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俄羅斯、法國、英國記者 張朋輝 謝亞宏 姚蒙 紀雙城
二十國集團(G20)杭州峰會9月4日召開,峰會遵循國際慣例,采用最高級別安保措施。網上有個段子調侃的是安保之嚴:一位杭州市民超市買盒牛奶,路上經過幾道安檢,到家時奶已被打開“試”喝光。其實不光是“G20時間”安保嚴格,各國在舉辦大型活動和賽事時都不敢掉以輕心,力保絕對安全、萬無一失。俄羅斯舉辦索契冬奧會,連杯子這樣的容器都不能帶上快軌;倫敦奧運安保投入10億英鎊,仍因政府雇私人安保公司讓輿論擔心有“隱患”;美國兩黨代表大會,警察為防止抗議者鬧事,采用“人盯人戰術”;法國吸取慘痛教訓,讓可疑車輛遠離活動現場……安保,真的來不得半點含糊。
英國:倫敦G20用上萬監控攝像頭
歐洲的反恐形勢不容樂觀。經常舉辦國際會議和大型賽事的英國在安保方面有固定流程,但在一些細節安排上還是存在隱患。
在倫敦舉辦2009年G20峰會、2012年夏季奧運會后,英國特意將2013年的八國集團(G8)峰會安排在經濟相對落后的北愛爾蘭弗馬納郡的厄恩湖畔,但安保規格絲毫沒有下降。《環球時報》記者報道G8峰會時還虛驚一場,提前3個月申請采訪并預訂厄恩湖周邊酒店時就被告之“全部訂滿”。原來是會場周圍主要的酒店訂房業務都被英國政府統一調管,暫不對外營業。直到最后報名審批通過后,記者才訂好房間。
選厄恩湖舉辦G8峰會,英國還有安保方面的考慮。當地環境不僅空曠,而且廣闊的水域更加便于警方巡邏戒備。英國內政部的一位官員曾向《環球時報》記者介紹:從北愛爾蘭首府貝爾法斯特的機場到峰會主辦地附近的酒店,都有免費巴士晝夜不停接送,這樣做能減少路面交通壓力,避免采取車輛限行等措施。
英國在安排大型國際活動時,都是由多個職能部門合作負責安保。2012年倫敦奧運會舉辦前夕,有輿論擔心,奧運期間可能遭遇來自“基地”組織和反對北愛和平進程的團體的恐怖襲擊。為此,英國軍方將導彈防御系統部署在奧運場館附近。時任軍情五處掌門人喬納森·埃文斯稱,英情報機構已經調整任務到“優先級別”,嚴格限制工作人員休假,3800名員工都要忙起來,就連負責反間諜工作的人員也要臨時調往反恐部門。時任國防大臣菲利普·哈蒙德說,為安全穩妥辦奧運,英國已部署海陸空立體安全防衛體系。
除受雇于倫敦奧組委的私人安保公司所招募的安保人員外,英國還派出1.25萬名警察、1.7萬名軍人警戒。為確保倫敦奧運會安全,英國投入的安保人數接近當時英國在阿富汗駐軍的兩倍。政府與私人安保公司簽署協議,讓他們專門負責會場內外的安檢等工作,此舉引起部分媒體擔心,認為私人安保有安全隱患,人手不足時有可能令一些非法移民蒙混過關。
有數據顯示,倫敦奧運安保預算超過10億英鎊,而2009年英國舉辦的G20峰會安保投入也被稱為“英國史上最貴”。雖然英國在大型活動的安保問題上沒出什么差池,但還是有輿論質疑:“究竟該花多少錢來保證峰會舉行萬無一失。”英國警方回應說:“這是一次最具挑戰性的、規模最大而又最為復雜的警察行動。”峰會期間,倫敦街頭有上萬個監控攝像頭在工作,安全檢查不放過下水道、垃圾桶等任何可疑地方。▲
俄羅斯:索契冬奧杯子都不讓帶上快軌
2014年2月俄羅斯索契冬奧會期間,《環球時報》記者曾前后兩次造訪主辦地,對當地嚴格的安保印象深刻。索契冬奧會安保投入高達30億美元。俄政府將奧運會舉辦前后共兩個半月定為管制期,并部署5萬名軍警,大大超過倫敦奧運會的安保人數,而索契人口不到40萬,僅為倫敦的1/20。管制期間索契可謂五步一崗,十步一哨。當時索契市區的火車上,每個車廂至少有兩名警察;每個站臺也有多名警察交叉巡視。從外地前往索契的乘客,在火車站需通過兩次安檢。列車抵達索契后,出口處還需再次安檢。此外,奧運會期間任何外來居民不得駕車駛入索契,無許可證的司機只能把車停在距索契100公里以外的地方乘火車進城。含酒精及有毒物品都嚴禁販售,寄往索契的包裹也受到嚴格檢查。俄政府當時專門修建快軌方便乘客往來,但安檢十分嚴格,周圍用鐵絲網嚴密阻隔,進入要經過嚴格的搜身檢查,而且不允許攜帶任何容器進車廂。記者在奧運專賣店買了幾個杯子,結果也被拒絕帶上快軌。
