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維蘭
曾幾何時,教師一直都信奉著這么一條經驗“嚴師出高徒”,但非常遺憾的是它被歪曲了,原本的實質,被一些教師用來作為維護師道尊嚴的幌子,錯誤地認為,嚴就可以隨意侮辱學生的人格,對學生、動輒訓斥、處罰、勒令停課,請家長、寫檢查,以此作為制裁學生的法寶,師生關系儼然成為老鼠與貓,長此以往,學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由此而引發出來的種種不健康現象凸現在校園中班級中,作為一名教師,我深深地感到肩上擔子的沉重,如何扭轉這種不良傾向,真正的理解“嚴師出高徒”的內涵,它將是一名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以本人從教生涯二十余年的經歷,可謂感觸頗深,借此談談個人的見解。
一、在學生中進行情感教育
全面落實在學生中進行情感教育,首先要從尊重和培養學生優良情感品質人手,即讓學生在愉快、開朗、樂觀的氛圍中學習。這其實就需要教師的理解、寬容和引導,需要教師能與學生相互變流、打成一片之中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要有一顆關愛之心,用愛去喚醒學生的脆弱心靈,并激發學生善良的美德和高尚的情操。記得發生在學校里的一件事:男女學生互遞紙條,逛街:兩名老師不同處理方法,一位老師大動肝火,將學生叫來大罵一通,訓斥得雙方流下眼淚,然而事情并未得到解決,這兩位同學明不往來,轉入地下活動,老師干瞪眼。另一位老師則不然,他叫來其中寫紙條的男同學,不是訓斥,而是與他從紙條詩談起,然后再轉入話題,學生低下頭,承認上課寫詩傳紙條不對,學生坦誠地告訴老師自己的想法,老師因事利導,并以保密讓學生卸下包袱,女同學也主動找老師交談自己的想法,男女雙方都把這種“早戀”看著是學習上的阻力,正確地處理好男女生交往的關系。同曲異工,老師的愛是通往學生心扉的鑰匙,是滋潤學生心田的甘泉,這種愛將會激勵學生對人生充滿希望和愉快感,求知欲將會得到激發,靈魂將得以凈化。
二、樹立“以人為本”思想
教師要認真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尊重學生,體現學生的教育主體性。作為一名教師,尊重學生就會使學生感到自身的價值。反之,把學生看成“被動的知識容器”忽視學生情感的需要,學生情感得不到尊重,自主得不到體現,就會產生逆反、厭學,導致心理障礙形成。
三、充分信賴學生
作為教師,如果能將你的信賴、你的愛傳遞給學生,就會使他們倍受感動,更加珍惜老師的信賴,調動起積極因素,愉快地學習。因此,創造師生彼此之間相互理解,尊重和信賴的民主和諧氛圍,是營造班級良好班風的一大舉措,也能使班主任的教育效果事半功倍。
四、正確評價學生
作為老師,正確評價學生也是非常重要的。何謂正確?關鍵是老師對于學生的評價是否具有激勵性,我想舉一例來說明:某教師將班上學生考試成績張榜公布,前十名同學貼上紅彤彤的五角星,后十名同學劃上黑黝黝的“△”,本以為可刺激一下后進生,其結果卻事與愿違,差生壓力過大,喪失自信心,學習反而一落千丈,此招是否太損!所以,多給學生成功機會和體驗的感受,絕對不能用等級將學生分為A、B、C,在班級中,沒有優等生和劣等生之分,應讓每個學生看到自己的閃光點,也讓每個學生充分了解自身存在的問題而幫助他們尋求解決的辦法,達到共同進步。
綜上所述,證明教育的現狀將與未來社會發展的時代挑戰,以及世界教育發展的趨勢都在呼喚著情感教育,情感教育的雨露滋潤學生的心田,陶冶他們的性情,完善他們的道德品行。愛是溝通學生思想、融洽情感的橋梁。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于情”,讓我們以它作為對學生進行情感教學的準則之一。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去實現它的內涵,為培養身心和諧發展的新世紀合格人才,做一名盡職盡責的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