5%、并發癥發生率為6.8%, 低于對照組的18.2%、22.7%(P<0.05)。見表1。
3 討論
疝氣在臨床上比較常見, 是指任何臟器或組織離開了原來的部位, 通過人體正常或不正常的薄弱點或缺損進入另一個部位。疝氣多發生在腹部, 且主要由于患者腹壁強度降低、腹內壓增高等引起, 且疾病具有易復發性、難復性等特點[7]。近年來, 采用補片行無張力疝修補術在腹部疝氣患者中得到應用且效果理想。本研究中, 觀察組患者治療成功率為90.9%, 高于對照組的72.7%(P<0.05);觀察組復發率為4.5%、并發癥發生率為6.8%, 低于對照組的18.2%、22.7%(P<0.05)。補片修補術和與疝囊高位結扎修補術相比優勢較多, 該手術操作相對簡單, 手術時間較短, 并且患者手術過程中將三維網片法修補替代傳統對組織進行縫合時的重疊且存在的周圍組織張力, 其解剖層次不會產生明顯的變化。同時, 患者手術過程中能保持機體腹部平坦, 較少引起神經損傷、術后慢性疼痛等發生率, 能有效的提高患者手術治療依從性[8]。此外, 手術中固定補片的縫線盡量采用薇喬可吸收線, 不用普通絲線, 補片宜采用大網孔輕質聚丙烯補片, 不宜采用多絲編織的重量型聚丙烯網補片;現多采用三維底層片修補, 其抗感染能力更強, 患者治療時并不會引起排異反應, 能有效的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明顯降低疝氣復發率;促進機體早期恢復, 減輕了患者痛苦, 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 與傳統的疝囊高位結扎修補術治療相比, 腹股溝疝患者采用補片修補術治療效果理想, 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孟立俊, 周理好.疝環填充式無張力疝修補在基層醫院的應用.中國基層醫藥, 2014, 21(14):2125-2127.
[2] 李才生.三種疝修補術的療效對比研究.中國現代醫生, 2014, 52(2):144-145, 148.
[3] 袁喜紅, 周凱, 華麗, 等.輕質量型補片在老年腹股溝疝無張力疝修補術中的臨床應用.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4, 34(17): 4758-4760.
[4] 邱欣國.輕質量型網片在中老年腹溝股疝無張力疝修補術中的應用.天津醫藥, 2014, 42(3):275-277.
[5] 王東升, 王海燕, 李金水, 等.腹股溝疝行無張力疝修補術后復發再手術體會.河北醫藥, 2013, 35(22):3461-3462.
[6] 張建華, 張永根.疝環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手術切口疼痛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2, 16(7):69-70.
[7] 秦宏興, 劉慶文, 吳愛華.開放式無張力修補術和腹腔鏡完全腹膜外補片植入術治療老年腹股溝疝的優劣差異.中國醫學創新, 2015, 12(17):127-129.
[8] 陳富強, 陳杰, 梁存河, 等.新型國產聚丙烯網塞與同類進口產品在腹股溝疝無張力修補術中的臨床對比研究.中華疝和腹壁外科雜志( 電子版) , 2015, 9(2):105-108.
[收稿日期:2016-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