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海芹山東省淄博市中心醫院手術室,山東淄博 255031
手術室內護理對合并糖尿病患者術后切口感染的防治
盧海芹
山東省淄博市中心醫院手術室,山東淄博255031
目的 觀察手術室內護理對合并糖尿病患者術后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間在該院行手術治療的48例合并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不同護理方式其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24例,其中對照組行常規護理干預,實驗組在其基礎上行手術室內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 護理后,實驗組的切口感染率為4.17%,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9.17%(P<0.05);實驗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4.17%,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5.00%(P<0.05)。結論 手術室內護理干預在合并糖尿病手術患者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可有效預防術后切口感染,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值得廣泛推廣。
手術室內護理;合并糖尿病;術后切口感染;防治
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16.10.169
手術室內護理干預是一種系統化、整體化的護理模式,現階段在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護理工作中得到不斷推廣及應用,并有大量臨床研究證實了該護理模式的臨床價值,尤其在預防術后切口感染以及確保手術安全性方面[1-2]。為探究這一護理模式的臨床價值,該院對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間在該院行手術治療的48例合并糖尿病患者展開了相關性研究,并獲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入選研究對象為該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間進行手術治療的48例合并糖尿病患者,且排除凝血功能障礙及嚴重肝腎系統疾病的患者,隨后根據不同護理方式將其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24例,14例男性、10例女性;年齡26~68歲,平均年齡(35.02± 1.25)歲;包括5例肺癌患者、8例結腸炎患者、7例胰腺炎患者、4例肝癌患者。實驗組24例,15例男性、9例女性;年齡25~67歲,平均年齡(35.08±1.30)歲;包括4例肺癌患者、9例結腸炎患者、8例胰腺炎患者、3例肝癌患者。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經過比較后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給予對照組常規護理干預,包括病情監測與記錄、協助翻身與治療、指導用藥等各個方面,實驗組則在其基礎上采取手術室內護理干預,具體實施內容如下。
⑴術前病情評估。手術前相關護理人員需詳細檢查患者的身體狀況,查看其各項生命體征指標是否處于正常狀態,同時評估以往感染部位的感染現狀。另外,認真檢查患者術前2周內有無服用抗生素類藥物,并按照主治醫生的指示查看患者皮膚狀況,以此降低手術風險,確保手術安全。
⑵室內準備工作。首先,嚴格消毒室內環境、手術器材,以便手術操作在無菌條件下進行,繼而有效規范操作流程。同時,嚴格管理各類手術器具,最好分開擺放,以免發生交叉感染。其次,護理人員需保證手術臺及器械臺的干燥和潔凈,一旦臟亂或受到污染,需立即將其更換。若手術時間較長,應當使用敷料將一些使用次數較少的器具進行覆蓋,以免因置放時間太長受到灰塵污染。另一方面,加強室內消毒管理,尤其是接臺過程中嚴格消毒與手術相關的器具物件,且消毒時間至少20 min,從而抑制室內細菌滋生,更好地促進手術順利進行。
⑶術中護理干預。護理人員嚴格消毒手術器材后,應將無菌薄膜鋪巾蓋于患者手術位置,避免細菌進入傷口中。同時,嚴格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包括面部表情、瞳孔意識等,一旦發現異常需及時報告手術醫生。若手術時間大于4 h,應當及時更換醫生的手術手套,并做出消毒處理。除此之外,對于特殊手術的患者應當采取特殊感染護理,如乙肝手術、破傷風手術等,另外對于血壓較高的患者,在醫生的指示下給予降糖藥或胰島素注射治療。
⑷嚴格控制手術室人數。第一,保證手術室內環境干凈整潔,并確保手術室內空氣清潔度符合相關標準,以免增加細菌對患者傷口的感染。第二,嚴格控制手術室人數,同時最大程度地控制參與人員的走動次數,以此避免因流動過大而加劇傷口感染。第三,護理人員需積極按照醫生指示完成護理工作,所有參與人員在手術期間均不能走出手術室,并維持室內的絕對安靜。