俄羅斯人還采用在國際大型活動中很少使用的立體多維監控手段。在空中,俄安排數十架無人機巡邏,配以地面安裝的5500多個監控攝像探頭,可迅速發現企圖破壞公共秩序的可疑分子。在地面,俄部署短程防空系統,可防飛機和巡航導彈的攻擊。在索契長達140多公里海岸線的山頂上,俄軍架起防空排炮。在海上,俄戰艦在黑海沿岸不斷巡邏。俄特種部隊潛伏在水下,佩戴可循環使用且在水中不會冒泡的特種潛水裝置,能有效防止恐怖分子從奧運公園對面的黑海侵入。從當年1月7日到4月16日,所有未得到特別許可的船只嚴禁在索契港以及鄰近港口的黑海海域停泊和航行。
在索契的阿德勒區奧運村,進入場館區的道路兩旁架起了相隔1米至5米的兩道柵欄。數萬個監視攝像頭被安裝在幾乎所有的公共場所,24小時進行監控。冬奧會觀眾必須申請帶有本人照片和有關個人信息的特別通行證,以便檢查。只有同時持有通行證和門票的人才被允許進入賽場。
俄羅斯在安保上還有些招數。2013年圣彼得堡G20峰會的主會場被設置在遠離市區的康斯坦丁宮,會場周圍全部封閉,《環球時報》記者只能坐船前往采訪。每年的“5·9”紅場閱兵,俄都會進行多次彩排,彩排期間市內多條主干道都被封閉。閱兵當天市中心的地鐵站關閉,紅場的商場也停止營業。還有人反映,在圣彼得堡G20峰會和紅場閱兵期間,有時手機通話經常斷線或根本打不通。▲
法國:封路攔車屏蔽信號
巴黎去年年底舉辦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主會場設在北郊的布爾歇展覽中心。當年11月13日晚,巴黎發生一系列恐怖襲擊,造成至少132人死亡,而這次氣候大會又規模很大,有近150位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出席,各方代表團人數達到1萬,還有1.4萬名非政府組織代表,這給巴黎安保出了大難題。
為應對安保難題,僅負責巴黎市區及大巴黎地區治安的巴黎警察總局動用的警力就從一開始計劃的1500人增加到2800人。在各國政要陸續抵達的幾天里,連接巴黎市區、布爾歇及戴高樂機場的一號高速公路封閉。巴黎警察總局重新規劃展覽中心附近的道路,保證開往會場的車輛必須經過特別的安全檢查口。此外,還留出給領導人進出的專用車道。
據法國媒體報道,法國為氣候大會的安保工作投入8000萬歐元。提到布爾歇,很多人都會想到兩年一屆的“巴黎 —布爾歇國際航空航天展覽會”。航空展時安保措施就非常嚴,甚至在一定范圍屏蔽手機信號,而氣候大會期間更是嚴上加嚴。《環球時報》記者在大會期間看到,所有進入會場的小車要查看底盤,行人通過要經過兩次金屬探測安檢。一位負責安保的警官告訴記者,防范恐怖分子是頭等大事。會場內的安檢、安保主要由私人保安公司負責,同時有大量便衣警察參與,特別是當有國家領導人出席時,一定有法國“要人保衛局”的警察負責貼身安保。據法國《世界報》報道,美國總統奧巴馬與會時,光美國特工人員就有好幾百人,但法國“要人保衛局”還是增派了幾十人幫忙。
在今年夏天的歐洲杯足球賽期間,法國的安保措施主要集中在賽場周邊以及球迷集會區。在對進入賽場或集會區的人進行安檢時,主要檢測是否攜帶金屬或其他危險物品。對進出和停靠車輛的檢查也是重中之重。如法蘭西大足球場周邊有賽事時不能停靠車輛,連道路都被封住。行人必須走很遠的路進入賽場,安檢口也設在離進口100米開外的地方,這些舉措都是為防止“人體炸彈”引爆。
為防止“7·14”尼斯卡車恐襲的悲劇重演,法國警方吸取教訓,有大型活動時封閉道路、使用各種障礙物不讓車輛靠近活動現場。《環球時報》記者前不久去戛納看海濱焰火晚會,當地警方就用大型垃圾車堵住相關大道。除了“拒絕”車,法國在舉辦歐洲杯期間,還拒絕國外的足球流氓入境,在氣候大會時也曾拒絕一些涉嫌鬧事的非政府組織人員入境。▲
環球時報2016-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