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秋妹
移民家庭內部語言變異的社會語言學考察
佟秋妹
本文選擇一個移民家庭,從語言能力、語言使用、語言態(tài)度等角度分析家庭成員內部的語言變異情況,探討三峽移民語言變化發(fā)展的特點及影響因素。
三峽移民 家庭 語言變異
三峽移民的語言問題是我國工業(yè)化進程中產生的社會語言現(xiàn)象,他們的語言在新的環(huán)境下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并出現(xiàn)各種新的變異,對于這種現(xiàn)象的調查研究,具有重要意義。目前我們看到的關于三峽移民語言問題的研究都較為宏觀,缺少深入的微觀分析,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本文選擇一個移民家庭,從語言能力、語言使用、語言態(tài)度等角度分析家庭成員內部的語言變異情況及其發(fā)展趨勢,可以為三峽移民語言的研究提供新的角度,并對完善、深化變異理論有重要意義。
被調查人為重慶云陽縣移民,2001年遷入,現(xiàn)居鹽城市大豐縣新豐鎮(zhèn),具體信息具體如下:老年1:男,71歲,父親,文盲,務農。老年2:女,62歲,母親,文盲,務農。
中年:男,41歲,戶主,初中文化,務農為主,間或從事一些個體經營。青年:男,19歲,兒子,中專文化程度,學生。
四位家庭成員的幼年時期最先習得的都是重慶方言,但現(xiàn)在可以用來交流的語言卻有所不同。老年男性現(xiàn)在只能用重慶方言來交流,而老年女性和中年則表示可以用普通話和重慶話進行交流,青年人則可以用普通話、重慶話和當?shù)卦掃M行交流。就語言使用水平來講,四位家庭成員都能流利準確地使用重慶方言,而對于普通話,老年男性表示不太會說普通話,老年女性和中年都表示能較流利地使用普通話,青年則表示能流利準確地使用普通話。對于當?shù)卦挘夏昴行酝耆牪欢膊粫f當?shù)卦挘夏昱院椭心陝t表示不太能聽懂當?shù)卦挾乙膊惶珪f,青年則表示能較流利地使用當?shù)卦挕τ诋數(shù)厝说闹貞c話水平,移民的評價基本上屬于不太能聽懂且不太會說的程度。
(一)語言使用模式
移民在實際生活中,面對家庭成員、非家庭成員的移民或非家庭成員的當?shù)厝耍瑸榱私浑H的順利進行也會采用不同的語言或方言進行交際。
移民面對不同的對象,會選擇不同的語言來與之交談。在家庭環(huán)境中,老中青三代都選擇用重慶話進行交談,重慶方言是移民家庭的交際語言。而在家庭環(huán)境之外,與非家庭成員的移民進行交流時,重慶話仍是他們之間的交際語言,在移民社區(qū)內部,移民還是習慣用母語來彼此交流。在與當?shù)厝诉M行交流時,家庭成員所使用的語言各不相同,老年男性堅持使用重慶話與當?shù)厝诉M行交流,而老年女性和中年都是使用普通話與當?shù)厝诉M行交流,青年人則更進一步使用當?shù)卦捙c當?shù)厝诉M行交流。
(二)不同交際場合中的語言選擇
本文選擇了“去集貿市場買東西”、“向陌生人問路”、“去飯店吃飯”、“去醫(yī)院看病”四種交際場合,對家庭成員的語言使用情況進行分析。
老年男性在這些場合都選擇重慶話。老年女性在“去集貿市場買東西”和“去飯店吃飯”兩個預設場合下選擇普通話和重慶話共用;而在其他兩個場合下,都是選擇普通話作為交際語言,可見老年女性在非正式場合和正式場合下的語言使用有所不同,在非正式場合下可以選擇重慶話,而在正式場合下則都使用普通話。中年在不同的交際場合下都選擇普通話進行交流,而青年則選擇使用當?shù)卦捵鳛椴煌瑘龊舷碌慕浑H語言。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由于個體語言學習能力差異,以及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的差異等因素的影響,雖然都在同一個家庭,但他們現(xiàn)在的語言能力各不相同,老年男性的語言能力最弱,只能用母語方言與人交流,其次是老年女性和中年,他們都有一定的普通話交際能力,青年人的語言能力最強,可以使用當?shù)卦捵鳛榻浑H語言。這種語言能力的不同,使得他們在交際活動中,面對不同的交際對象和交際場合時,會選擇不同的語言進行交流。
語言態(tài)度是人們在認知情感和社會環(huán)境等因素的影響下,所形成的一種語言心理現(xiàn)象,它主要反應的是人們對語言的主觀愿望、看法和評價。語言融入是三峽移民融入當?shù)厣畹闹匾襟E,而移民的語言態(tài)度在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母語忠誠調查
家庭成員對于母語的態(tài)度比較寬容,對于不愿意說自己母語的移民除了老年表示不太習慣外,其他人都表示可以理解。家庭成員對普通話比較認同,當有移民用普通話與之交流時,只有老年女性表示不是很習慣,而中年和青年都表示可以理解,老年男性則對這種現(xiàn)象表示無所謂。對“如果有移民跟你說當?shù)卦挘质裁磻B(tài)度?”的問題,除了青年持正面的態(tài)度外,老年和中年都表示聽著不習慣,接受起來有難度。所以,在家庭中,雖然大家對母語的忠誠并不是非常強烈,語言態(tài)度比較開放,但是對于當?shù)胤窖缘慕槿肴匀皇纸橐猓ζ溆幸欢ǖ呐懦庑睦怼?/p>
(二)移民對母語未來發(fā)展的態(tài)度
