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Jofel Tolosa 攝影:Sam Du、Jofel Tolosa ]
東京部落
[ 文:Jofel Tolosa 攝影:Sam Du、Jofel Tolosa ]
一輛用于炫耀的NSX與一輛馳騁賽道的NSX!
鋁制輕量化車身、中置發動機、無可匹敵的耐用性—簡單來說,NSX 就是一款能夠經受得起時間考驗的車型。無論年幼還是年長,只要你是喜歡汽車的人,那么不用多說便會喜歡上這款出色的 Honda。盡管我們之中的大多數無法負擔得起,但是我們依然欣賞與尊重來自車迷們的精彩改裝。而他們十分幸運,能夠擁有自己的夢想之車。對于一名雜志從業者來說,當遇到這些改裝 NSX 時,很難說不去精挑細選進行展示。因此,有一天在瀏覽社交媒體時,我發現了這輛藍色的 NA1,從而可以介紹給大家。當時距離日本東京改裝車展 還有數周,我們正在瘋狂地搜尋具有特點的車型。盡管稍稍有些擔心語言障礙,不過我還是鼓足勇氣在 Instagram 上發送了一封私信。結果 Jun Saitoh 的英語足以進行交流,我們便約定了時間見面。我邀請他參加公司的 Tokyo Fresh 集會,結果他是最早到達的人員之一,他當時站在了另一輛由 Yoshinobu Yamamoto 改裝的 NSX 旁邊。同樣,我們無法抵擋 Yoshinobu-San 這款車所散發的純粹性感,因此便詢問他倆是否可以在東京改裝車展之后到我們所入住的位于秋葉原的酒店附近讓我們進行拍攝。他們同意了,這樣我們的任務便完成了。
盡管 Jun 這輛 NA1 品質出色,無可挑剔,從各個角度看起來都相當完美,然而這輛車卻是嚴格為賽道精心改裝的。他告訴我們,“我之所以選擇 NSX,就是因為它是一輛地道純正的跑車。車上完全沒有配備電子輔助功能,而我認為簡單才有魅力。”Jun 選擇的大多數外飾部件是嚴重被低估的 Marga Hills 空氣動力學套件,包括前保險杠、加寬的擋泥板和側裙。
這些空氣動力學套件專為 N1 耐力場地賽設計—最小的阻力、更寬的輪距、原始的功能之美。GT 翼子板是 Garage BB 主要部分和 Matric 碳纖維支撐件的混搭,而通風的碳纖維機蓋則來源于日本 Advance,其實 Jun 車上的許多好東西都是來自Advance。但是從這之后的其余配件便均不是來自制造商—LED 尾燈和輪廓燈、前車身底板、碳纖維前翼和車尾分流器均是由 Jun 自己定制。目前,扁平的下側板由濕式碳纖維和鋁板制成,但是他計劃使用干式加強型碳纖維減輕重量。Jun 繼續說道,“我的主要靈感來源是 FIA GT、JGTC、WTAC 中的賽車和 TC2000中的 Attack。”
既然擁有了為賽車榮譽而設計的外飾,那么底盤就必須也得跟得上標準。Jun 全部安裝了必需的 Brembo 剎車。這個懸架帶有可調節的 Advance Bilstein 減振器和堅硬的 Eibach彈簧,這些都是專為他定制。從照片上所看到的是 Jun 為普通街道行駛配置的 Gram Lights 57Xtreme 輪轂,而其賽道配置則由 TE37SL 輪轂搭配 Advan A050 半熱熔胎。
在外飾與底盤完工之后,Jun 將重點放在了久負盛名的V6 發動機上。他繼續保持這臺 C30A 發動機的自然吸氣特性,為了保證能夠在賽道上提供足夠動力,他在這臺發動機上可謂下了大功夫。發動機被拆開,安裝了一套完整的來自 TODA Racing 的3.1L 擴缸套件,并加裝了更多強勁有力的凸輪。廢氣通過 Fujitsubo 歧管被傳送到輕質的 Advance 鈦合金排氣裝置。一套 HKS V-Con Pro 用于將這臺野獸的功率提升至大約 255kW,從而有助于這輛 NA1 在動力、質量和操控方面實現完美平衡。
6 擋變速器并未被忽略,Jun 安裝了搭配輕量化飛輪的雙片式碳纖維 Exedy 離合器。來自 OS Giken 的限滑差速器能夠在從彎道沖刺出來時傳送最大功率,使他在行駛中能夠感受到開放式差速器的駕駛體驗。
這臺平板電腦由Jun 自己制作的碳纖維面板封裝。最后值得一提的細節是位于定制 A 柱表座中的HKS 圈速計時器,十分方便查看。
車主完成了大量定制工作,再加上所有精挑細選、能夠保證在賽道上有出色表現的高品質 JDM 部件,Jun 的這輛 NSX 在我們心中的改裝車名單中排名頗高,或許是我們今年在日本遇到的最具野性的一輛車。而且最為重要的是這輛車不僅僅是為了炫耀!“目前為止,我已經在富士賽道、鈴鹿賽道和 TC2000 的筑波賽道上跑過。但是我最喜歡的賽道還得是鈴鹿賽道。十分刺激!”盡管鈴鹿賽道是首選,但是獲得自己其中一個最佳成績卻是在Tsukuba賽道。跑進一分鐘對于普通車迷來說絕非易事,而他的成績 1∶01.772 已經相當接近一分鐘。他的目標,與許多周末賽車手一樣,是跑得更快。他總結道,“我將繼續為賽道競賽改裝我的車,但是也要擁有很酷的造型。”
內飾同樣是進行了功能性改裝,安裝了一對 Sparco 桶形座椅和一個 MOMO 方向盤。然而,整個車上最投機取巧的物件可能當數儀表盤。標準的儀表和速度計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臺 Google Nexus 平板電腦!是的,要跟上科技發展的腳步,這臺數字平板電腦經一個 Defi Smart Meter 與 ECU相連,用于顯示這輛車的所有重要信息。由于它是一臺正常運轉的觸摸屏平板電腦,因此如果 Jun 想,他甚至可以查看自己的 Facebook。
