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泉瑞
摘要: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使得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為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并保護人類的身心健康,做好環境保護就顯得尤為重要,這同樣也是環保領域工作人員面臨的最大挑戰。為此,要求相關工作人員應該對生態環境污染和破壞進行及時的治理,重點完善環境監測和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以此提高整體環境質量?;诖?,本文在此基礎上主要研究了環境影響評價中環境監測應用的有關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環境監測;環境影響評價;應用
中圖分類號X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363(2016)06-0023-01
環境監測在環保工作中占據非常重要的位置,通過環境監測能反映環境質量中有關因素的代表值測定,以此為人們評判環境污染程度提供基礎依據。在環境影響領域中,環境監測就是定點、定期監測分析環境污染的相關參數??梢?,環境監測就是環保工作順利進行的基礎,且其貫穿在整個環境影響評價中,因此研究其在環境影響評價中的應用很有必要。
1.環境監測和環境影響評價概述
1.1環境監測概述
環境監測本質上屬于一種動態的過程,其主要是借助相關技術手段進行環境變化過程的觀察和測試?,F階段全球的環境污染問題都比較嚴重,因環境問題造成的霧霾問題就是最明顯的體現,故而為進一步做好環境污染管理工作,社會各界都開始重視環境保護工作,環境監測也因此備受人們關注。再加上人們生活水平和環保意識的提高,社會整體對生態環境的重視程度發生可很大的轉變。為滿足時代發展的要求和趨勢,相關重點領導部門也開展了很多專項活動,這些活動的主體基本上都是圍繞環境監測質量進行的,希望通過這些活動中的環境監測質量、技術等方面內容的全面開展進一步推動環境監測工作的高效發展,進而保障環境保護工作的高效開展,最終實現生態環境的可持續性發展。
1.2環境影響評價概述
環境影響評價這個概念最早起源于20世紀70年代,此項概念的引入也是基礎環境保護工作。具體而言,環境影響評價就是分析、推測并評價項目規劃和實施后可能會產生的環境影響后果,然后以此為依據提出相應的預防或減輕影響的措施。完整的項目環境影響評價體系所包含的內容很多,最基礎的就是動工前的環境影響評價、動工后的環境影響評價以及跟蹤檢查等。環境影響評價的分裂類也很多,比如按評價對象分主要是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和建設環境影響評價;但是如果是按環境要素進行分類,則可以分成很多種,比如常見的就是大氣環境影響評價、聲環境影響評價以及生態環境影響評價等;還有要是按時間順序進行分類,就可分成環境現狀評價、預測評價和后評價。總之,環境影響評價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最主要的是能給當地經濟發展提供明確的方向,以此保障該地區的產業結構、規模及布局。環境影響評價的核心內容就是研究某一地區的自然情況、資源現狀、環境質量及經濟發展情況,其是結合該地區的自然環境、社會資源等綜合能力,將人類活動對環境的不良影響限制到最小。
2.環境影響評價中環境監測的應用意義
2.1能為環境影響評價提供基礎保障
在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報告編制前,有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做好項目區域內的環境質量現狀調查工作,此時應用的調查方式就是對項目現場進行環境監測,通過監測數據定量的評價分析環境質量情況,環境影響評價單位可以在環評報告編制前,通過監測數據評判項目建設地區進行工程建設的可行性,同時還應該及時了解影響工程建設的環境要素,這樣就能盡量找到相應的解決措施。結合上述分析可知,環境監測能為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高效開展提供良好的基礎,最重要的是能使環境影響評價內容能夠量化,且評價結果的準確性也將會更高,最終能使整體評價結果更加科學合理以及可靠,所以,環境影響評價中的環境監測工作非常重要。
2.2能監督環境影響評價質量
現階段用于環境影響評價的方式也比較多,但是整體上環境監測的影響評價的有效性最高,利用環境監測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分析時,工作本身就具備一定的監督功能。結合環境監測的具體數據,把環境質量和環境污染程度等問題有效的反映出來,這樣環境保護工作人員就能及時發現環境質量現狀及存在的不足,這樣就能制定針對性較強的環境保護措施。從這一層面分析可知,環境監測工作能作為評判環境是否被污染的基礎依據,而且還能監督環境質量。
2.3能檢測環境影響評價體系的結果
通常情況下,環境影響評價體系中主要包含的是項目建設環境、環境影響因素、以及環境影響報告書以及最終的環境評價結果。環境監測就能進行項目環境、影響、報告的檢測,以此確保項目環境能在有效范圍內。在環境監測中,還需應用環境監測中的所得數據以此評判項目環境可行性,所以,環境監測在項目環境評價初期、建設期、使用期、評價期都有相應的檢測作用,進而就能為環境影響評價的高效開展提供準確的數據。
3.環境影響評價中環境監測的具體應用
本文結合工程建設項目的實際情況,結合當前項目工作實際分析環境影響評價中環境監測的具體應用,大體上主要從以下2方面進行分析研究。
3.1調查期的環境監測
在編制監測方案的過程中一定要堅持以下基本原則:第一,優先污染物優先監測。也就是把那些相對而言毒性比較大,危害比較嚴重以及影響范圍較廣的污染物編制成優先監測內容,將代表性污染物編為優先監測項目;第二,經濟實用性。經濟效益是所有項目建設的最終目的,所以在制定監測方案、設計監測路線以及確定監測方法時,一定要重點考慮環境監測的經濟實用性,在確保監測質量的前提下,盡量節省監測成本;第三,實事求是。眾所周知,環境問題本身的復雜程度就比較高,所以在進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時必須實施求是,按照具體情況選擇相應的監測路線,這樣就能獲得更多有效的環境信息,然后按方案實施環境監測工作,同時監測過程中一定要保障監測質量,保證監測結果能反映環境質量現狀。
3.2竣工期的環境監測
對項目建設而言,完工后依然需要做好該時期的環境監測,竣工期環境監測的要點內容主要是以下內容。進行環保管理方案以及環保制度的檢查,還要測試環保設備運行效率,因現在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所以還要做好污染物排放監和環保敏感點質量監測。在項目竣工期環境監測中應該重點關注建設情況的穩定性,確保生產負荷設計能力不能少于75%,核對監測污染因子和設計環保時的污染因子?,F階段,雖各行各業的監測中都還沒有具體的生產工況方法,但是監測過程中,可由實際能源消耗、產量及設計標準等的比較,計算生產負荷。另外,還要做好樣品交接工作,項目負責人在交接過程中一定要告知分析人員宜使用的最佳檢測方法,如果交接是出現異常情況,此時一定要及時向負責人匯報。還有一點就是要完善數據處理及報告編制,比如對廢氣評價中通常都是用小時均值,而廢水則是日均值,完善廢水、廢氣總量核算,遇到異常數據應該檢查監測全過程,不能僅由統計檢驗進行取舍,未明確具體原因的異常值不能剔除。
4.結論
總而言之,在當前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的社會背景下,完善環境監測具有重要的意義,且環境監測是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基礎,因此,為提高評價質量,要將環境監測貫穿在整個環境影響評價過程中,以此保障環境影響評價的最大利用價值,最重要的是還能從源頭上進行環境問題的控制,最終提升整體環保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