我們所調查的這個家庭,沒有與當?shù)厝送ɑ榈模钱敱粏柕郊依锶伺c當?shù)厝送ɑ闀r的態(tài)度時,四人都表示應該尊重。而對于“是否希望當?shù)氐南眿D學說重慶話”,老年男性表示希望,青年和老年女性持中立態(tài)度,而中年則表示不太希望當?shù)叵眿D學說重慶話。家庭成員中,除了青年外,其他人在主觀上都希望重慶話能在移民中保留下去。但當讓他們預測重慶話未來的發(fā)展趨勢時,四人都一致認為重慶話會逐漸消失。可見,雖然移民對于自己的母語有深厚的感情,并且希望母語能世代相傳下去,但是他們也意識到現(xiàn)實情況并不樂觀,對于母語未來的發(fā)展持消極態(tài)度。
(三)對普通話和當?shù)卦挼膶W習態(tài)度
家庭成員都認為掌握普通話、重慶話、當?shù)卦挾际怯杏玫摹5死夏昴行裕渌硕颊J為掌握普通話非常有用;認為掌握重慶話非常有用的是老年女性和青年;認為掌握當?shù)卦挿浅S杏玫闹挥星嗄辍T趯W習普通話的態(tài)度上,老年男性持消極態(tài)度,表示不太愿意學習普通話;老年女性持中立態(tài)度,順其自然;而中年和青年持積極態(tài)度,表示愿意學習普通話。在學習當?shù)卦挼膽B(tài)度上,老年男性仍然持負面、消極態(tài)度;青年則持正面積極態(tài)度,表示愿意學習當?shù)卦挘欢夏昱院椭心陝t持中立態(tài)度。雖然自己在學習普通話和當?shù)卦挼膽B(tài)度上各不相同,但是他們對移民后代學習普通話和當?shù)卦挾汲终娣e極態(tài)度。
(四)對普通話、當?shù)卦挕⒅貞c話的主觀評價
我們分別從情感、地位和適用三個方面就移民家庭對普通話、重慶話和當?shù)卦挼闹饔^評價進行調查,在問卷中我們分別用“好聽”、“文雅”、“用處多”為標尺,用完全反對、反對、不確定、同意、完全同意五級來測量情感評價、地位評價和適用評價。具體調查結果如下:

表1 語言主觀評價表
從上表可以看出,無論是情感評價還是地位評價或者適用評價,老年男性在這三方面上對重慶話的評價都是最高的,對普通話的評價略低于重慶話,而對當?shù)卦挼脑u價則最低。老年女性認為重慶話最好聽,而普通話則最文雅,用處最多,她對當?shù)卦挼脑u價也是最低的。中年人同樣對重慶話的情感評價最高,而在地位和適用方面,認為普通話地位最高,適用面最廣。值得注意的是,中年人認為當?shù)卦捯戎貞c話的用處大。老年和中年對重慶話有較深的感情,但老年人的生活范圍比較窄,生活圈子固定,重慶話基本能滿足他們的日常交際需求,但中年人因為生活和工作的需要,他們的社交圈子比老年大得多,接觸的人也多,他們的交際范圍不止局限于移民社區(qū)中,所以重慶話遠不能滿足他們的交際需要,在日常交際中普通話和當?shù)卦挼耐ㄐ蟹秶蟆G嗄耆嗽谇楦性u價、地位評價和適用評價上都認為普通話最高,并且對于當?shù)卦挼那楦性u價和適用評價都高于重慶話,認為當?shù)卦挶戎貞c話好聽,當?shù)卦挶戎貞c話用處多,青年人對重慶話的情感沒有老年和中年強烈,而長時間的學校教育,也使得他們對于普通話的認同度更大;另一方面當?shù)卦捠菑妱莘窖裕浔澈蟠淼慕洕幕蟽?yōu)越感都會對青年人產生強烈的吸引力,隨著時間的增長,青年對于當?shù)卦挼闹饔^評價會逐漸高于他們的母語。
我們對一家三代語言使用狀況的調查分析也是對三峽移民語言變異的歷時變化考察,通過分析我們可以看到:語言問題是每個三峽移民都會遇到的一個問題,由于個體語言學習能力以及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響,即使都在同一個家庭,但移民的語言能力也各不相同,而語言能力的不同,使得他們在交際活動中會選擇不同的語言模式進行交流。移民的語言態(tài)度比較寬松和開放的,隨著年齡的降低、文化程度和職業(yè)階層的提高,他們對重慶話、普通話和當?shù)卦挼牡匚缓蛢r值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當?shù)卦捇蚱胀ㄔ捠撬麄兊墓ぷ髡Z言、社交語言、學習語言,是他們創(chuàng)造價值和攀登社會階梯的助力,而重慶話則是移民社區(qū)內部的語言,是某種情感維持的工具,這種語言態(tài)度對未來移民社區(qū)語言的變化發(fā)展有著重要影響。
[1]真田信治等.社會語言概論[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2.
[2]祝畹瑾.社會語言學概論[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3]游汝杰.鄒嘉彥.社會語言學教程[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4]戴慶廈.社會語言學教程[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6.
(作者單位:中國計量大學)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項目“江浙地區(qū)三峽移民語言的社會語言學研究”(11YJC740097)階段性成果。
佟秋妹,中國計量大學人文社科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社會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