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王偉
韓國企劃財政部28日表示,韓國政府決定重啟韓日貨幣互換協議談判。韓媒分析稱,韓日貨幣互換協議可能對因為“薩德”而惡化的中韓關系,形成新的負面影響,據韓聯社28日報道,韓國和日本27日在首爾舉行財長會議,就重新啟動韓日貨幣互換協議相關談判達成了協議。但韓日財長會議召開兩天前,韓國政府曾表示此次會議不會討論韓日貨幣互換協議,有輿論質疑政府突然改變立場。
對此,韓國企劃財政部表示,英國決定脫歐后,國際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繼續加大,且美聯儲的加息預期升溫,種種因素促使韓日重啟貨幣互換協議談判。
貨幣互換協議指的是在發生緊急情況時,雙方用本國貨幣向對方換取美元或對方國家貨幣。2001年7月,韓日首次簽署貨幣互換協議,規模為20億美元。到2011年10月,韓日貨幣互換協議規模增加到700億美元。但2012年8月韓國時任總統李明博登獨島后兩國關系降溫,韓日沒有續簽2012年10月,以及2013年7月到期的貨幣互換協議。2015年2月,韓日終止規模達100億美元的韓日貨幣互換協議,持續14年的貨幣互換合作畫上句號。目前韓國共對外簽署1200億美元的貨幣互換協議,其中中國所占比例最大,為560億美元。
《首爾經濟》28日報道稱,此次韓日貨幣互換協定對韓國而言或是雙刃劍。實際上韓日貨幣協議的金融效果并非外界想象那么大,去年韓日貿易額僅714億美元,為全球金融危機(2009年)后最低值。韓國延世大學經濟學教授金正植認為,中國出于與韓國經貿關系考慮,不會因為“薩德”全面制裁韓國,而韓國對日本主動伸出“強化金融合作之手”則有對華示警的意味。▲
環球時報2016-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