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秀容(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獅嶺鎮衛生院 廣州510860)
降鈣素原測定在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婦中的應用
鄧秀容
(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獅嶺鎮衛生院廣州510860)
目的:探究降鈣素原(PCT)測定對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婦的檢測和應用研究。方法:選取自2013年3月~2015年6月于我院確診為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孕婦50例為實驗組,另外選取正常分娩的的孕婦50例為對照組,用電化學發光法對兩組患者進行PCT監測,采用比濁法對兩組患者行C-反應蛋白(CRP)檢測,產后對孕婦胎盤進行組織病理學檢查,比較兩種檢測對未足月胎膜早破的檢測意義。結果:PCT檢測在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婦中的陽性率為70.0%,明顯高于對照組孕婦14.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1);CRP檢測在實驗組孕婦中陽性率為10.0%,實驗組的PCT檢測和CRP檢測陽性率差異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PCT測定對未足月胎膜早破的檢測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未足月胎膜早破;降鈣素原;C-反應蛋白
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指妊娠不滿37周,胎膜在臨產前發生破裂,約30%以上的早產是由未足月胎膜早破引起的。傳統羊水穿刺檢查PPROM的方法,由于檢測時間長,往往耽誤患者治療,造成嚴重后果。對于感染檢查的常規方法是對血清炎癥因子的檢測,血清獲取方便,對孕婦損傷小,而且因子檢測具有速度快、結果準確等優點。C-反應蛋白(CRP)具有調節炎癥、預防感染的作用,是經典的血清急性反應蛋白。血清降鈣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非特異性的感染炎癥介質,已廣泛應用于全身反應綜合征和膿毒血癥的診斷[1]。目前,由于對PCT和CRP產科檢查療效不確定,其在未足月胎膜早破檢查中應用較少。為了探究PCT和CRP的診斷效果,本研究對我院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孕婦進行PCT和CRP檢查,并對檢測結果進行統計分析。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自2013年3月~2015年6月于我院確診為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孕婦50例歸為實驗組,年齡22~35歲,平均年齡(28.3±3.2)歲,孕周(36.9±2.9)周,順產28例,剖宮產22例;另外選取正常分娩的孕婦50例,年齡21~36歲,平均年齡(27.3±4.1)歲,孕周(37.3±3.4)周,順產26例,剖宮產24例。均為初產孕婦,在年齡、孕周、生產方式、產次上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羊水過多或過少、宮頸發育不全、多胎妊娠以及母體疾病者,兩組均無習慣性流產和營養不良。
1.2檢查方法
1.2.1降鈣素原檢測分娩前抽取兩組孕婦靜脈血3 ml,3 000 r/min離心取血清,用電化學發光法測定PCT。按照降鈣素原檢測試劑盒的要求操作,采用羅氏全自動電化學發光免疫分析系統,正常范圍:0~0.046 ng/ml,陽性PCT≥0.5 ng/ml。
1.2.2C-反應蛋白檢測嚴格按照超敏全血C反應蛋白測定試劑盒的要求操作,用散射比濁法檢測CRP,正常值范圍:0~10 mg/L,陽性:≥10 mg/L。兩種試劑盒均購自上海酶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診斷標準未足月胎膜早破診斷標準:(1)陰道液涂片顯微鏡檢可見植物葉狀結晶;(2)宮頸口可見液體流產,流出液體中可見胎脂樣物質;(3)測定陰道液體PH值>6.5。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6.0軟件作數據分析,試驗陽性率用百分比表示,組件差異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示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表示組間具有顯著性差異。
2.1兩組患者PCT結果比較PCT檢測實驗組陽性35例,陽性率70.0%;對照組陽性7例,陽性率14.0%:實驗組PCT檢測陽性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PCT檢測結果比較
2.2兩組患者CRP結果比較CRP檢測實驗組陽性5例,陽性率為10.0%;對照組陽性3例,陽性率為6.0%:CRP檢測陽性率實驗組與對照組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體見表2。

表2 兩組CRP結果比較
2.3實驗組孕婦PCT及CRP結果比較50例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中,PCT及CRP檢測共同陽性2例,陽性率4.0%,兩種檢測共同陰性12例,陰性率24.0%,PCT檢測陽性率為70.0%,CRP檢測陽性率10.0%,兩種檢測的陽性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0)。具體見表3。

表3 實驗組PCT及CRP結果比較
胎膜早破是指臨產前胎膜自然破裂,一般孕齡<37孕周的胎膜早破稱為未足月胎膜早破。由內毒素或病原體引起的感染,或者由促炎細胞因子引起的炎癥反應,均可使胎膜內的細胞外基質降解,進而引起級聯效應,導致胎膜破裂[2]。胎膜破裂造成羊膜腔與外界相通,導致羊水過少、胎盤早剝、感染、早產、胎兒宮內窘迫等并發癥發生,使新生兒發病率和孕婦感染率升高,影響母嬰安危。生殖道感染、流產以及高血壓等疾病均為PPROM的危險因素。一般胎膜早破或者并發感染時,大多數孕婦無明顯臨床癥狀,難以早期做出診斷,直到病情加重導致炎癥時才發現,往往錯過最佳時機,給孕產婦和新生兒造成嚴重并發癥[3~4]。對胎膜早破孕產婦進行早期診斷,預測感染發生情況并給予及時治療,是減少感染發生、降低圍生期發病率的關鍵。血清炎性細胞因子能夠準確直觀反映感染的發生、發展,是目前各種炎性反應的常用檢測方法,也是某些并發炎癥疾病的研究方向。將有關血清炎性細胞因子用于胎膜早破患者感染的早期診斷、預防,找出標準檢測方法,是臨床研究的方向和目標。目前已有研究表明,PCT 和CRP均可用于未足月胎膜早破的檢測,本研究對其療效進行了分析。
PCT是降鈣素的前體物質,是一種無激素活性的糖蛋白,能夠診斷非特異性系統感染。其在健康人體內水平極低,甚至不能檢測到。當細菌感染引發全身反應時,體內PCT水平顯著增高,并且增高程度與炎癥嚴重程度呈正相關。本研究中PCT檢測在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婦中的陽性率(70.0%)明顯高于對照組孕婦(14.0%),說明PCT檢測對PPROM早期診斷的特異性和靈敏度較高,對未足月胎膜早破感染具有預測價值。這可能與感染誘發降鈣素1基因表達增加,細胞持續釋放PCT有關。
本研究雖然說明了PCT優于CRP檢測,對預測胎膜早破孕婦是否發生感染具有一定的意義,但陽性率仍不是很高。筆者認為兩種或者三種檢測聯合應用的方式,可能會有更好的效果。正確及時診斷PPROM的標準方法,還有待進一步發展。綜上所述,PCT測定可對未足月胎膜早破的檢測優于CRP檢測,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1]張鳳.血清降鈣素原與高敏C反應蛋白早期診斷新生兒膿毒血癥價值[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4,28(1):85-86
[2]徐秀英,劉偉武.未足月胎膜早破的診治進展[J].中外醫學研究,2015,13(32):160-162
[3]郎艷.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易發因素分析及其妊娠結局研究[J].中華婦幼臨床醫學雜志(電子版),2015,11(6):724-728
[4]周容,劉興會.重視胎膜早破的診斷[J].中華婦幼臨床醫學雜志(電子版),2014,10(2):6-10
R714.433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6.05.038
2016-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