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寧波九龍湖生態基地風景優美且盛產農產品。但是當地傳統的農產品銷售模式存在許多問題,以致“產銷對接”問題一直存在著。九龍湖生態基地的農民迫切希望這個問題及早得到解決。現如今,隨著“美麗鄉村”建設的深化以及近年農產品電商的不斷推行,農產品“產銷對接”問題已有望解決。本文是在明確九龍湖生態基地農產品生產銷售現狀、把握相關政策的情況下,提出助力九龍湖“美麗鄉村”發展的電商平臺的設想。
關鍵詞:農產品;農村電商;九龍湖生態基地
寧波九龍湖生態基地風景優美,農產品特產眾多。但由于當地農產品銷售中傳統當面交易等方式存在農產品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以致雙方交易存在“逆向選擇”問題,不利于農產品交易的進行,以致農產品“難賣”。
不僅如此,九龍湖生態基地由于地處農村,還存在著與外界信息交流困難的問題。九龍湖生態基地優質的農產品以及民俗、民宿等特色旅游資源信息往往很難傳達到外界,為外人所知,以致九龍湖流失了許多可以富裕起來的機會。
一、九龍湖生態基地農產品銷售中存在的問題
九龍湖生態基地農產品銷售模式有三種:一是通過農產品批發市場、中間企業、農產品加工企業等進行農產品大量收購;二是通過農產品供銷社統一收購農產品;三是散戶少量直接在市場上出售。這些傳統的販賣模式在實際實施的過程中存在著很多問題,嚴重影響著九龍湖生態基地農產品的銷售:
1.農戶難以準確把握農產品市場的信息
由于農戶難以捕捉到準確的農產品市場信息,所以他們往往在“種植什么”產品的問題上沒有一個準確的把握。出于這個原因,農戶或跟風他人種植產品種類,或塵封不變地生產“老產品”。農戶們的這兩個選擇中,前者導致產品價格直線下降,以致農戶虧損;后者可能導致產品“無銷路”,讓很多農戶血本無歸。
2.農產品缺乏統一的質量等級標準
由于九龍湖生態基地的農產品大多來自散戶,生產水平的參差不齊,以致產品交易市場混亂不堪,且農產品產品生產銷售中也因為散戶存在著“逆向選擇”問題,農產品總體質量水平逐漸降低。
3.農產品交易形式死板且銷售中間環節頗多
在九龍湖生態基地農產品銷售中,農產品往往需經歷“大型批發企業統一收購—批發企業大批量出售給多個零售店—各農產品零售店出售給個體消費者”的銷售流程,其模式單調、死板且不靈活,不僅如此,由于批發商可能不會只有一級批發商,更多的可能是存在多級批發商,這也就導致了在農產品銷售過程中有著較多的中間環節,以致農產品信息難以迅速地反饋到農戶手中。
二、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構建的背景
國家主席習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多次強調農村建設“強富美”三大理念,旨在解決“三農”問題,并把發展農業、農民富裕、農村建設放在中國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其核心思想是:要想“美麗中國”的目標實現,就必須關注并加強“美麗鄉村”建設。
此外,2015年,農業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商務部共同研究制定了《推進農業電子商務發展行動計劃》,它主要圍繞五個方面的重點任務展開,旨在推進農業電子商務快速健康發展,并努力把農業電子商務打造成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平臺。
通過對政策形勢的分析,我們從中可以看出,助力“美麗鄉村”發展的電商平臺的構建是符合時代要求和國家現狀的。
三、助力九龍湖生態基地“美麗鄉村”建設的電商平臺構想
我們通過對九龍湖農產品及旅游資源現狀的調查結果和相關支持政策的把握,并借鑒國內外農產品電商的成功案例,進行了助力“美麗鄉村”建設的農村電商平臺的構想。電商平臺的構建分為“硬環境”和“軟環境”,兩者共同組成了電商平臺主體。
1.電商平臺“硬環境”構建
為了順利推行電商平臺,我們首先得建立一定的“硬環境”以支持“電商平臺”的順利實施。我們可以與九龍湖生態基地當地的農產品供銷社、村委合作成立一個“經濟對外戰略所”,并在相互之間明確合作的目標。“戰略所”的作用是向農民提供農產品種植、農產品價格以及市場信息,統一指導農民進行統一的農業生產,并在生產結束時統一收購村中的農產品,集中于“戰略所”統一對外出售,這樣就可以避免散戶交易中存在的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減少“逆向選擇”以及“道德風險”問題,加速農產品產業發展。此外通過“戰略所”的設立,可以統一農產品標準,避免產品市場的混亂,有力促進市場的規范化。
2.電商平臺“軟環境”的構想
在“軟環境”上,我們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app”的模式進行平臺構建。
首先,我們定期(比如一星期)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農產品各生產環節的照片,并給每張照片附上一篇短文來介紹當前農產品生長狀況、生產狀況。此外,通過無人機航拍拍攝農村地理環境,配合文字描述,創造真實可見的環境,讓消費者擁有真實感,并明白產品的“無污染”。
四、總結
現今的中國正處電子商務迅速發展的階段,我們應緊抓電商的優勢,大力發展農產品電商,解決農產品的銷售問題,讓農村富裕起來,促進社會主義“共同富裕”目標的達成,建設“美麗鄉村”,建設“美麗中國”。本文中電商平臺的構建,解決了農戶“生產什么”、“如何生產”、“怎么賣”、“賣給誰”等傳統九龍湖農產品生產銷售中難以解決的各種問題,為九龍湖生態基地的農產品生產銷售有著重要的積極意義,且本平臺的建立符合時代潮流,具有強大的應用前景和生命力。
參考文獻:
[1]夏守慧.傳統農產品營銷組織體系及其存在問題的分析[J].現代商業,2010(7):190-191.
[2]劉永清.我國實施農產品物流外包的可行性與效益分析[J].中國流通經濟,2008(2):26-29.
作者簡介:周正勇(1995- ),男,浙江紹興人,寧波大學金融學專業本科二年級學生;盧陽光,寧波大學本科生,金融學專業;錢凱凱,寧波大學本科生,國貿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