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人:賈翠英 藺義迪 何 蘭 滕 輝 王 巖 宋運娜
齊齊哈爾市衛生監督體系研究
經驗人:賈翠英 藺義迪 何 蘭 滕 輝 王 巖 宋運娜
目的 了解齊齊哈爾市衛生監督機構人力資源配置的現狀,發現人員配置中存在的問題,針對現有問題提出解決方案。方法 采用網絡查詢,問卷調查,專家訪談的方法,對齊齊哈爾市七區九縣的衛生監督所人力資源現狀進行調查,比較不同機構人員配置情況:單位性質、人數、年齡結構、學歷水平、職稱現狀等方面的差異,分析人力資源配置中存在的問題。結果 齊齊哈爾市衛生監督機構人力資源數量達標率是52.3%;平均學歷水平是專科。討論 進一步加強衛生監督隊伍建設;衛生監督機構編制不足,建議充分利用現有定編并擴大編制數量。改善年齡結構,調整性別比例,提高人員專業素質,積極鼓勵衛生監督工作人員外出學習,進修,加大政策性獎勵。
2013年3月批準的《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和《國務院關于機構設置的通知》(國發[2013]14號)以來,食品安全和職業衛生職能得到調整,削弱了公共衛生監督機構職能。齊齊哈爾市公共衛生監督人員結構得到新的調整,同時面臨新的挑戰。人員素質結構趨于良好。初步形成了合理的人員流動機制。人員學歷教育和培訓工作穩步推進。但是與2010年7月底制定的《衛生監督機構績效考核實施意見》(試行)中,對公共衛生監督機構人員要求還有一定差距。
問卷調查法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對齊齊哈爾市所屬的七區九縣進行問卷調查主管當地公共衛生監管公共的工作人員,問卷的內容:從業人員管理性質、在職人員數、人員工作性質、從事崗位、專業技術職稱、學歷、專業、年齡、參加培訓情況、人員變動情況。
現場調研的方法
本次調研了齊齊哈爾市所屬的七區九縣綜合運用焦點小組討論法,廣泛收集調研小組對衛生監管體系建設及發展的看法和意見。
本次調研問卷的回收情況
共發放調研問卷16份,其中現場訪談24人次,其中。

表1 調查問卷回收情況
因為本次調查得到了齊齊哈爾市衛生監督所領導的大力支持,對齊齊哈爾地區的市區、縣級進行了相關的調查,得到調查表的回收率為百分之百。
不同級別和地區衛生監督機構不同編制性質人員構成
本次調查針對齊齊哈爾下屬的七區九縣及其齊齊哈爾市衛生監督所進行調查,各個衛生監督所都隸屬于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均在2003年下半年相繼成立,屬于全額事業單位,機構的行政級別均是副科級。
人員數量情況(見表2)
人員素質情況
年齡:齊齊哈爾市不同地區衛生監督人員年齡普遍偏大,特別是西部在職人員平均年齡達到50.2歲,年齡結構并不合理,

表3 齊齊哈爾市2016年不同級別和地區衛生監督機構在職人員平均年齡(歲)
學歷:2016年齊齊哈爾市不同地區,大專學歷的人員比例最多,特別在縣級衛生監督機構反映比較明顯,具有專科/高職的在職工作人員占80.4%,中部區級地區人員學歷水平相對較高研究生占2.6%,大學本科占46.1%。全市來看,衛生監督機構在職工作人員學歷水平不高,有待進一步提高。
專業:除了公共衛生,醫學相關專業外,其他專業如:法律、計算機、管理、會計等相關專業人才引入。
目前,公共衛生、中醫等醫學相關專業人員比例為75.3%;除此以外,法律專業專業人員比例為12.1%,管理專業專業人員比例為8.8%,其他專業專業人員比例為6.6%。
醫學相關專業的人員比例要低于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但是齊齊哈爾市的比例相對較高。而法律和其他非醫學類專業人員比例也比較高,多專業人才的引進有利于提高衛生監督機構在實際工作運行中的工作效率,廣納賢才使衛生監督體系運行更加合理,使執法行為更加規范。

表2 2016年齊齊哈爾市不同地區市、縣級衛生監督機構在崗人員數量情況

表4 齊齊哈爾市2016年不同級別和地區衛生監督機構不同學歷人員構成情況

表5 齊齊哈爾市2016年不同級別和地區衛生監督機構人員專業構成情況
從事崗位:在職從事一線衛生監督的人員最多,其次行政管理,比較合理,有利于衛生監督公共持續穩定發展。
齊齊哈爾市衛生監督機構在職職工從事崗位中有一線衛生監督、行政管理、后勤、后勤兼衛生監管。全市平均從事一線衛生監督人員比例為:75%,行政管理人員在占的比例為15.8%,從事后勤人員占的比例為:6.3%。其中西部地區從事一線衛生監督人員比例最高達到85%。齊齊哈爾市衛生監督所中從事行政管理的工作人員比例為27.9%。
性別比例:全市從事衛生監督工作人員性別比例男性對于女性,相差不大,總體趨于合理。
齊齊哈爾市衛生監督從業人員平均男性比例為58. 2%,女性為41.8。其中,東部區級差距最大,男性占80.9%,女性占19.1%。需要調整用人計劃,有針對性的改善機構的從業人員的性別比例。

表6 齊齊哈爾市2016年不同級別和地區衛生監督機構在職職工從事崗位情況

表7 2016年齊齊哈爾市不同級別和地區衛生監督機構在職職工男女比例情況
衛生監督機構人力資源變化情況
各地區機構均表現為凈流入;以同級調動為主,上調多于下調; 引起變動的原因除了機構改革導致的被動流動外,有大量人員流入其他相關醫療機構或深造學習;本科和專科學歷人員增加較多,研究生有少量進入,高級職稱人員較多; 各類專業人員均增加,非醫學專業人員增加較多。
衛生監督人員學歷教育和培訓情況
專科學歷教育人數居多,本科學歷次之,遠遠高于中專和研究生教育人次; 培訓以專業知識,其次是執法基礎培訓和職業道德素質;以《2005-2010年全國衛生監督員教育培訓規劃》中規定的為參考標準,認真落實,積極提高在職人員基礎知識培訓和職業道德素養。
存在問題
按照衛生部關于衛生監督體制改革與建設相關文件,要求轄區內每萬人常住人口配備1~1.5名衛生監督人員。齊齊哈爾市衛生監督機構的人員配備明顯不足,最高的數值是齊齊哈爾市的區人員配備情況每萬人0.776人,西部縣區人員配備情況每萬人0.267人。衛生監督人員的平均年齡達到46.1歲,人員年齡相對較大,影響制約了行業的發展,需要更多新鮮的年輕的力量加入。人力資源學歷多集中在專科、本科水平,高學歷的人員較少,全市只有2名人員,還有部分具有初高中學歷人員,及其需要進行行業的培訓,提高人員專業素質。性別比例基本合理,部分地區男性較多。
建議和對策
1.廣納賢才
從多方面,多個角度采取措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提高衛生監督機構人員的福利待遇,為吸引人才做到適當的政策性傾斜,采取有效的人員績效考核機制、激勵機制,能者多勞,多勞者多得。
2.加大培訓力度
針對目前齊齊哈爾市衛生監督機構從業人員普遍學歷不高的特點,積極組織人員培訓學習,可以采取多種方式:網絡授課,短期培訓,長期進修承認教育等相結合。提高人員職業素養、業務水平和法律知識。達到我國公共衛生監督保障機制要求和衛生監督員人力配置標準,使監督任務和人員素質及能力相匹配。
DOI:10.3969/j.issn.1001-8972.2016.06.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