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代企業用人理念的科學化設計是提升我國官吏選拔制度執行質量的根本,本文深入的分析了古代用人思想的主要組成因素,并對現代企業用人理念的優化方案進行了科學的設計。
關鍵詞:古代用人思想;現代企業;用人理念
現代企業的用人理念是保證現代企業常規工作質量的關鍵,因此,對古代用人思想實施完整的研究,并從現代企業用人理念方面實施優化方案的執行,是當前很多現代企業管理人員高度關注的問題。
一、古代用人思想
1.人治思想與重視人才
古代社會并不同于當前的社會環境擁有人格尊嚴對等的平等意識。因此,古代的用人思想主要按照人治社會的模式加以推進。在我國眾多文化典籍當中,人治思想一直以來是主導用人思想的關鍵。此外,尊重人才是很多古達用人者或用人單位高度關注的因素,雖然尊重人才也是建立在人治模式和理念的基礎之上,但加強對人才的重視和利用為很多團體和個人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也促進了我國文化的發展。在我國傳統社會的政治領域,尊重人才是很多領導者的核心理念。而用人之道也一直是統治者在歷次政治或軍事競爭中直升的重要因素。例如,在楚漢爭霸當中,劉邦的用人之道遠勝于項羽,能夠大膽的啟用蕭何等一大批人才,使得各種人才能夠在自己的統一利用和協調之下發揮自己的專長,并共同促進事業的發展。尊重人才的理念建立在重視人才的基礎之上。在我國傳統社會的人才應用方面,統治者降低自己的身份而尊重人才,會使統治者獲得更高水平的尊重。例如,在三顧茅廬的過程中,劉備合理的把握了尊重人才的正確方式,最終得到了諸葛亮的傾力相助,也為用人思想的發展提供了很強的借鑒意義。在我國傳統社會重視并尊重人才的優良風氣影響下,人才觀念在我國社會影響深遠,很多具有高度責任感的社會精英也將發現并推薦人才作為自己的重要使命。
2.唯才是舉
唯才是舉的理念是我國傳統社會在用人理念方面的一次重大突破,也是保證我國傳統社會的發展得到很大促進的重要原因。雖然我國傳統社會對血統思維的重視度較高。但是,很多的人才選任理念當中,早已經舉賢不避親等思想作為核心理念。我國傳統社會將唯才是舉的思想作為完成重要社會事業的基礎,因此,任人唯賢一直以來是保證我國社會精英階層質量的關鍵。但是,我國傳統社會在執行唯才是舉理念的過程中,并不能很好的進行任人唯賢思想的理解,造成很多的重大利益分配方面難以實現唯才是舉理念的有效運用。例如,我國傳統社會的最高權力皇權,就是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奉行嫡長子繼承制,并沒有面向社會其它群體進行人才的選拔。但是,除了具備政治需求而神化的皇權以外,其它高層權力的掌握者已經將出身因素降到很低。尤其是科舉制度發明之后,雖然影響了很多文化的健康多元發展,卻為平民階層創造了通往尚有社會的渠道,使得唯才是舉在理念在中國傳統社會擁有了切實可行的制度性保障。此外,唯才是舉理念的推進還使得我國傳統社會的特權階層能夠產生一定的危機意識,避免特權所帶來的利益僅僅在小范圍內周轉而難以實現社會機制的健康發展。如果唯才是舉的理念并不能在社會的某一定于得到順利的推進,將很有可能造成社會的某一組成部分出現嚴重的混亂,造成嚴重的政治腐敗問題。因此,唯才是舉理念雖然具備一定的局限性,但在我國傳統社會的用人思想發展中依然具備很強的積極意義。
3.不能求全責備
