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君果
(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翠園中學 518003)
高考理綜全國I卷生物學試題總體上呈現平穩過度的態勢,延續理綜全國I卷生物學試題注重基礎考查的特點,包括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及基本方法等,同時也體現了理解能力、 實驗與探究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及綜合運用能力的考查。本文主要從試題的特點及能力要求的角度對2016年理綜全國I卷生物學試題進行分析和歸納。
全國卷命題的考點還是延續了生物學核心概念的考查,符合近5年考點分布廣而集中的特點。部分重要考點如光合作用、遺傳規律、調節等依然是2016年考查比較集中的知識點,而生態系統的相關知識點涉及較少,與往年必修3重點考查生態系統的相關知識點有較大的差異。與往年全國I卷相比,多數題目難度適中,各個模塊分值與往年相比有一些差異,維持在必修1∶必修2∶必修3=2∶2∶1,必修3內容的考查有弱化趨勢。選修內容仍是考查微生物培養和基因工程的常規知識點,兩個選做題都有一定的思考性,例如如何根據要求進行操作,對現象進行解釋等,從選做題的問題設置上,選修1設置5個空,選修3設置7個空,選修內容的難度與往年大致相當。試題整體還是延續全國卷的風格,圖表信息比較少,體現對不同地區考查的均衡。試題考查內容分析見表1。
2.1 立足基礎,突出主干知識 2016年高考全國I卷理綜生物學試題秉承了近5年生物試題考查基礎的特點,與往年基本保持一致,同時緊扣2016年全國理科綜合考試大綱說明。知識內容涉及考試說明中20個知識點。由表1可以看出考點主要分布在代謝、遺傳規律及伴性遺傳、調節與免疫單元。從考點分布上分析,理綜生物學試題突出對主干知識的考查。其中,選擇題考查了細胞的結構、物質出入細胞的方式、酶、生態系統、伴性遺傳等。從選擇題的立意來看,試題主要考查了學生對重點概念的理解,考查的角度比較集中,與往年相比學科內綜合有一定的提高,如選擇題第1、4、6題都有一定程度的學科內的綜合。從題目的難易程度分析都是簡單容易的題目。非選擇題繼續加強對高中生物學三個必修模塊的核心知識,如光合作用、遺傳規律及伴性遺傳、免疫調節、實驗能力等的考查,突現了主干知識是高中生物學考查的重點內容。試題在綜合性上較往年也有一些提高,如29、30、31題都有必修1和必修2或者必修1和必修3的綜合,整體難度適中,體現了高中生物學科的基礎性。試題緊扣教材,有部分試題的素材與教材內容非常相似,體現對基本內容、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查,如第1、4、6、30、31題都是對生物學基本內容的闡述,第3題是對基本技能的掌握。

表1 2016年理綜考試全國I卷生物試題情況分析
注:圖表欄打“√”表示該題有圖表
2.2 力求變化,深化知識理解 全國I卷試題近年來都體現出“穩中求變”的特點,2016年試題在這一特點上體現也比較突出。今年試題與往年相比,學科內綜合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如選擇題第1、4、6題,非選擇29、30、31題都有一定程度的學科內的綜合。學科內綜合性的提高就要求學生在生物學知識掌握的基礎上對知識內容進行聯系、對比、歸納及總結,促進知識之間聯系和網絡化構建,進而深化知識理解。試題最突出的特點是試題素材的新穎和考查角度的創新,如第2題是以離子泵的概念作為題干信息,再根據已經掌握的跨膜運輸的知識進行推理和判斷進行試題解答,如29題,運用DNA復制及題干中的相關信息進行推理。考查角度的變化在今年的試題中也有多處體現,如選擇題第3題是常規的探究酶的影響因素的實驗,從操作流程的角度考查實驗過程中變量的控制;選擇題第5題是從生物學思想的角度考查了對相關知識的理解。試題題干的新穎對學生的能力要求就會增加,一方面學生要具備獲取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還需要具備對所學知識進行綜合運用的能力,凸顯對能力考查的要求,也深化對相關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
2.3 注重運用,體現能力培養 每年高考試題都會突出體現考試大綱中對學生“理解能力”“實驗與探究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綜合運用能力”的要求,體現《考試大綱》中指出的以能力測試為主導的命題原則。2016年試題能力考查見表2。
從試題所考查的能力分析,理解能力約占38分(42.2%)或44(48.9%),實驗與探究能力約占22分(24.4%)或約16分(17.8%),獲取信息能力約為16分(17.8%),綜合運用能力占約14分(15.6%)。以理解能力的考查為主,實驗與探究能力考查也占有較大的比重,獲取信息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考查也有較大的體現。從能力考查角度分析,生物學教學中需要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對生物學知識進行機械的死記硬背顯然是一種不合適的方法。生物學知識需要進行聯系和總結,需要對不同信息進行處理,需要對知識進行綜合運用。知識運用方面主要是從論證式的角度進行試題的設置,即根據已掌握的知識作為依據進行推理,如選擇題第2題根據題干信息和所學知識進行推理得出正確結論;29、30題都需要根據題干信息進行推理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邏輯推理將是今后生物學試題理科性質體現的主要方面,純粹數學的計算在幾年高考題中沒有出現也體現了高考對這方面的弱化。試題在開放性上也有一定的體現,如32題設置了遺傳實驗題,該題對學生實驗與探究能力的要求就相對比較高,涉及實驗設計、語言組織、邏輯推理、理解等能力運用,難度相對較大,對能力的體現也較為突出。

表2 2016年理綜考試全國I卷生物學試題能力考查情況
注:( )中數值是指大約的分值,不是精確的分值
分析近幾年的高考生物學試題特點,對生物學復習主要還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重點落實:①夯實基礎,構建以核心知識為主線的知識網絡,強化對生物學重要概念的理解,如通過概念圖、知識清單等進行生物學核心知識的構建;②深化對知識的理解,不僅停留在對知識簡單記憶的基礎上,需要強化對不同知識進行歸納和比較,對某一生物學現象進行解釋和闡述等能力的培養,如試題中胞吞胞吐共同點的歸納,噬菌體所占比例的解釋等都對學生的知識理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③推理能力的強化是在未來生物學復習中不可忽視的一個方向,無論是實驗探究能力、信息獲取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都會涉及運用一定的信息和知識進行推理,這就需要在今后的復習中有意識地提升學生的知識推理能力;④注重學生生物學思想的培養,以生物學思想進行知識的歸納和總結,如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思想,遺傳和變異與自然選擇的內外因關系的辯證思想等;⑤注重學生對試題答題的規范,這也是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培養的要求,如32題設置了遺傳實驗,開放性較強,需要學生有嚴密的推理,也需要有較強的語言組織能力,這也是學生科學素養體現的一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