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喜玲
【摘要】 目的 觀察Ⅲ型前列腺炎患者經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效果。方法 102例Ⅲ型前列腺炎患者, 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51例。對照組給予鹽酸坦索羅辛緩釋膠囊治療, 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中成藥治療, 比較兩組療效。結果 治療后, 兩組患者慢性前列腺炎癥狀評分表(NIH-CPSI)評分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 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且觀察組NIH-CPSI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 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2.16%, 對照組為76.47%, 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Ⅲ型前列腺炎患者的治療中, 與單純應用鹽酸坦索羅辛緩釋膠囊治療相比, 聯合應用中成藥治療可明顯提高療效, 具有較高的臨床實踐價值。
【關鍵詞】 前列腺炎;鹽酸坦索羅辛緩釋膠囊;中成藥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2.114
前列腺炎是一種泌尿科的常見病、多發病。現階段, 關于該病的病因尚未明確, 且臨床上缺乏特異性、客觀性的診斷依據。據臨床資料顯示, 患者主要表現為盆底張力性疼痛, 同時伴隨射精痛、陰莖痛等, 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等[1]。本院聯合應用中成藥與鹽酸坦索羅辛緩釋膠囊治療該病, 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9月~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2例Ⅲ型前列腺炎患者, 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51例。對照組中, 年齡最大46歲, 最小22歲, 平均年齡(32.06±4.21)歲;病程2~33個月, 平均病程
(8.36±8.13)個月。觀察組中, 年齡最大47歲, 最小21歲, 平均年齡(31.34±3.97)歲;病程1~32個月, 平均病程(7.95±8.02)個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納入標準 ①符合Ⅲ型前列腺炎的診斷標準;②年齡18~50歲;③近期未服用α受體阻滯劑、抗生素、甾體類抗炎藥物;④了解并同意此次研究。
1. 3 方法 對照組給予鹽酸坦索羅辛緩釋膠囊[生產單位:安斯泰來制藥(中國)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00681]口服, 0.2 mg/次, 1次/d。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中成藥制劑治療。采用自擬藥方:紫菀30 g, 丹參、萊菔子、王不留行、合歡皮各20 g, 烏藥、柴胡、當歸、棗仁各10 g, 全蝎3 g。將上述藥物均研末, 然后用蜂蜜制作成藥丸, 黃豆大小, 2粒/次, 3次/d。兩組患者連續治療2周。
1. 4 觀察指標 ①癥狀積分: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NIH-CPSI評分的變化情況;②臨床療效判定標準[2]:治愈:NIH-CPSI癥狀評分較治療前降低≥90%;顯效:NIH-CPSI癥狀評分較治療前降低70%~89%;有效:NIH-CPSI癥狀評分較治療前降低36%~69%;無效:NIH-CPSI癥狀評分較治療前降低<35%或無變化。總有效率=治愈率+顯效率+有效率。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NIH-CPSI癥狀評分比較 治療后, 觀察組NIH-CPSI癥狀評分為(15.68±1.24)分、對照組為(17.62±1.83)分, 均明顯低于于治療前觀察組的(21.86±2.46)分、對照組的(21.50±3.06)分(P<0.05), 且觀察組NIH-CPSI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2. 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中治愈18例、顯效24例、有效5例, 無效4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92.16%, 對照組中治愈11例、顯效16例、有效12例, 無效12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76.47%, 觀察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前列腺炎的病因復雜, 就目前研究來看, 有免疫學學說、病原學感染學說等。該病多發于青壯年人群。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將該病分為四個類型, 即Ⅰ、Ⅱ、Ⅲ、Ⅳ型。多數學者認為其主要病因可能是病原體感染、排尿功能障礙、精神心理因素、神經內分泌因素、氧化應激學說、免疫反應異常、下尿路上皮功能障礙等引起。
鹽酸坦索羅辛緩釋膠囊是治療Ⅲ型前列腺炎的常用藥物, 它屬于一種高選擇性受體阻滯劑, 對α1A受體的阻斷作用遠強于對α1B受體阻斷作用, α1A受體主要存在于前列腺, 而α1B受體主要存在于血管。其作用機制如下:通過選擇性作用于各個部位(比如后尿道、前列腺等)的α1受體, 松弛平滑肌, 緩解尿道痙攣, 促進尿液排空。但據實踐顯示, 單純采用該藥物治療Ⅲ型前列腺炎, 效果欠佳[3]。
在中醫學觀點中, 將前列腺炎納入“腰痛”、“精濁”等范疇, 認為由氣滯血瘀、濕熱下注等引起[4]。因此, 在中醫整體觀念辨證論治原則指導下, 主張采用活血化瘀、清熱利濕等方法。在本文研究中, 觀察組在鹽酸坦索羅辛緩釋膠囊治療的基礎上采用自擬中成藥制劑, 藥方包含紫菀、丹參、王不留行、烏藥、柴胡、棗仁等藥物, 具有活血化瘀、解毒排濁等功效。兩組患者經治療后, 觀察組患者的NIH-CPSI癥狀評分、臨床療效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綜上所述, 鹽酸坦索羅辛緩釋膠囊聯合中成藥治療Ⅲ型前列腺炎, 療效確切, 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 劉孝華.中藥聯合鹽酸坦索羅辛緩釋膠囊治療慢性前列腺炎245例療效觀察.當代醫學, 2013, 19(2):153-154.
[2] 尹振武.鹽酸坦索羅辛緩釋膠囊聯合塞來昔布膠囊治療40例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的臨床研究.中國當代醫藥, 2013, 20(19):59-60.
[3] 沈銀奎.中藥聯合鹽酸坦索羅辛緩釋膠囊治療慢性前列腺炎的療效觀察.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4, 8(18):144-145.
[4] 胡安定, 胡孟忠, 王斌, 等.中西醫聯合治療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療效觀察.遼寧中醫雜志, 2015, 42(2):353-354.
[收稿日期:2016-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