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少紅
嚴重創傷患者急診救治護理中應用院前創傷評分的臨床意義
鄭少紅①
目的:探討嚴重創傷患者急診救治護理中應用院前創傷評分的臨床意義。方法:選取本院接到的120急救電話中,遭遇交通事故或其他意外性嚴重傷害的200例院前急救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100例。試驗組應用創傷指數評分法進行檢查治療,對照組則進行常規性檢查救治,比較救治兩組傷員的成功率與死亡率、救治現場的轉運情況及急診救治情況,并運用滿意度調查表比較兩組的滿意度。結果:試驗組重度傷與嚴重傷死亡率分別為2.38%和31.25%,均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的護理滿意率與護理資源配置的滿意率分別為94.56%和93.33%,均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院前創傷評分能夠快速、準確確定傷情,有利于合理分流,指導護理資源的配置,從而提高護理滿意度與護理質量。
嚴重創傷; 急診; 護理; 院前創傷評分; 價值
First-author’s address: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Nanhai District in Foshan City, Foshan 528251,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22.019
院前急救作為一種有效的急救方法,不僅是急救醫學里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急救的首要環節,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院內急救的成功與否,具有積極意義[1-3]。但是,由于院前創傷具有突發性較強、傷員數量較多及傷情較為復雜的特點,而且患者的傷情還可能表現出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在嚴重創傷患者的救治中,建立健全院前創傷評分體系具有積極的意義[4]。院前急救創傷評價系統具有簡便實用和易于掌握的特點,而且具備一定特異性、靈敏度與準確性,能夠在短時間內給醫護人員提供患者的相關傷情信息,從而幫助醫護人員及時準確對患者的傷情作出評估并確定救治方案[5-6]。本院以200例遭遇意外傷害事件的傷員為研究對象,探求院前創傷評分系統在救治嚴重創傷患者中的臨床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急診科收治的200例嚴重創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50例,女50例;年齡18~49歲,平均(33.5士0.8)歲;致傷原因:交通事故傷100例(50.0%),墜落傷29例(14.5%),跌傷15例(7.5%),壓傷、砸傷20例(10.0%),打擊傷20例(10.0%),銳器傷9例(4.5%),其他7例(3.5%)。損傷部位:顱腦傷60例(30.0%),四肢傷68例(34.0%),脊柱傷25例(12.5%),腹、胸部傷20例(10.0%),四肢傷合并顱腦傷10例(5.0%),四肢傷合并腹部傷5例(2.5%),四肢傷合并胸部傷5例(2.5%),其他7例(3.5%)。嚴重創傷患者入院接受創傷評估的時間為1~16 h,平均(8.5±1.3)h。所有患者均排除智力障礙、血液系統類疾病與精神類疾病。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100例,每組配置15名醫護人員,兩組性別、年齡、致傷原因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 創傷評分方法 嚴重創傷患者的創傷評分可以分為以下部分:(1)呼吸:計錄下嚴重創傷患者在30 s內的呼吸次數并乘以2;(2)收縮壓;(3)呼吸幅度(呼吸幅度淺為患者的胸廓換氣與呼吸運動有明顯的減弱情況,呼吸困難則指輔助肌肋間肌出現收縮現象);(4)昏迷等級劃分:按照格拉斯哥的昏迷評分(GCS)標準進行記分;(5)毛細血管的充盈度:按壓甲床后,如果在2 s內再度恢復充盈則說明患者毛細血管的充盈程度正常,若是充盈時間大于2 s則表示遲緩。將這五項參數進行賦值、加權,這5項數據所得的總分就是院前創傷評分的評定分值。分值1~16分,患者的評價得分越高,則說明患者的情況越好;分值越低,則表明患者的傷情越嚴重。患者入院與搬離急診室時,醫護人員采用該創傷評分系統對創傷患者進行評分,以便更好地制定救治和護理方法,提高護理滿意度。
1.2.2 創傷救治方法 實施院前急救時,注意掌握正確的救治方法:(1)令患者的呼吸道保持通暢,避免患者出現窒息的情況。對于部分氣胸、連伽胸與急性的心包填塞等容易危及生命體征的情況僅進行緊急處理;對于一些心搏和呼吸驟停的患者,必須立刻實施心肺復蘇術;(2)循環支持與抗休克治療需開放2條或2條以上的有效靜脈通路,并立即實施液體復蘇,靜脈輸入膠體溶液與平衡液進行積極擴容,其中晶膠的比例為3∶1,爭取有效安排確定性的手術搶救;(3)對于部分腦外傷的患者,需用20%的甘露醇進行脫水,對于四肢或體表傷口有活動性出血現象的要及時進行清創縫合。所有創傷患者都必須進行影像學檢查,從而有效提高診斷水平。在救治患者的過程中,要同時進行心電、血壓、呼吸幅度、脈搏與氧飽和度的監測。如果患者的創傷評分小于10分,醫護人員應建立起循環支持和抗休克治療,并進行脫水治療、清創縫合及保持呼吸道的通暢度等治療,同時要在救治過程中對心電變化、血壓大小、呼吸幅度、脈搏與氧飽和度進行監測;如果患者的創傷評分大于10分,則只需進行常規救治。
