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寶魁

【摘要】 目的 分析開胸手術中氟比洛芬酯聯合地佐辛麻醉減輕術后煩躁的效果。方法 96例開胸手術患者, 按麻醉方式不同分為對照組(42例)和研究組(54例)。對照組行芬太尼麻醉, 研究組行氟比洛芬酯聯合地佐辛麻醉。比較兩組臨床療效。結果 拔管后30 min內, 兩組Ramsay鎮靜評分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中蘇醒期躁動0、1、2、3分分別為15、11、7、9例, 研究組患者中0、1、2、3分分別為29、14、8、3例。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開胸手術患者予以氟比洛芬酯聯合地佐辛麻醉可有效改善患者鎮靜情況以及躁動情況, 值得推廣。
【關鍵詞】 開胸手術;氟比洛芬酯;地佐辛;煩躁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2.146
開胸手術易對患者產生強烈刺激, 從而導致患者術后易表現出煩躁。研究表明, 疼痛是引發術后煩躁的主要因素, 因此, 有效控制患者疼痛是減少煩躁發生的有效途徑之一[1]。本文旨在探究開胸手術患者使用氟比洛芬酯聯合地佐辛麻醉對減輕術后煩躁的效果, 以期為臨床麻醉提供可靠依據, 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研究選取2015年1~12月本院收治的開胸手術患者96例, 按照不同麻醉方式分為對照組(42例)和研究組(54例), 對照組男女比例27:15, 年齡49~76歲, 平均年齡(60.54±5.84)歲, 體質量51~76 kg, 平均體質量(58.47±6.91)kg;
研究組男女比例33:21, 年齡50~76歲, 平均年齡(60.83±6.09)歲,
體質量52~75 kg, 平均體質量(58.64±7.21)kg。兩組患者性別、年齡、體質量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行芬太尼麻醉誘導方案:對患者靜脈輸注咪達唑倫、芬太尼、丙泊酚以及順阿曲庫銨;維持麻醉方案:持續輸注鹽酸瑞芬太尼、苯磺酸阿曲庫、并使其吸入七氟烷;手術結束前30 min停用苯磺酸阿曲庫, 皮膚縫合結束前10 min停用七氟烷, 并將鹽酸瑞芬太尼用量減至一半, 手術前10 min輸注芬太尼。研究組行氟比洛芬酯聯合地佐辛麻醉, 誘導方案和維持方案同對照組, 并在切皮前10 min輸注氟比洛芬酯, 手術結束前10 min輸注地佐辛。
1. 3 觀察指標 拔管后對患者進行Ramsay鎮靜評分, 評分標準:焦慮為1分;定向力好, 安靜合作為2分;聽從指令, 嗜睡為3分;睡眠狀態, 可喚醒為4分;睡眠狀態, 較強刺激可有反應為5分;深睡狀態, 強刺激無反應為6分;鎮靜滿意2~4分, 鎮靜過度5~6分。蘇醒期對患者躁動情況進行RSS躁動評分, 評分標準:安靜合作0分;輕度煩躁1分;不強烈肢體躁動2分;激烈掙扎喊叫、試圖拔出引流管3分。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拔管后30 min內, 兩組評分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對照組患者中蘇醒期躁動0、1、2、3分分別為15、11、7、9例, 研究組患者中0、1、2、3分分別為29、14、8、3例。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422, P<0.05)。
3 討論
目前, 專家對患者于全身麻醉蘇醒期躁動的發生機制仍不清楚, 推斷可能為全身麻醉藥抑制中樞神經所致, 當患者蘇醒時, 雖然藥物對中樞神經的抑制作用已消失, 但仍有部分殘留藥物影響大腦皮層, 使得患者高級中樞神經功能未能復原, 從而使患者在接受外部刺激時易發生躁動[2]。在行開胸手術時對麻醉藥物的選擇十分關鍵。本文對開胸手術患者使用氟比洛芬酯聯合地佐辛麻醉對減輕術后煩躁的效果進行具體探究。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在拔管后5、10、15、30、60 min時Ramsay鎮靜評分情況均顯著優于對照組, 且研究組蘇醒期躁動發生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 說明對開胸手術患者行氟比洛芬酯聯合地佐辛麻醉的效果較為理想, 可顯著減少患者蘇醒期躁動的發生, 且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鎮靜情況。分析原因可能為地佐辛為一種阿片受體混合激動-拮抗劑, 其通過激動κ受體起到鎮痛作用。地佐辛進入患者體內后迅速廣泛分布, 且清除較慢, 半衰期較長, 所以其具有鎮痛時間久且起效快等優點。地佐辛對 μ受體具拮抗和激動雙重作用, 不會引發患者成癮和呼吸抑制, 且其對δ受體活性較弱, 使患者鮮少產生焦慮煩躁等感覺[3]。此外, 氟比洛芬酯是非甾體抗炎的常用藥, 其鎮痛效果強、鎮痛時間久, 不會對患者中樞神經產生抑制作用, 且使用時不良反應少, 安全性較高。所以, 使用氟比洛芬酯聯合地佐辛對開胸手術患者進行麻醉時,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鎮靜情況, 并明顯降低患者蘇醒期躁動發生率[3]。此外, 本研究由于受時間、環境、樣本量等因素限制, 未對兩組患者拔管時間進行比較, 需進一步加大實驗數據進行探究并加以完善。
綜上所述, 對開胸手術患者行氟比洛芬酯聯合地佐辛麻醉能夠顯著改善患者術后躁動發生情況, 且鎮靜效果良好,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趙煜毅, 邱建磊, 呂明波, 等. 開胸手術中氟比洛芬酯聯合地佐辛麻醉減輕術后煩躁效果觀察. 山東醫藥, 2014(14):78-79.
[2] 左星. 開胸手術中氟比洛芬酯聯合地佐辛麻醉減輕術后煩躁效果研究.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5(7):1499-1500.
[3] 李冰. 地佐辛聯合氟比洛芬酯在老年腫瘤患者開胸手術術后的鎮痛效果. 臨床麻醉學雜志, 2013, 29(10):1007-1008.
[收稿日期:2016-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