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文進
摘 要: “愛”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關鍵詞,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可是當今部分中學生缺少“愛”的意識和能力。中學語文承擔著“愛”的教育的重任,本文探討在中學語文教學中融入愛的教育的策略,希望可以為中學語文“愛”的教育提供參考。
關鍵詞: 中學語文教學 愛 教育策略
一、引言
在中華文化中,愛是很重要的。從儒家的仁愛、墨家的兼愛到21世紀的各種愛,愛一直是華夏子孫發展的重要路徑之一,因此,“愛”的教育教學是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組成部分。然而,由于當今復雜社會的某些特定功利化傾向的吞噬及大眾網絡虛擬世界的顯現,我們的“愛”已經部分地被荒廢,尤其體現在青少年中,他們更需要學會“愛”,個別中學生可能不知道怎樣愛自己的父親和母親,更不懂得尊敬他們的各科老師,也不懂得愛惜美好的自然環境,更不懂得熱愛偉大而光榮的中國共產黨,不懂得熱愛社會主義人民當家做主的國家。因此,有必要對他們實行“愛”的教育。
中學語文作為一門在中國內地大部分中學中為數不多的一些綜合性的人文性學科,對學生愛的教育自然起到重要的作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課程性質”中明確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必修語文課程,應使學生學會運用我們的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吸收古今中外的優秀文化,提高我們的思想文化修養,促進自身的精神成長。”《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的說明也類似。由此可見,培養中學生們的愛的意識和能力是中學語文應盡的責任和義務。綜上所述,當前部分中學生缺少愛的意識和能力,中學語文肩負著培養愛的重任,因此,筆者探討在中學語文教學教學中進行“愛”的教育的一些策略。
二、中學語文中“愛”的教育策略
教學是一種主觀性非常強的身心活動,經過一定程度上的干預和控制,一般就可以達到比較好的愛的教育效果,使我們身心得到更全面的發展。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對中學生進行愛的教育。中學語文教育承擔著“愛”的教育的責任,需要采取以下幾個方面的措施:
1.中學語文教學應確立“愛”為我們的教學目標之一
教學目標是對課堂教學活動預想結果的標準和要求的硬性規定或者某種設想。教學目標一般包括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可是在應試教育的指揮下,情感態度中的愛一直缺失在教學的指定目標中。實際的語文教學情景中,語文教師心中大多應該清楚本節課的一些具體教學目標,把教學目標轉成學習目標,開始時告訴學生,使他們有所期待,尤其是愛的期待。例如若要以“愛”為教學的主題,則需在課前把愛的學習目標給學生,從課文中找出與愛相關的點,以該點為教學拓展的基礎,以充分調動中學生的愛的情感體驗。
2.以課文為基礎拓展愛的教育
確立好某堂課“愛”的教學基點后,需要將愛的教育拓展出去,才能充分地利用課文,通過課外閱讀和親身體驗使學生更充分地感受到“愛”。
(1)通過閱讀拓展愛的教育
當今,中學生的一些課外閱讀資源是豐富的,例如:圖書館、資料室、網絡等現代化媒體提供閱讀環境和資料。但是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再加上一些學校里的閱讀課的課時量很有限,中學生根本沒時間閱讀。顯而易見的是,僅靠課內的一點時間,是遠遠不能滿足需要的,尤其是像“愛”這種宏大的話題,需要一些鮮活感人的事例才可以。對于“愛”這一主題來說,開展豐富的課外閱讀是十分必要的。學生不僅需要在課內閱讀,更需要在課外閱讀。教師可以組織中學生閱讀愛的書籍或觀看愛的影像資料,也可以讓他們動手主辦愛的主題的手抄報,寫愛的日記、周記等,從而讓他們進一步地體會到愛。
(2)引導中學生親身體驗愛
文學作品都是源于生活,源于現實的,入選教材的課文更是具有很大的現實代表性的。課文中學到的愛應該回歸到現實生活中,在現實生活中進一步地加強愛的體驗,使愛的真諦得到永恒的解釋。因此,中學生的家庭作業可以是:回家以后,請他們為自己的父母做的一件件小事:捶背、洗腳、揉肩、陪父母散步等。
3.教師借助自身專業優勢進行愛的教育
學生的成長需要愛,它能打開中學生們的心靈之門,更能促進學生們自覺行動。學校里的教學和學習不是機械地把知識從教師的頭腦里裝進學生們的頭腦里。中學語文教師一般接受四年或更長時間的語言和文學專業訓練,更會使用語言的工具,更能表達,使用生動、豐富、得體的話語教育學生。
4.發揮現代教學媒體的優勢進行愛的教育
現代教學媒體一般指具有記錄、存儲、傳播和再現教學信息的一些電子媒體,它們通常通過一些多元化的途徑與方法創設一些教學情境,聯合各種具體經驗,增強問題解決的可能性。中學里最常見的是多媒體,語文課愛的教育需要恰當地運用多媒體。多媒體為語文教學創設了一些豐富的教學情境,可以調動中學生的各種感觀體驗,引起他們的注意力,對他們進行某種情感體驗,尤其是愛的體驗是很有好處的。
三、結語
在對中學生進行愛的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發揮語文的重要價值。但是不僅僅只是語文課這一門人文學科的重大責任,不僅僅只是一些語文教師們應該盡的義務,所有的其他學科,所有的其他教育工作者們都應該而且必須都參與愛的教育這一偉大的歷史工程中。在語文教學中,可以通過一些途徑加強對中學生愛的教育。
參考文獻:
[1]王本陸.課程與教學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3]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