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昕
程序具有內在價值和外在價值,而程序正義則體現了程序的內在價值,其衡量標準主要有:公開性、平等性、中立性以及科學性,程序正義對實現人權以及保障人權具有關鍵意義,可以促進法律的遵守和實施,利于法制的完善和進步。
關鍵詞:程序正義;價值;分析
法律程序是衡量法制文明程度的重要標準,羅爾斯曾經指出,法制程序是體現正義的重要前提,而法律程序的公正程度以及正義性,則決定了法治是否可以實現。當前,在我國法治建設以及和諧社會建設的進程中,樹立正確的程序觀念具有重要意義[1]。
程序是法律制度關鍵組成部分之一,其具有內在價值和外在價值,其中內在價值主要指不依靠判決結果,無法促進判決精準性也要維護的價值[2],例如參與價值、尊嚴價值以及正義價值;而外在價值主要指程序對社會福利、安全以及正義等結果產生有效以及有用的價值。因此,正義是法律的理想和目標,同時也是程序需要具備的重要品質。
1.2程序正義
羅爾斯認為,程序正義主要包括三種:純粹正義、不完善正義以及完善正義[3],其中,純粹正義是一種公平或者正確的程序,結果是公平而正確的,其最明顯的特點是:純粹正義是判決結果正確與否的重要標準;不完善正義的主要特點是:判斷一種結果的正確性出現獨立標準,但是卻沒有能夠保證實現它的程序;完善正義具有兩個明顯特點:第一,對公正有獨立的判斷標準;第二,可以設計出確保實現公正以及正義的程序。
科學性主要指程序設計一定要符合理性,做出的結論和判斷要以明確、可靠以及確定的事實為基礎。只有科學的程序才可以做出公正以及合理的判決,假若程序不科學,那么通過程序所做出的判決也難以確保其正確性和公正性,因此,想要實現審判的公正性,科學的程序是保證和前提,如果沒有科學的程序,就無法實現審判的公正。
中立性主要是指在發生爭議后,裁判者要保持無偏袒以及超然的態度,不對參與的任何一方帶有歧視以及偏見。中立是司法程序正常運行的關鍵基礎,同時也是確保判決公正的重要前提。在訴訟程序中,對問題具有判斷權的裁斷者,要保持無私以及中立的地位,不持有偏見以及與訴訟雙方沒有利益關系,這樣才能公正以及公平的處理案件。與案件有關的任何人不能參與或者審理案件。魯本斯曾經指出,當法官在審理案件中,如果被任何壓力以及外部權勢所影響,那么法官就沒有存在的意義,具有判決權的法官,在做出判決的過程中,哪怕被微小的其他意識所影響,那么他就不具備成為法官的資格[3]。
平等性主要是指裁判者要平等對待參與雙方,對參與雙方而言,不能因為社會地位、性別以及年齡等因素,在訴訟中受到不公平以及歧視的待遇。首先,在法律面前每個人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不能出現專斷、偏袒以及操縱程序的行為;其次,公平對待所有要求,避免出現道德上的硬性排隊,例如采用抽簽這種方式,要比排隊更容易被人們接受,原因在于抽簽可以綜合考慮每個人的要求,也就體現了明確的平等性。
公開性是任何正義程序的基礎要求和標準,公開主要是指在案件審理過程中,除了一些法律規定不能公開審理的特殊案件和條件外,都要進行公開審理,既要對訴訟參與人以及當事人公開程序中的判決標準和規則,對參與人來說,這些標準和規則必需是透明、公開的。強化正義程序的公開性,可以強化法官的公正心以及責任感,保證審判的正義和公正,因此,如果審判不公正,那么來自公眾以及輿論的壓力可以糾正這種錯誤。同時,強化正義程序的公開性,也可以讓參與者清楚理解自己為什么沒有得到審判的利益,即使對程序結果不滿意,但是迫于規則的公開性,也會做出妥協的決定。
首先,程序正義可以保障我國公民的制度自由以及基本權利,可以防止公共權利的專橫行使以及恣肆擴張,同時,還可以保證公共權利的正當以及合理使用,排除權利在正當以及合理使用中遇見的障礙,為公民的權利自由提供制度保證;其次,程序本身就代表了一種民主,可以強化公民的自主意識以及權利意識,公民可以通過程序制約、監督法官的不合理行為,防止腐敗和權利濫用情況的出現,公民在不信任法官的基礎上,程序正義可以起到有效的制約作用,因此,在審判過程中,保證程序的公正以及正義,能夠杜絕司法腐敗的情況出現;最后,體現了人文精神和人文理念,程序正義將每個參與個體都看做一個有尊嚴、有人格以及有價值的人,對實現人權具有關鍵意義。
首先,獲得平等對待和勝訴是當事人的愿望,兩者是獨立的關系,當事人希望法官做出符合自身利益以及公正的裁斷,同時也期盼獲得平等影響以及平等參與裁斷的機會,如果當事人覺得受到審判不公平,那么執行判決就比較困難;其次,程序正義可以消除以及緩解社會矛盾,如果社會矛盾進入法律程序,那么矛盾雙方的怒氣、怨氣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避免矛盾爆發而對社會帶來的危害和破壞,維護良好的法律秩序和社會秩序。
人類社會是先有交涉,然后才形成交涉所需要遵守的規則,先有程序法,然后才有實體法。當前社會生活不斷變化、豐富多彩,人們的能力以及認識有限,實體法不可能完美無缺,隨著時代的進步,其滯后性以及周延性日趨明顯,因此,為了突破法律的局限性,法官要具有自由裁量權,而如何規范自由裁量權,則是程序正義的重要意義。因此,程序正義可以促進法制的健全和完善。
在我國倡導法制社會的今天,弘揚程序正義的意義和價值對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推動意義。法治是社會進步的結晶,同時也是促進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是人類自主選擇的生存方式,是一種統治形式,法治的關鍵是以法治吏、以法治權、行政法治,而法律程序是在行使權力過程中,應該遵循的規定、權限、時限、步驟、方法以及方式,因此,程序正義是法治的關鍵要求,同時也是法治的重要品格。
[1]陳瑞華. 程序正義的理論基礎——評馬修的“尊嚴價值理論”[J]. 中國法學,2000,03:145-153.
[2]陳瑞華. 論程序正義價值的獨立性[J]. 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學院學報),1998,02:23-29.
[3]姜素紅. 程序正義及其價值分析[J]. 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01:102-106.
[4]汪東升. 沉默權的程序正義價值探究[J]. 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3:33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