1.3評定標準 創傷評分的分值為5~37分,其劃分標準分別是:≤9分,為輕度傷;10~16分,為重度傷;≥17分,死亡率50%,為嚴重傷;≥21分,則患者的病死率猛增;≥29分,則80%的創傷患者可能會在7 d內死亡。采用本院自行設計的滿意度調查表進行數據收集,得出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與醫護人員對護理資源滿意度,分為3個等級,即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 13.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 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救治存活率與死亡率比較 試驗組重度傷84例,其中存活率為97.62%(82/84),死亡率2.38%(2/84);嚴重傷16例,其中存活率為68.75%(11/16),死亡率為31.25%(5/16)。對照組重度傷90例,其中存活率86.67%(78/90),死亡率為13.33%(12/90);嚴重傷10例,其中存活率為40.00%(4/10),死亡率為60.00%(6/10)。
2.2救治現場轉運情況比較 在救治現場的轉運情況中,試驗組成功轉運96例患者,轉運率96.0%;對照組成功轉運84例,轉運率84.0%,兩組轉運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兩組患者急診救治情況比較 在嚴重創傷患者的急診救治中,試驗組搶救成功率95.83%(92/96),搶救失敗(即患者死亡)率4.17%(4/96);對照組搶救成功率86.90%(73/84),搶救失敗(即患者死亡)率13.10%(11/84),兩組患者急診救治成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4 兩組患者和家屬的滿意度與護理資源配置滿意度比較 調查結果表明,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4.56%,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9.86%,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例(%)
2.5兩組醫護人員對護理資源配置的滿意度比較 試驗組醫護人員對護理資源配置的滿意度為93.3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0.00%,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醫護人員對護理資源配置的滿意度比較 例(%)
現階段,院前急救作為急診救治服務體系的首要陣地,為部分危急重癥患者的救治爭取了一定的搶救時間,有利于對患者實施搶救[7-9]。當到達現場之后,急救人員應立即了解病因,并作出初步性判斷,掌握患者的情況并找出原因,從而有效的進行傷員分流,提高救治成功率[10-14]。院前急救是否真正有效,則是由急救者的醫療思維和急救技術水平來決定的,因此,要想真正發揮院前急救的重大作用,就必須充分提高急救者的急救意識與急救水平[15-17]。
在本次研究中,本院對試驗組的100例患者采用院前創傷指數評分進行急診救治,并取得了良好的實驗效果。在兩組患者的救治效果比較中,試驗組患者重度傷和嚴重傷的死亡率分別為2.38%和31.25%,對照組患者重度傷和嚴重傷的死亡率分別為13.33%和60.00%,試驗組患者的死亡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在救治現場的轉運情況中,實驗組成功轉運96例,轉運失敗4例,對照組患者轉運成功84例,轉運失敗16例,試驗組的轉運成功例數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轉運成功例數。在嚴重創傷患者的急診救治中,實驗組成功搶救患者92例,對照組患者中搶救成功的有73例,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患者護理滿意度與醫護人員對護理資源滿意度的調查中,試驗組患者的滿意率為94.56%,醫護人員對護理資源配置的滿意率為93.33%;對照組患者的滿意率為69.86%,醫護人員對護理資源配置的滿意率為60.00%。由此可見,試驗組的患者滿意度與醫護人員對護理資源配置的滿意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由此可知,建立健全院前創傷評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護理滿意度與醫護人員對護理資源配置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院前創傷評分系統能夠有效確定患者傷情,進行合理分流并迅速確定救護措施,能夠有效優化醫院的救護流程,進一步改進護理質量,降低患者的病死率。院前創傷評分能利用量化與權重對患者的受傷程度進行快速準確判斷,提高醫院的急診救治質量[18-20]。因此,在臨床急診救護中,大力建立院前創傷評分體系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1]高勁謀.創傷急救的幾個重要問題[J].創傷外科雜志,2013,14(1):1-4.
