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禮
【摘要】 目的 探討不同劑量舒芬太尼對中老年胸科手術患者蘇醒的影響與效果。方法 90例中老年胸科手術患者, 采用隨機法將其分為A、B、C三組, 每組30例。A組作為對照, 手術前不用舒芬太尼, B、C組分別使用不同劑量的舒芬太尼, 比較分析三組患者手術后蘇醒等情況。結果 治療后, C組是蘇醒時間和拔管時間與A、B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A組術后躁動幾率最高為50.0%, B組為16.7%, C組為6.7%, A組術后躁動幾率高于B、C兩組(P<0.05);呼吸抑制C組4例, A、B兩組患者均無呼吸抑制現象, 三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中老年胸科手術患者手術前使用0.15 μg/kg的舒芬太尼能夠有效減少其蘇醒時間與拔管時間, 治療效果較好, 值得使用與推廣。
【關鍵詞】 舒芬太尼;不同劑量;中老年;胸科手術;影響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2.116
舒芬太尼藥物在中老年胸科手術患者中具有較大作用, 這種藥物對患者手術前進行麻醉, 在保持血流動力學穩定方面效果較為明顯, 但是這種麻醉藥物在使用時, 需要控制劑量, 科學適量的舒芬太尼能夠有效減少患者蘇醒時間與拔管時間, 并且能夠有效降低其術后的躁動幾率, 安全性也較高[1]。本次實驗研究重點分析不同劑量的舒芬太尼對中老年胸科手術患者蘇醒的影響,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將本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90例中老年胸科手術患者作為實驗研究對象, 其男55例, 女35例, 年齡42~76歲, 其體質量指數均<30 kg/m2。采取美國麻醉醫師協會的分級標準將患者麻醉分Ⅰ~ Ⅲ級, 所選患者肺部功能基本正?;蛴休p度障礙, 但是不存在肝腎功能障礙;部分患者手術前合并有冠心病、高血壓等。
1. 2 麻醉方法 患者進入手術室后, 在上肢靜脈對其進行橈動脈穿刺, 檢測患者血氧飽和度(SpO2)、血壓。全身麻醉采用靜吸方式, 使用0.8 mg/kg阿曲庫銨與0.50 μg/kg舒芬太尼及5.0 mg 地塞米松等進行誘導, 將氣管與導管插入患者雙腔內, 適當調整患者導管位置后要控制好患者呼吸使用麻醉劑, 控制患者呼吸需要設置好時間, 呼吸調節時間應設置為1∶2, 頻率為11次/min。為保持麻醉深度, 患者手術過程中需要使用5~10 μg/(kg·min)阿曲庫銨、0.05~0.10 μg/(kg·h)瑞芬太尼, 依據患者需要自身需要可吸入七氟烷。B、C兩組注射舒芬太尼藥物劑量分別是0.15 μg/kg與0.20 μg/kg。
1. 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拔管時間、蘇醒時間。拔管時間:患者從停止使用麻醉藥直到拔除導管氣管的時間;進行這項操作時必須符合下述條件:患者在自行呼吸的5 min過程中, 體內的SpO2含量>95%, 患者的吞咽、咳嗽等功能恢復。蘇醒時間:患者自停止使用麻醉藥直到其睜開眼睛的這段時間;這個過程中醫護人員應該做好觀察記錄工作, 將患者在手術過程中出現的不良反應與蘇醒時間等記錄 [2]。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治療后, C組是蘇醒時間與拔管時間明顯長于A、B兩組, 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A組術后躁動幾率最高為50.0%, B組為16.7%, C組為6.7%, A組術后躁動幾率高于B、C兩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C組4例呼吸抑制, A、B兩組患者均無呼吸抑制現象, 三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舒芬太尼是一種具有強效鎮痛作用的阿片類藥物, 能夠很好地抑制機體應激反應行為, 也能夠削弱患者的氣管反應 [3]。舒芬太尼同時也是一種麻醉性藥物, 具有很高的脂溶性, 廣泛地應用在手術治療中, 肌體親和力非常強, 藥物起效快, 藥物起效過程中沒有不會釋放組胺, 對人體呼吸機心血管系統的不良影響非常小。舒芬太尼具有更好的鎮痛麻醉作用, 麻醉時間更長也更為顯著。實驗研究結果表明:中老年胸科手術患者使用劑量為0.15 μg/kg 舒芬太尼臨床治療效果更好, 患者手術后的蘇醒時間與拔管時間有效減少, 而且使用這種藥物有效地降低了患者手術后躁動的幾率, 顯著地緩解了患者手術后的疼痛癥狀。此次實驗研究中所選的病例多數伴隨有其他慢性疾病, 例如高血壓、冠心病等, 因此醫生在使用這種藥物麻醉時, 最好保持患者血流動力學穩定, 保證患者心肌氧供與氧耗平衡, 確保患者重要臟器的灌注[4]。手術拔管前的患者如果逐漸蘇醒, 如果出現吸痰咳嗽或者是刺激導尿管等都會引起患者躁動, 特別對于胸科手術患者來說, 因為雙腔氣管導管刺激氣管隆突或者是刺激支氣管, 患者的血漿兒茶酚胺及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增加, 患者這時可能會出現較為嚴重的應激反應, 對原本就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將會造成更大的危害。阿片類藥物在抑制全身麻醉誘導及心血管反應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 但是阿片類藥物的這種抑制效應應該具有劑量相關性[5]。此次實驗研究中, 使用劑量為0.20 μg/kg 的舒芬太尼的C組在手術拔管后出現暫時性呼吸抑制的有2例, 出現這種現象可能是因為患者的舒芬太尼消除較慢, 將患者氣管拔除后其中的血藥濃度仍舊較高, 此時醫生應該托起患者下頜, 采用面罩給氧方式讓患者深呼吸, 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呼吸抑制不適感。
本次實驗研究中, 兩組患者經過手術藥物治療后治療后, C組是蘇醒時間與拔管時間與A、B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A組術后躁動幾率最高為50.0%, 與其余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呼吸抑制C組4例, A、B兩組患者均無此現象, 三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中老年胸科手術患者手術前使用0.15 μg/kg的舒芬太尼能夠有效減少其蘇醒時間與拔管時間, 也有效改善患者的循環功能, 促使患者呼吸保持穩定, 降低了患者手術后的并發癥發生率, 治療效果較好, 值得使用與推廣。
參考文獻
[1] 黃紅芳, 江恬.舒芬太尼對中老年胸科手術患者麻醉蘇醒的影響. 重慶醫學, 2011, 40(17):1749-1750.
[2] 倪春艷.不同劑量的舒芬對中老年胸科手術患者蘇醒的效果分析.中國醫學創新, 2012(32):29.
[3] 姜濤, 崔曉光, 姜大鵬, 等.不同麻醉和術后鎮痛方式對中老年胸科手術后胰島素抵抗的影響.現代生物醫學進展, 2013, 13(33):6529-6532, 6517.
[4] 藍嵐, 張朝群, 歐陽葆怡, 等.每搏量變異率在老年胸科手術患者中的應用.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3, 33(2):299-301.
[5] Dango S, Harris S, Offner K, et al. Combined paravertebral and intrathecal vs thoracic epidural analgesia for post-thoracotomy pain relief. Bja 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 2013, 110(3):443-449.
[收稿日期:2016-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