1992 款 HONDA NSX
車主:JUN SAITOH
家鄉:日本川崎
最大功率:255kW
發動機:3.1L TODA Racing 擴缸套件、鍛造高壓縮比活塞、A 型鋼坯凸輪軸;ARC 帶擋板油底殼;RFY 節氣門體和散熱器;Fujitsubo 排氣歧管;Advanced Titanium 排氣裝置;Trust 機油冷卻器;定制廢油回收罐
傳動系統:Exedy Carbon-R 雙離合器、輕質飛輪;4.4 主減速比 OS Giken SuperLock 1.5-Way 限滑差速器
發動機管理系統:HKS F-CON V-Pro
底架 & 底盤:Advance Bilstein E12 減振器;Eibach 彈簧;Advance 枕球面襯套;前樞軸夾
剎車:Brembo 前后輪四活塞卡鉗,開槽剎車盤
輪轂 & 輪胎:前后輪輪轂分別為:17x9" + 12、18x10.5" + 22 Gram Lights 57Xtreme 輪轂;前后輪輪胎分別為 235/40R17、265/35R18 Dunlop Direzza Z2 輪胎
外飾:Marga Hills 擋泥板、碳纖維邊裙、前保險杠;Advance 開口碳纖維發動機罩;帶有 Matric 碳纖維支撐件的改裝 Garage BB GT 翼子板;定制前車身底板、碳纖維前定風翼、碳纖維車尾分流器、碳纖維前翼、LED 尾燈與示廓燈
內飾:Sparco REV2 座椅;Sabelt 安全帶;MOMO 方向盤;基于 Google Nexus 平板電腦的 Defi Smart Meter;定制碳纖維儀表板;裝于碳纖維 A 柱表座的 HKS Circuit Attack Counter;GReddy Multi Switching System 控制器;重新裝置的音響主機
與 Jun 圍繞賽道進行的改裝不同,你很可能會發現Yoshinobu 的這輛 NA1 只在街頭巡游或者停放在大黑的夜間集會。但是我們不能去批評它,因為它僅對頂尖部件感冒,并擁有你無法拒絕的野性風格。
取下后窗,便可看到下方布置著 3.0L C30A 發動機,以及碳纖維歧管、編包 AN 線路和一套定制油枕套件。NSX 的咆哮聲來自與 Advan GT 鈦合金排氣裝置搭配的 Taitec 排氣歧管。而發動機更快的轉速和功率降低則要歸功于 KSP 雙片離合器、輕質飛輪和 OS Gikin 差速器。
至于底盤升級,它將 PCR 與 Bestex 部件結合制成了自己的絞牙減振系統。為了增強硬度,它增加了 NSX-R 穩定器、下加強筋以及 Okuyama 支撐。
1993 款 HONDA NSX
車主:YOSHINOBU YAMAMOTO
家鄉:日本東京
發動機:Advance GT 鈦合金排氣裝置;Taitec GT-011 排氣歧管、進氣口;Mishimoto 碳纖維進氣管;Samco Sport 硅膠管套件
傳動系統:KSP Engineering 雙片離合器、飛輪套件;4.44 主減速比的 OS Giken Super Lock 限滑差速器
底架 & 底盤:PCR 絞牙減振系統;Bestex 彈簧;NSX-R 前后穩定桿、調低的底架加強筋;Okuyama 前后減振塔支架
剎車:Dixcel 前后輪轉子、襯墊;APP 不銹鋼剎車線
輪轂 & 輪胎:前后輪分別為 18x8.5"、19x10.5" Volk Racing TE37 輪轂;前后輪分別為 215/35R18、265/30R19 Yokohama S Drive 輪胎
外飾:Marga Hills 前保險杠、擋泥板、側裙、車尾分流器;NA2 NSX 尾燈;Integra Type-R DC2 前輪廓燈;GruppeM Super 倒車鏡;定制 FRP 前唇
內飾:NSX-R 換擋裝置、換擋把手;Recaro SPG 座椅;Taitec 座椅支架;Nardi 350mm 方向盤;NRG 快拆、短連接器;Ultra 數字速度表;定制碳纖維 A 柱表座、門板鑲嵌件、中央單元、表蓋、開關面板
內飾方面,你可以發現一對 Recaro SPG 座椅,一個 Nardi方向盤和一個帶換擋把手的 NSX-R 變速箱換擋機構。而在我們僅限于挑選現成部件時,Yoshinobu 卻自己動手制作了碳纖維門板、A 柱、門檻裝飾、儀表蓋和開關門,將自己的品位加入到了 車中。
與 Jun 那輛 NSX 相似,Yoshinobu 也選擇了 Marga Hills空氣動力學套件。但是為了略微加以區別,他裝配了 NA2 尾燈、Integra Type-R DC2 前側示廓燈(這都可以?!)和 GruppeM Super 后視鏡。前唇、側踏板和碳纖維翼子板均是出自自己之手的絕無僅有的部件。
Yoshinobu 總結道,“我想要打造一輛與 Yokohama Tire 產品冊中的 Phase 概念車一樣好看的車。”我們覺得他這是有些妄自菲薄。遇到 Jun 和 Yoshinobu,了解他們友善的個性,并目睹他們驚艷的改裝技藝,而親力親為、注重細節的態度使他們成為日本改裝界強于以往、好于以往的最佳例證。
改裝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