[2]張佳樂,夏海鷗.創傷評分在護理研究中的應用現狀[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3):278-280.
[3]林一丹,楊曉妍,石應康.修正創傷評分在急診軀干損傷救治中的應用與改良[J].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2013,19(2):181-184.
[4]張連陽,譚浩,李陽,等.我國醫院創傷救治能力建設現狀[J].解放軍醫藥雜志,2013,24(7):6-9.
[5]唐月紅,王新.創傷評分系統在急救護理評估中的應用進展[J].護理研究,2013,33(26):3718-3719.
[6]裴輝,羅志毅,劉保池.四種院前創傷評分對急診創傷患者的評估研究[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1,15(9):4394-4400.
[7]李國輝,浦踐一.限制性液體復蘇治療創傷性失血休克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學工程,2014,12(4):175.
[8]沈黎文,魏薇萍,朱曉燕.創傷評分對嚴重創傷患者傷情反應及急診救治效果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4,18 (9):38-40.
[9]劉彩霞.創傷性嚴重失血性休克的院前急救護理體會[J].中國社區醫師,2014,23(29):151-152.
[10]張文燕.構建創傷急救體系專訪美國邁阿密大學醫療系統杰克遜紀念醫院外科副教授Dr.Antonio Marttos[J].中國醫院院長,2014,12(9):49-51.
[11]薛姣婧,胡海,張蜀,等.三種創傷評分對于蘆山地震傷員在一線醫院的院內檢傷分類應用價值[J].臨床急診雜志,2014,10(14):609-610.
[12]張會文,朱福君,陳海英.創傷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護理探析[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22(29):262-263.
[13]秦胤鵬,劉佰運.顱腦創傷數據庫的初步建立[J].中國醫刊,2013,62(4):70-72.
[14]李敏.64例創傷性失血休克患者中西醫麻醉處理治療[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5,19(30):66-67.
[15]韓明對,陳素燕,陳郁強,等.汕頭市創傷患者院前急救的
Clinical Significance on Application of Pre Hospital Trauma Score in Emergency Treatment of Severe Trauma Patients
ZHENG Shao-hong.//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6,13(22):071-074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n the application of pre hospital trauma score in emergency treatment of severe trauma patients.Method:The hospital received 120 emergency telephone,suffered serious injury traffic accidents or other unexpected 200 cases of hospital emergency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each group had 100 cases.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rauma index score,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examination,the success rate and mortality rate of two groups,transport situation and emergency treatment of the treatment site were compared,two groups of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y using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 Result:The mortality rate of severe injury and serious injury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respectively 2.38% and 31.25%,which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and satisfaction rate of nursing resources alloc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respectively 94.56% and 93.33%,which we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 pre hospital trauma score can quickly and accurately determine the injury,it is conducive to rational triage,guides the allocation of nursing resources,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nursing quality.
Severe trauma; Emergency; Nursing; Pre hospital trauma score; Value
①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第二人民醫院 廣東 佛山 528251
鄭少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