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璐(江西省人民醫院一部B區南昌330006)
●中西藥苑●
氣管切開老年患者肺部感染分析與護理對策研究
肖 璐
(江西省人民醫院一部B區南昌330006)
目的:對老年患者行氣管切開發生肺部感染的原因及護理對策進行分析。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行氣管切開并發肺部感染老年患者32例,對發生感染的有關因素進行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護理,觀察臨床效果。結果:通過對癥支持治療及綜合護理后,32例老年患者中有30例患者肺部感染癥狀顯著好轉,1例患者由于原發性疾病嚴重最后發生死亡,還有1例患者由于肺部感染嚴重無法控制發生死亡。結論:老年患者行氣管切開肺部感染發生率高,要重點分析易引發肺部感染的相關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護理,可有效降低肺部感染發生率。
氣管切開;老年患者;肺部感染
在臨床搶救患者或者治療呼吸道梗阻時,經常要使用到氣管切開術,這種手術屬于一種創傷性的人工氣道,若沒有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護理,容易導致患者發生肺部感染,給預后情況帶來不良影響,尤其對于老年患者更是造成極大危害[1]。因此,對行氣管切開術并發肺部感染老年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預防及控制,對降低患者病死率及身體恢復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臨床資料均來自老干部病房,其住院時間長,更容易發生肺部感染,對引發肺部感染的相關因素進行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護理尤為重要。現報告如下:
1.1研究對象抽取本院2014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行氣管切開并發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32例,其中男20例,女12例;平均年齡為(62.5±11.8)歲;均通過影像學和血常規檢查確診,原發疾病分類:高血壓腦出血18例,腦梗死10例,顱內動脈瘤破裂出血4例。
1.2方法及原因分析對32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通過調查分析發現,氣管切開并發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1)呼吸道的分泌物排除不暢。老年患者吞咽及聲門動作不一致,咳嗽反射性差,肺組織的彈性衰退,特別是患有慢性肺疾病者,肺活量減少,肺泡膨脹不全,給氣體交換造成影響,也不利于分泌物的排出,導致細菌進入下呼吸道造成肺炎。(2)醫源性感染。氣管切開護理不當,致病菌通過護理人員的雙手,儀器設備和病室空氣直接傳給老年患者導致感染性肺炎發生。(3)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發生肺部感染和廣譜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造成老年患者機體正常菌群失調相關。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用藥時間太長都會引發正常菌群失調,造成二重感染。(4)營養供給不充分,機體免疫力下降。老年患者胃腸消化腺分泌功能下降,消化功能差,有些患者因為病情需要早期禁食,導致熱量及營養供給不足,此時機體免疫力降低,容易引起肺部感染[2]。(5)誤吸。老年患者咽喉神經反射功能衰退,在吸入刺激性氣體時,保護性反射減退,而在進食吞咽時容易誤吸導致嗆咳,尤其在患者神志比較模糊狀態下,更容易將鼻腔或者口腔的分泌物誤吸入氣管,導致發生吸入性肺炎。表1。

表1 肺部感染影響因素
1.3病原學檢測將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送至實驗室進行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細菌培養結果發現,引發老年患者肺部發生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有肺炎球菌、厭氧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及大腸埃希菌等。
1.4療效評定根據患者用藥后痰量的變化評定。顯效:痰量明顯減少;有效:痰量減少但不明顯;無效:痰量不變或增多。
1.5結果通過對癥支持治療及綜合護理后,32例老年患者中有30例患者肺部感染癥狀顯著好轉,1例患者由于原發性疾病嚴重最后發生死亡,還有1例患者由于肺部感染嚴重無法控制發生死亡。臨床療效:顯效12例,有效18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3.8%。
2.1嚴格無菌操作并執行消毒隔離制度護理人員對患者行護理操作后要立即使用消毒液對雙手進行消毒清洗;每周更換呼吸機管道,濕化時要使用無菌蒸餾水,避免出現細菌污染情況;接觸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血、尿、糞便或者使用過的物品后,都要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
2.2做好常規護理工作對于長期臥床、神志不清、鼻飼或者生活無法自理的老年患者,要加強對他們的口腔護理;定時拍背、翻身,幫助并鼓勵老年患者有效咳嗽、排痰等;對患者呼吸道加強通暢管理,及時對呼吸道分泌物進行清理,讓它保持通暢,避免引流物、嘔吐物和呼吸道分泌物誤吸導致肺炎。老年患者體溫調節能力較差,容易受到外界客觀因素影響,對于老年患者,護士在進行護理工作時更要非常細心,要按照天氣變化及時為患者增減衣物,還要做好相關知識的健康教育,交代患者不宜吸煙,避免引發肺炎。
2.3做好氣管切開護理工作要對患者的無菌敷料及時更換,在病情允許情況下可保持半臥位;睡覺時可以讓頭部稍高,取半側臥位或者右側臥位,這樣可防止口腔分泌物倒流入氣管內;積極鼓勵患者自行咳嗽、排痰,對于不能做到這點的老年患者可采用吸引器吸出,但也要控制吸痰次數,實踐證明,吸痰次數越多,發生肺部感染的機會也會越高[3]。
2.4加強健康教育,強化感染意識加強相關知識健康教育,提高院內感染防范意識,積極控制院內感染,在院內建立感染控制三級管理網,讓院內感染小組的職能充分發揮出來,采取定期檢查及抽樣檢查,發現問題馬上進行整改,對預防院內感染系統加以完善,找出源頭,有效降低院內肺部感染發生率。
2.5合理使用抗生素在使用抗生素時,要參照藥敏試驗及細菌培養結果,嚴格控制廣譜抗生素的使用,并盡量避免預防性藥物使用,在使用中應根據老年患者的身體特點注意給藥方法及用藥時間,并盡量縮短用藥療程。
2.6積極控制并治療原發病對于易感患者應加強肺部感染的預防及監測,積極對原發病的控制并給予有效治療,增強老年住院患者的免疫功能。
2.7氣道濕化患者氣管切開后呼吸道對吸入氣體的加溫加濕作用消失,氣體直接進入氣管,導致呼吸道失水,痰液較為黏稠,給黏液纖毛系統功能造成損害,讓消除氣道分泌物功能下降,呼吸道分泌物干燥,將管腔堵塞,使痰液難以排出,肺部更容易發生感染。所使用的濕化液一般為生理鹽水100 ml+沐舒坦24 ml每2小時5 ml氣管內滴入,或根據患者病情使用。
綜上所述,通過本研究對氣管切開合并肺部感染老年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可見本研究中呼吸道分泌排除不暢、醫源性感染、不合理使用抗菌素、營養供給不充分及誤吸等因素是發生肺部感染的危險因素。因此,采取有效措施護理非常重要,在術后吸痰操作規范以及加強氣道濕化是行氣管切開術的護理重點,同時還應嚴格按照無菌操作,為患者創造一個干凈、整潔的環境,合理應用抗生素等護理措施均可有效降低術后肺部感染發生率。
[1]許艷萍.氣管切開患者ICU內肺部感染原因分析及護理措施研究[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36):189-190
[2]任真.淺談氣管切開患者ICU內肺部感染分析與護理對策[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4,14(20):39-40
[3]李琳,宋晶.氣管切開病人肺部感染的相關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09,15(5):185-187
R473.6
Bdoi:10.13638/j.issn.1671-4040.2016.04.039
(2015-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