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潔
【摘要】作為小學美術教學來說,合理引入民間美術資源能夠激發學生的創作情感。對于民間美術資源來說,具有一定的民族性與藝術性特征。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積極引入民間美術資源能夠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與創新能力。作為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民間美術資源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運用也是對文化的繼承與發展,同時能夠使學生從小開始就能對我國的民俗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有助于學生未來的發展。因此,本文主要在分析小學美術教學中合理引入民間美術資源重要性的基礎上,提出了合理的意見與舉措,以此有助于學生審美能力的提升,促進學生繪畫的學習與發展。
【關鍵詞】民間美術資源 小學美術教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7-0204-02
作為一種人文藝術形式,美術與民間藝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而在當前的小學美術教學中,積極融合民間美術資源有助于學生對美術藝術的理解,而且能夠合理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提升學生民族認同感。所以,筆者主要針對于此提出了小學美術教學引入民間美術資源的合理對策,從而能夠積極促進學生繪畫能力的提升,使學生得到全面健康的發展。
一、小學美術教學中合理引入民間美術資源的重要性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合理引入民間美術資源具有重要的意義與作用。首先,能夠使學生的審美思維得到一定的擴展。小學生在美術繪畫學習中,對美術這門課程的理解不夠深入。主要是小學生的生活經驗與閱歷比較少,而且繪畫能力較弱。而對于民間美術資源來說,具有豐富的元素,而且主要來源于生活,在情感的表達以及繪畫手段上能夠為學生的繪畫學習提供積極的幫助,使學生的思維更加豐富,有助于學生未來的繪畫學習與發展。其次,將民間文化資源融入小學美術教學中,也是對民間文化的一種傳承。當前,我國對傳統文化的繼承應該從小學生開始做起,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合理引入民間美術資源能夠使學生從小感受到民間傳統藝術,而且能夠對傳統文化的發展與繼承提供積極的幫助[1]。
二、民間美術資源引入小學美術教學中應用的合理舉措
(一)通過賞析民間美術資源的形式,激發學生對民間美術資源的興趣
對于民間美術資源來說,之所以能夠流傳與發展,主要是其存在著很多優秀的作品,而且這些作品見證了歲月的變遷、時代的發展,以此成為經典。因此,在小學美術教學中,老師在講解一些美術形式的過程中,可以為學生展示一些民間美術資源與作品。比如,可以講解作品的歷史背景,或者介紹一些民間的優秀藝人等,這些藝人能夠通過自身的創造,使這些優秀的美術作品展現在人們面前。比如,對于剪紙藝術來說,已經有了很多年的歷史,而且當今我國的一些地區還存在著剪窗花的習俗。因此,可以引導學生學習剪紙,在學習過程中,作為初學者,小學生不能馬上剪裁出復雜的作品,而老師可以帶領學生欣賞一些優秀的剪紙作品,可以加深學生對剪紙的認識[2]。
(二)合理引入民間資源,加深學生對民間美術資源的認識
在小學的美術教學中,如果老師僅僅讓學生欣賞一些民間美術作品,而不能將其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很難加深學生對美術作品的認識。因此,作為美術老師應該從自身的教學實際出發,與當地的民間美術資源相結合。比如,可以邀請一些民間藝人,為學生進行講解民間的美術作品與藝術,還可以為學生講述自身的創作意圖等等。再如,老師還可以帶領學生到當地的具有美術資源的地點進行參觀等,可以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民間美術作品的魅力。或者,老師可以帶領學生參觀當地的刺繡
工廠,使學生能夠感受到刺繡藝術的魅力與特征,有助于學生未來的繪畫學習與發展。
(三)在民間美術資源的引導下鼓勵學生實施藝術創作
要想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積極發揮民間美術資源的重要性,作為小學美術老師來說,不但要為學生展示民間藝術作品,也應該積極鼓勵學生自行創作,可以促進學生動手能力的提升。而在學生進行創作時,美術老師應該認識到學生創新思維保護的重要性[3]。對于美術課程來說,具有一定的創新性。因此,老師應該積極尊重學生的個性想法。比如,在撕畫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積極尊重學生的個性特征。如,有的學生喜歡兔子、小貓等等這些小動物,而老師不應該要求學生太多的內容。學生的創作作品老師應該給予一定的肯定與鼓勵。
總而言之,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合理引入民間美術資源能夠積極傳承我國的民俗文化,促進學生創造力的提升。因此,作為小學美術老師來說,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合理引入民間美術作品,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與審美能力,還要將民間美術資源積極融入到教學中去,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繪畫能力的提升,使我國的民俗文化得到傳承與發展。
參考文獻:
[1]陳美娜.小學美術教學問題的對策研究[J].基礎教育研究,2016,(08):88-90.
[2]劉潤弟.激活多彩美術課堂[J].中國校外教育,2016,(15):66-68.
[3]俞海明.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知音勵志,2015,(24):20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