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推進改革的難點和著力點

浙江省體改研究會副會長、浙江省信息化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首席專家、研究員

習近平同志前些天去小崗村,令人感受到了總書記和黨中央對于人民群眾改革首創精神的高度尊重。浙江當年之所以改革迅猛推進,其中一個關鍵就是基層和群眾的高度活力。
當前地方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存在著改革空間較小問題。尤其是縣市層面,總是覺得缺少抓手、缺少自主、缺少重點。即使中央已明確的一些改革,地方也較難推行。很多改革受到利益關系制約,協調難度巨大,地方缺少內生動力。還有比較典型的如浙江一些縣市,一些很具特色的政治體制方面改革,長期只能是“盆景”而難以成為“風景”。這一方面表明改革開放時至今日,地方自主可改的空間已經或正在被大幅壓縮;另一方面也表明,如何激發地方改革開放積極性,正是著力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大課題。
應該說,這些年來,比較多的強調“頂層設計”,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地方政府和人民群眾這個改革主體。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人民是改革的主體,要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建立社會參與機制,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習近平總書記也強調,“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和黨的領導的統一,緊緊依靠人民推進改革開放?!?0多年前,農村改革是人民群眾首先發動的。而當前強調頂層設計的同時,同樣也應積極發揮地方和群眾的改革積極性,或許應注意以下一些問題。
允許區域間的體制機制差異。中國2014年人均GDP最高5省份平均是最低5省份平均的3.2倍,“烏魯木齊太陽比杭州晚升起2.17個小時”,如此大的經濟社會和自然差距,也應具有相應的體制機制差異,不能一刀切地推進某些對先行地區來說不合時宜的做法。
允許少數發達地方有較大改革突破。一些中央已經明確的具體舉措,可否讓發達地區先試先行,允許沖破某些現行法律、法規和政策束縛??煞裨试S發達地區在符合五大發展理念前提下,率先實施一些有利于生產力發展的重大改革,并按照這些地方的成功實踐,依法按照相關程序,修改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
允許不再對某些改革采取層層報批試點的做法。這幾年下了很多改革試點文件和方案,有些市這種所謂的改革試點就有100多項?;ㄙM大量人力物力,效果并不一定好。尤其是某些所謂改革試點,地方也知道沒有多大意義,但不爭取又不行,比較為難。
允許改革試錯。只要不是出于一個地方或某些人的私利,不是蠻干。只要是作過充分論證,充分聽取了各方面意見,并在中央明確的具體框架內的改革,哪怕出現問題,也應該對事不對人進行糾正。
地方政府推進全面深化改革,與中央政府有較多不同。地方政府注重接地氣,注重技術性細節,關鍵是能解決實際問題。當前更應該強調多層面并重地協調推進各項改革,當然在一個時期也可以有若干重點。然而因沿海經濟已有相當水平,不應該再像改革開放初期一樣,尋找所謂的改革突破口。
當前應該著力四個方面的整體聯動改革。一是讓窮人充滿希望,著力社會體制改革,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提升社會服務水平,讓收入較低人群具有更多生活改善和向上流動機會。二是讓富人充滿活力,著力經濟體制改革,構建低成本可預期環境,讓收入較高人群增強責任感,增強服務桑梓意識,強化創業創新活力。三是讓環境更加美好,著力生態環境體制改革,保護好綠水青山,積極增強多層面“生態+”的體制機制,讓綠水青山成為美麗家鄉、美好生活的有力支撐。四是讓政府更有效能,著力政府改革,加快提升政府公共服務和管理能力,彌補及減少市場與政府的雙重失靈。
地方政府當前推進改革應更多以制度建構為主。面對經濟社會大轉型、社會價值重新建構,原有的行為規范難以適應新的要求,各方面制度嚴重缺失,具有非常艱巨的制度建構任務。加快建立與市場機制和發展水平相適應、依法治國的區域治理體系,實現區域治理現代化,或應是地方政府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