人才雖然能夠保證社會事業運行質量的提高,但是,如果對人才的品質和能力過于苛責,則難以有效的保證人才得到合理的運用。因此,在我國傳統社會的用人思想當中,不能求全責備是保證人才的突出優勢能夠得到充分運用的關鍵。在我國傳統社會的政治領域中,統治者對人才運用的重視度很高。因此,在進行人才選拔的過程中,具備直接戰略決策權的統治者往往將人才安排到更為適合的崗位發揮影響,而對人才的缺點加以規避。在進行人才缺點判斷的過程中,我國傳統社會也具備較為現實和清醒的認識。保證所有人才的缺點都能得到合理的規避,也是保證一個領導者事業成功的關鍵。在我國傳統人治社會當中,將功補過是一種常見現象,雖然這并不符合現代社會的法治要求,但這也充分體現了我國傳統社會在面對人才缺點方面具備的很強現實性的特點。我國古代的成語雞鳴狗盜就是不求全責備的應用人才的典型。尤其在應對一些重大社會事務的過程中,如果盲目的實施人才品質或能力的挑剔,則會很大程度上危害到人才的發展前景,并使社會的關鍵性事務難以得到高質量的人力資源的支持。而具備較高能力的人才如果不能在體制的指引下進行常規社會事務的實施,將會造成人才難以在社會當中發揮正常的影響,最終造成人才走向體制的對立面而爭取自身價值的實現,不利于體制的健康運行。因此,不能求全責備是我國傳統社會爭取人才支持的重要思想。
二、現代企業用人理念
1.以人為本的思想
以人為本是思想是我國在政治指導思想的重點,也理應成為現代企業實施管理工作中的基礎性原則。首先,應用以人為本的思想必須保證所有的管理人員具備對人才的關注,使所有的人才都能在自身潛力的有效開發過程中實現個人品德的優化。此外,以人為本的思想并非一成不變。因此,人才潛力的有效開發能夠很大程度上增強以人為本思想的貫徹深度,使人才可以實現更加科學的任用。現代企業要根據企業的規模特點,對以人為本思想的應用要求加以設計,使全部的以人為本理念可以在合理的應用過程中進行執行細節的優化,確保所有的管理理念能夠應用于制度的具體執行當中。
2.以能力為本,任人唯才
現代企業必須從事業發展的現實需要和可持續發展需求入手,對任人唯才的機制進行完整的構建,使現代企業當中的人才能夠獲得更加寬廣的發展機遇。企業要結合經營發展的特點和要求,對任人唯才的機制實施研究,保證所有的現代企業管理工作可以從企業模式的特點出發進行人才選用機制的建設,保證后續的人才管理機制可以從制度的層面實現更多價值的實現。
3.包容創新的理念
創新是保證人才價值得到更高水平實現的關鍵,也是為現代企業創造高水平經濟效益的基礎。因此,要將包容創新理念作為提升現代企業發展質量的重點。要明確認識到不同類型人才的具體特點,使人才可以在包容創新的環境下實現更加優越的發展。此外,要結合不同工作崗位對人力資源的實際需要,對人才的價值進行科學的判斷,保證人才能夠在其適合的崗位發揮積極影響。必須采用開放的姿態進行人才的任用,使全部的人才聘用機制都能在包容創新機制的影響之下進行任免價值的實現,保證存在缺點的人才也能將其優勢在現代企業中進行完整的發揮。
三、結論
提升現代企業用人理念的科學性,能夠使現代企業在應對各項業務的過程中具備更強的應對能力。因此,對古代用人思想實施完整的分析,并從現代企業的發展角度入手對全部的用人理念實施研究,對提升現代企業經營質量十分重要。
參考文獻:
[1]李文娣.中國傳統文化中人力資源管理方法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
[2]劉嬋嬋.儒家思想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的運用研究[D].山東大學,2014.
[3]魏穎.《三國演義》的傳統人力資源管理思想及其對現代企業管理的啟示[D].貴州大學,2006.
[4]劉萬民.當代中國以德為先用人思想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4.
[5]俞婷.儒家、道家思想與現代人力資源管理[D].福建師范大學,2007.
[6]杜玲玲,王龍建.古代兵家思想與現代企業用人藝術[J].商情(科學教育家),2008,04:193+195.
作者簡介:肖玉華(1975.08- ),女,籍貫:湖南,深圳市正和華軒建筑系統有限公司,總經理,研究方向:企業管理人力資源,大學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