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琳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推進,教育部門越來越重視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并鼓勵教師學習西方的教學模式。在此背景下,許多高中語文教師積極引入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力求改善我國高中語文的教學現狀。為了推動我國高中語文的發展,通過高中語文的學習,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學子,本文就合作學習模式引入高中語文的意義談起,重點論述了合作學習在高中語文中應用的策略,還指出其中的一些注意事項。
關鍵詞:高中語文;合作學習;應用
隨著時代的發展,中西方間的來往、交流越來越頻繁,西方文化也逐漸滲入我國。就我國的教育理念而言,其受到西方開放、自由、民主等觀念的影響,逐漸轉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開始提倡學習、引進西方優秀的教學模式。因此,我國教育部門倡導教師在教學中引入西方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相信通過這一教學模式不僅改善我國教學的缺陷,還能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
一、在高中語文中引入合作學習的意義
無論是我國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則其善者而從之。”還是古羅馬教育學家昆體良的著作《演說術原理》,無不強調了合作學習的重要性。現今,在高中語文中引入合作學習也是一件極具意義的事。一方面,合作學習可以幫助學生解決個人無法解決的問題,提高學科成績,增強與人交際的能力,培養團隊合作意識,激發進取精神。另一方面,合作學習適應新課改理念,對培養新時代下的新型人才具備重要意義。
二、在高中語文中運用合作學習的策略
(一)思考-組隊-共享法
思考-組隊-共享法的基本操作方法是教師在課堂上提出一個問題,由學生分組思考、研究,并在團隊中闡述出每個人的觀點,意在與他人分享不同的觀念,反思和改善自身的思維方式。例如,在進行《再別康橋》的講解時,教師就可以在教學之余,讓學生合作探討徐志摩是個怎樣的人。因為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的學生會從不同的方向考察徐志摩,從而得出不同的結論。例如,從他的文學作品,可以看出他是個才子。從他對林徽因的愛,可以看出他是個癡情的男子。從他和張幼儀的生活,可以看出他是個自私的人……由此可見,合作學生可以集百家之所長,在學習中反思自我,從而達到塑造完美自我的目的。
(二)文學圓陣
文學圓陣也被稱為文學圈、文學圈圈,是西方廣泛應用于文學和語言教學中的一種合作學習方法。把它應用于高中語文,不僅可以拓寬學生閱讀的廣度,培養學生閱讀的習慣,提高學生閱讀的能力,還能培養出更多的文學語言愛好者。例如,教師在進行莎士比亞《哈姆萊特》的節選講解時,可以讓學生合作閱讀莎士比亞的《奧賽羅》、《李爾王》、《朱麗葉與羅密歐》等其他作品,讓他們更多的了解莎士比亞這個文學巨匠的作品特色,增強自身的文學修養。再比如,由于魯迅的作品比較難懂,教師在講解魯迅的作品《紀念劉和珍君》前,可以采用文學圈這種方法,讓學生合作閱讀魯迅的其他作品,比如《風箏》、《狂人日記》等,讓他們在合作中探索魯迅的文學特色,從而幫助提高課堂效率。
(三)K-W-L
K-W-L是由奧格非發明的,其中K是Know的縮寫,意為“已知的”,W是Wanttolearn的縮寫,意為“想學的”,L是Learned的縮寫,意為“學到的”。這種方法的操作是這樣的,教師選取一個較大的難題,讓學生分別列出自己已知的方面,并注明自己還想知道哪些方面,最后經過合作、探究,寫出自己學到的東西。例如,高中語文教師在講解《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前,可以讓學生在表格中列出通過預習已經了解的方面,并寫出自己想知道的知識點。然后小組間進行談論、匯總,最后小組進行合作學習。教師應該鼓勵學生通過各種途徑學習,比如,互聯網查閱、參考書籍文獻等,但是必須是小組合作進行的,教師也可以給予一定的幫助,但是更多的需要學生自主分工、合作完成。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教學目的,提高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三、在高中語文中應用合作學習模式的注意事項
(一)有針對性和目的性
雖然合作學習引入高中語文教學的時間不短,但是其成效并不顯著。高中語文教師在應用合作學習時,要做到有針對性、有目的性,不可將合作學習流于表面,應更多地注重實際效果。由于現今許多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再加上他們擁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情感經歷、不同的思維方式。所以,學生在進行合作學習時,也許表面和諧,但是實際上并沒有真正地探討問題,沒有進行深度的交流,其合作效果極差。因此,教師要有目的性、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方案,提高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比如,在進行孫犁《荷花淀》的講解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合作、交流該文章的背景年代——上世紀80年代的人文風貌、風土人情等。這種合作主要要求學生從看過的電視劇、電影以及和父輩交流中,挖掘80年代的年代特征。這樣不僅有針對性地避免出現,由于學生各異的思維方式而導致觀點不一的現象,還能有目的性地提高學生合作學習的積極性。
(二)合作學習與競爭相輔相成
很多教師都會苦惱到底是競爭適合學生,還是合作學習適合學生。其實,學生的脾性、需求、能力各不相同,教師無法做到正對每個學生的胃口,無法判定合作與競爭的好壞。雖然,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提倡使用合作學習教學模式。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將競爭模式舍棄。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萬不可只注重合作學習,而忽視競爭的重要性。實際上,在日常生活中,少不了出現與他人競爭和合作的情況,在學習過程中也是一樣。教師與其苦惱哪種更好,不如兩種配合使用,畢竟合作與競爭是相輔相成的。只用兩者配合著適度使用,才能高效地提高教學效率。
四、結束語
由于我國教師大都受傳統觀念的束縛,不善于改革創新,所以高中語文教學問題一直是個具有挑戰性的難題。雖然,新課改提倡引入合作學習,高中語文教師也積極配合。但是,這并不是一件能一蹴而就的事,其成效也不能立竿見影。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高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培養更多優秀的學子,教師必須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現狀,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擁有過硬的專業技能。相關教育人士應該全面支持教師的工作,給予教師充足的教學空間。同時,還應該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使教育成為一件高尚的事。
參考文獻:
[1]朱萬香.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合作學習教學組織策略探析[J]教學研究,2013
[2]朱萬香.合作學習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
[3]孫倩影.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合作學習教學組織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