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麗
在當今的知識經濟時代,人才是一個國家最寶貴的資源,而創新能力則是人才必須具備的重要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是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之一。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是進行思維訓練的重要途徑。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激發學生的靈感,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那么,如何才能在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呢?
一、充分認識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意義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許多教師會發現這樣的問題:很多學生能夠很快掌握教科書要求的知識點,但是,在運用知識的過程中卻遇到困難,很多學生不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他們的掌握程度僅僅局限熟練掌握某一類題型,當提問方式發生變化時,學生便不知該如何挖掘和運用知識。這種現象十分普遍,我們可以總結為學生隨知識點的掌握過于片面,思想僵化,缺乏舉一反三的能力。學生缺乏創新思維的問題在我國的傳統教育中并不少見。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讓學生從思維的枷鎖中解放出來,我國教育界掀起了新課程改革的狂潮,而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成為了本次新課程改革的主旋律。那我們為什么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呢?這對于我國未來一代的培養和民族社會的發展具有怎樣的教育意義呢?
創新意識是指對創新的態度,是一個人對于創新活動所具有的比較穩定的積極的心理傾向。而數學創新意識則主要表現為對數學創新的態度和認識,是在后天的環境與數學教育影響下形成并發展起來的一種穩定的心理傾向。對于學生而言,數學創新更多的是指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探索精神,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掌握數學思想方法的強烈愿望以及運用所學知識創造性地解決數學問題或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可以說這在很大程度上主要表現為一種創新意識。在2000年初(高)中數學教學標準中對數學創新意識有更為明確而具體的闡述:數學創新意識主要是指對自然界和社會中的數學現象具有好奇心,不斷追求新知、獨立思考,會從數學的角度發現和提出問題,并用數學方法加以探索、研究和解決。它至少包括數學創新欲望、數學創新情感、數學創新觀念。
二、準確把握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途徑
(1)教師要樹立創新教學的意識。數學教師的創新意識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首要條件。教育本身就是一個創新的過程,教師必須具有創新意識,改變以知識傳授為中心的教學思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目標,從教學思想到教學方式上,大膽突破。一是要克服對創新認識上的偏差。教師應通過挖掘教材,高效地駕馭教材,把與時代發展相適應的新知識、新問題引入課堂初中數學論文初中數學論文,與教材內容有機結合,引導學生再去主動探究。讓學生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二是數學教師應當充分地鼓勵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通過質疑、解疑,讓學生具備創新思維、創新個性、創新能力。三是數學教師運用有深度的語言,創設情境,激勵學生打破自己的思維定勢,從獨特的角度提出疑問。培養學生對復雜問題的判斷能力,在課堂教學中隨時體現。
(2)激活學生的數學創新欲望。初中學生的數學創新欲望最初只是一種朦朧的、潛藏的、無意識的本能,它沒有明確的、穩定的指向,它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來激活它,可以說,學生的數學創新欲望在很大程度上是數學教育的產物。作為數學教育應將學生創新欲望的激活作為培育創新意識的第一要義,在教學中要很好的保護并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求知欲、好奇心及學習數學的興趣,鼓勵學生獨立思考,不斷追求新知,發現,提出,分析并創造性地解決問題,使數學學習成為再發現、再創造的過程。通過實習作業和探究性活動,積極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從數學角度對某些日常生活、生產和其他學科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研究,或者對某些數學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性,使他們的創造潛能與稟賦得到展現,創新欲望和創新意識不斷得到強化。
三、充分提供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保障
在數學教學中,學生閃現的創造的火花,稍縱即逝,如果我們教師引導保護不夠,就會扼殺這種創新的動力。所以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要做到:一是分清學生錯誤行為是有意的,還是思維的結晶。教師在學生探索中,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不要急于評價,出示結論初中數學論文初中數學論文,對發展中的個體要以辯證的觀點、發展的眼光,實行多元化的發展的評價。從客觀上保護了學生思維的積極性,促使學生以積極的態度投入到學習中去。二是多給學生一些鼓勵,一些支持,對學生的正確行為或好的成績表示贊許。學生時期自我評價能力較低,常常默認教師的評價,而且常以教師的評價衡量自己在群體中的地位。同時,又常從成人的表情或語言判斷對其的評價,帶有一定片面性。因此,教師應對學生正確行為表示明確的贊揚,使學生明白教師對他們的評價,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使學生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三是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初中數學給學生提供了很多好奇的源泉。好奇是學生與生俱來的天性,好奇是思維的源泉,創新的動力。因為好奇,學生有了創新的愿望,努力去揭開事物的神秘面紗,這種欲望就是求知行為在孩子心靈中點燃的思維的火花,是最可貴的創新性心理品質之一,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好奇程度呈遞減趨勢,而創造性人才的特點卻是永駐的,用好奇的眼光和心理去審視整個世界,每一個成才的人,必須保持這顆好奇的童心,教師對教學中學生好奇的表現應給予肯定。
創新能力的培養是滲透在日常教學中的,這需要我們全體教育工作者在實際的教學工作當中不斷總結經驗,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的訓練,不斷提高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