⑸加強護患溝通。這主要針對手術正式開始之前,護理人員應給予其必要的健康教育,包括手術治療的目的、術中應注意的事項等方面,以此讓患者做到心里有數,使其積極配合手術治療工作。此外,詳細檢查室內手術物品,并針對各個護理流程及工作進行全面掌握,從而有效縮短手術時間,保障手術順利進行。
1.3觀察標準
詳細觀察兩組患者術后切口感染的發生情況。同時,記錄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包括呼吸系統受損、皮膚黏膜受損、其他并發癥等內容。
1.4統計方法
采用SPSS14.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比較兩組患者術后切口感染情況
通過不同護理干預之后,實驗組術后切口感染率為4.17%,對照組切口感染率為29.17%,可見實驗組的切口感染率顯著低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患者術后切口感染情況
2.2比較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
經統計得出,實驗組出現1例并發癥發生情況,包括0例呼吸系統受損、1例皮膚黏膜受損、0例其他并發癥,并發癥發生率為4.17%;實驗組出現6例并發癥發生情況,包括2例呼吸系統受損、3例皮膚黏膜受損、1例其他并發癥,并發癥發生率為25.00%。由此得出,實驗組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χ2=4.18)。
糖尿病是臨床上一種常見的代謝性疾病,以高血糖持續升高為主要特征,近幾年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不斷呈現上升趨勢。而進行手術的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傷口的影響下很有可能改變血糖含量,并且不斷升高,在這樣的情況下便很容易誘發各類并發癥,甚至引發術后切口感染[3-4]。不僅會影響手術效果,還會給患者生理及心理帶來巨大的傷害。研究發現,良好的護理方式在避免術后感染及降低并發癥方面起著較大的積極作用。因此,給予該類患者正確、有效的護理模式很有必要,也很重要。現階段,手術室內護理干預在合并糖尿病患者護理工作中引起眾多學者的關注和重視。手術室內護理干預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主要以患者為中心,與常規護理模式相比,存在較大的優越性,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可以規范手術操作流程,保證手術的科學性和有效性;第二,確保手術室內的環境衛生,增強相關護理人員及手術參與人員的責任心和工作能力;第三,通過術前準備、了解護理流程等工作,能夠達到縮短手術時間以及減少手術風險的目的[5]。總之,手術室內護理干預在預防術后切口感染、保證手術順利等方面發揮著一定的積極作用。結合該研究結果發現,實驗組行手術室內護理干預后,術后切口感染率為4.17%,顯著低于使用常規護理干預的對照組,由此說明該護理方式可有效降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切口感染率。另外,實驗組的并發癥發生率也顯著低于對照組,這表示該護理方式具有較好的預后效果,可進一步保障治療質量。
總之,手術室內護理干預在合并糖尿病手術患者中具有較高的臨床效果,不僅可以降低術后切口感染率,還能避免或減少并發癥事件的發生,進而幫助患者更好更及時地恢復身體健康,值得臨床廣泛應用及推廣。綜上分析,為了更好地發揮手術室內護理干預的臨床作用,應當做到:實施護理之前合理規劃護理流程,并對相關護理人員的工作進行認真指導,同時及時發現護理工作中的問題,以及采取積極的措施對其進行處理;全面分析現有的護理干預內容,在此基礎上制定出更加科學的工作流程;評估護理實施結果,加強護理人員工作責任心的培養。從而不斷提高護理服務質量,確保手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孫懿松,許方蕾,蔡蘊敏.1例糖尿病足部潰瘍伴感染病人的護理[J].全科護理,2015,13(32):3305-3306.
[2]吳君芬,洪霞,林文君,等.糖尿病患者手部非結核分枝桿菌感染的圍手術期護理[J].護理與康復,2015,14(1):43-45.
[3]來慶丹.多元化護理在糖尿病感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研究結果分析[J].醫學信息,2015,28(34):181.
[4]張威.普外科糖尿病患者感染的危險因素及護理[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50):218.
[5]楊秀華,李銀燕.糖尿病并發軟組織感染患者負壓封閉治療與護理[J].現代醫藥衛生,2013,29(24):3787-3788.
R47
A
1672-4062(2016)05(b)-0169-02
盧海芹(1976.10-),女,山東淄博人,本科,護師,研究方向:手術室護理。
(2016-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