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夢夢+卓玥+李明星+劉星+尚海+呂懷娟
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醫學觀念的轉變,疾病知識的普及,要求二十一世紀護理人員不僅需要具備更高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還要具備綜合實踐能力和綜合問題分析能力[1]。傳統教學方式以老師灌輸、學生被動記憶為主,學習過程中缺乏主觀能動性和評判性思維,學生很難將所學知識靈活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熱情,課堂上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是教育者們應該思考的問題。本文綜述了基礎護理教學中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方式,闡述了各種方式的優缺點,并給出了相應的建議,希望為基礎護理的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1.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方式
基礎護理學是一門實踐性和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其傳統教學方式大都以教師灌輸理論知識結合課堂示教為主。這種教學方式生硬沒有情感,學生容易疲勞而產生厭學心理,大大降低學習效率。而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自主性,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成為學生學習護理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護理教學方式,使護理學習既有利于學生打好護理基礎操作的基礎,又有利于學生提高自我學習能力和綜合能力,更有利于學生去探索、創新。
1.1學生參與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擬
角色扮演法(RPT)是一種對角色進行模仿與觀察學習的方法,在角色認知基礎上,通過角色扮演,學生進入各自角色境界,與角色情感融為一體,從而產生相應的角色行為[2]。學生在課前通過自己找到的相應案例或老師給的案例進行探討分析并扮演不同的角色,根據自己扮演的不同角色感受護理基礎操作并找出適合自己的操作方法。據滄州醫學高等??茖W校護理系馬文華等老師對角色扮演法教學效果評價的調查顯示,有94%的人認為角色扮演效果優于傳統教學法,有89.1%的人認為角色扮演培養了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86.6%的人認為增強了主動學習和主動發展的意識[3]。情景模擬法亦是根據不同案例給學生以實踐教學。實驗教學就是理論聯系實踐,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創新思維等綜合素質和能力,提高學生技術水平的主要途徑[4],在提高學生技術水平的同時,培養學生感悟能力及評判性思維,為以后在臨床上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1.2學生拍攝操作視頻
傳統護理基礎操作教學中,大都是老師在課堂上示教,學生在下面觀看,即使有操作視頻,也都是老師拍好供學生觀看借鑒。由學生拍攝操作視頻,學生為了拍攝效果,會督促自己練習操作,并在實際動手過程中激發主動思考,不僅熟悉了操作流程,更重要的是開啟了對操作的思考和創新,而這種能力是很難在傳統機械記憶流程中激發的。對于學生來說,這是一種很好的鍛煉機會;對于老師來說,擺脫了傳統教學的枯燥乏味;對于未來學生而言,拍攝的成品又可以供他們學習,引領他們主動學習。
1.3學生錄微課
隨著現代信息社會的迅猛發展,信息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的發展趨勢不可避免,微課教學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方式引起了教育界的廣泛關注[5]。微課的特點就是要把每一個小的知識點分析透徹,讓聽微課的人能夠徹底理解微課所講知識點的內容。錄制微課要求學生要徹底吃透教學內容,為此,學生必須學會利用網絡信息、圖書館資源等。在對知識理解內化的過程中,還鍛煉了學生的綜合能力,這對他們以后自學能力培養是非常重要的。
2.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的不足與應對
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我們在不斷研究和探索道路上很難避免各式各樣的艱難險阻,教育改革的背后一定是學校、老師、學生共同克服困難和努力的結果。
2.1學生在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擬會出現的問題及應對
在準備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擬的過程中,學生需要根據老師的指導分析案例,并真實演繹老師想要達到的效果。但對于沒有任何經驗的學生來說這是非常困難的,往往是形式大于內容。老師要正確引導學生分析案例,并通過資料檢索,掌握每一特有病例里的病種,表演者需要準確理解各種疾病的癥狀和體征,并盡可能真實表現出來。老師在整個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控制角色扮演、緊扣教學內容,不嘩眾取寵。
2.2在拍攝視頻中會出現的問題及應對
學生拍攝教學視頻主要存在三大問題。一是需要高清的拍攝設備;二是拍攝者需要掌握全景、特寫的布局,并且保證拍攝過程中相機的穩固;三是被拍攝者可能會出現緊張、不自然的表現。實踐中我們找到了解決以上困難的方法。同學目前都使用帶有高清攝像頭的手機,拍攝效果基本可以滿足需要;學生可以通過網絡教學視頻,自學拍攝的技巧及場景的布局,并通過網購,購買手機拍攝支架,解決了晃動的不足;被拍攝者通過操作多次練習和自己的心理建設,拍攝者都是自己的同學,基本可以解決拍攝時的緊張心理。
3.結語
美國護理學家羅杰斯(Rogers)于1986年曾做過一項研究,結果表明,一個人能記住其聽到內容的5%,讀過內容的10%,見到事情的30%,討論內容的50%,親自做事情的70%,教給別人做事情的90%。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法,學生不再被動學習,而是主動參與學習各個環節,他們有著強烈的參與愿望,并希望自己能得到大家的認可。角色扮演法、情景模擬法、拍視頻和錄微課等應用于基礎護理教學中,將學生的認知與情感、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教與學巧妙結合起來,注重直觀、形象、生動的知識教學和豐富、深刻、具體的實踐鍛煉,更注重學生綜合能力培養和臨床思維能力鍛煉[4]。學生參與式教學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效果和學生的綜合素質,并且有助于教師成長[6]。
參考文獻:
[1]蔡艷,孫靜.高仿真情景模擬教學在護理核心勝任力本位教育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9,(10):55-56.
[2]張紅梅.角色扮演法在護理實訓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2,30(15):101-102.
[3]馬文華,王慧玲,朱迎春,等.角色扮演法在《護理學基礎》實踐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臨床護理,2008,7(2):50-51.
[4]龔愛萍,周紅,李麗萍.綜合情景模擬教學法在《護理學基礎》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5,29(4):1247-1248.
[5]張瓊宇,胡曉軍.微課應用于高職護理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基礎教學的初步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5,(52):226-227.
[6]姚珺,劉燕南,岳琳.學生參與式教學在《外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2,26(32):3055-3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