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 龍,李 軍,杜 波,蘭友興
(貴州省安順市人民醫院耳鼻喉科 561000)
?
·經驗交流·
鼻竇內窺鏡治療老年慢性鼻竇炎患者的臨床效果分析
柴龍,李軍,杜波,蘭友興
(貴州省安順市人民醫院耳鼻喉科561000)
目的觀察應用鼻竇內窺鏡治療老年慢性鼻竇炎患者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該院2012年4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98例慢性鼻竇炎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9例,觀察組應用鼻內鏡鼻竇手術治療,對照組使用傳統經鼻外徑路手術治療。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效果、恢復時間,是否復發且記錄治療過程中是否出現不良反應。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95.9%,對照組總有效率77.5%,觀察組總有效率比對照組高(P<0.05)。觀察組復發率為2.04%(1/49),對照組復發率為22.45%(11/49)。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6.1%,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22.4% (P<0.05)。結論應用鼻內鏡鼻竇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鼻息肉療效顯著。
鼻內鏡鼻竇手術;慢性鼻竇炎;治療結果
慢性鼻竇炎是由于鼻部局部炎癥遷延未愈或局部變態過敏反應導致的一種慢性炎癥,高發人群為中老年人,該病在我國近年來發病率一直呈上升趨勢[1]。臨床治療慢性鼻竇炎一直沒有有效的根治方法,由于其發病影響因素眾多,例如個體鼻腔狹窄及鼻腔形狀等,是目前面臨的困境[2]。傳統經鼻外徑路手術治療方法術后較易復發,今年來隨著內鏡手術技術日益進步,開始采用鼻內鏡鼻竇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已在小范圍內實行,療效良好[3]。本文選取本院2012年4月至2014年11月收納的98例慢性鼻竇炎患者,探討應用鼻內鏡鼻竇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鼻息肉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本院2012年4月至2014年11月收納的98例慢性鼻竇炎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9例。觀察組49例,男26例,女23例,年齡59~79歲,平均(68.3±6.4)歲;對照組49例,男21例,女28例,年齡63~73歲,平均(67.8±6.9)歲。所有受試者均有鼻塞、膿涕癥狀,其中同時伴發73例頭痛,42例嗅覺障礙患者。其中Ⅰ型1期8例,2期16例,3期31 例;Ⅱ型1期24例,2期11例,3期5例;Ⅲ型9例。觀察組及對照組在常規檢查后基本一般資料如年齡、性別、血脂、血糖、文化程度、入院時臨床資料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受試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研究人員合格通過醫院研究內容培訓考核。納入標準[4-5]:(1)患者均經病理學檢查確診為慢性鼻竇炎。(2)排除短期內并發急慢性感染、患有嚴重心肺基礎性疾病的患者。(3)入院近3個月內未并發急慢性感染,未使用抗血小板藥物,無出血或輸血史。(4)排除入院時伴有循環衰竭患者。(5)既往無高血壓史,無過敏史或具有過敏體質。
1.2方法
1.2.1治療方法術前兩組患者均充分做好術前準備,進行相應的維生素等營養補充,做好營養支持,并控制好患者血脂血壓及基礎型疾病。在術前做CT等影像學檢查判斷患者鼻竇內炎癥部位情況,觀察是否已經形成鼻息肉。準備完全后對兩組患者均實行全身麻醉。對照組慢性鼻竇炎患者,使用傳統的經鼻外徑路的手術治療方法(列入的慢性鼻竇炎包括鼻竇,未選取蝶竇),術后每日均靜脈滴注抗生素。觀察組慢性鼻竇炎患者,應用鼻內鏡鼻竇手術治療。具體手術方法:先切除鼻部息肉等異物,在鉤突前下緣作弧形開口,切除鉤突后打開病灶所在竇口。 在手術中注意盡可能保留鼻甲組織,對于鼻甲部位有肥大及息肉的病變患者,進行中鼻甲成形。矯正術中鼻中隔有偏離彎曲的患者。
鼻內鏡手術后,注意患者均需填充膨脹海綿于鼻腔內48 h。按照患者病變類型不同注意不同護理要求:Ⅰ型患者要進行鼻竇開放。Ⅱ型患者要進行前后組篩竇和額竇開放,并擴大其上頜竇。Ⅲ型患者要進行勸阻鼻竇開放。術后3個月內均需要應用類固醇類的藥物噴霧劑,定期復查,醫囑患者密切觀察自己是否出現復發癥狀,若有應及時就醫。隨訪至患者手術部位竇腔黏膜完全上皮化。
1.2.2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效果、恢復時間,是否復發且記錄治療過程中是否出現不良反應。
1.2.3療效判定標準[6](1)無效:患者臨床癥狀,鼻塞流涕等表征無改善跡象,無明顯變化,內鏡檢查顯示鼻竇內竇口并未開放或狹窄,周圍黏膜上皮仍存在或形成息肉組織,周圍黏膜上皮滲出大量膿性分泌物。(2)有效:患者臨床癥狀,鼻塞流涕等表征部分改善或者緩解,但未完全消失,內鏡檢查顯示鼻竇內竇口開放,但周圍黏膜上皮仍存在局部水腫或有肉芽組織,少量膿性分泌物。(3)顯效:患者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改善,鼻塞流涕等表征均消失,內鏡檢查顯示鼻竇內竇口開放理想,周圍黏膜上皮無膿性分泌物。

2.1兩組患者療效對比觀察組總有效率(95.9%)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77.5%),二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18,P<0.05),見表1。

表1 組慢性鼻竇炎患者療效對比(n=49)
2.2兩組患者術后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觀察組復發率為2.04%(1/49),對照組復發率為22.45%(11/49)。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6.1%,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22.4%,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及復發率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33,P<0.05),見表2。

表2 兩組慢性鼻竇炎患者術后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n=49)
慢性鼻竇炎是臨床常見高發的慢性疾病,病灶主要侵犯鼻竇及鼻腔,導致鼻塞、膿涕癥狀,部分患者伴發頭痛,嗅覺障礙等[7-9]。中老年患者病情較重且病程多較長,Ⅱ型或Ⅲ型的較多,鼻塞、嗅覺障礙是最主要的臨床癥狀。本研究選取的兩組患者年齡均較大,屬于老年人范圍。老年人慢性鼻竇炎特點在于老年人血管彈性差,血管硬化增生,易遺留術后瘢痕,且長年慢性鼻竇炎致使鼻腔大量息肉增生會使術中大出血風險大大增加,且老年患者多并發有一定程度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均會增加術中出血量,導致手術難度與風險度大增。故在鼻內鏡手術去除竇腔內病灶組織,保持鼻腔內部空氣流通順暢,重建腔內結構,達到治療慢性鼻竇炎的基本前提條件需要術前10~14 d開始用藥包括抗生素、促黏液排出藥物等減輕病變的炎癥程度,減少術中出血,最大程度的留存鼻甲結構及竇腔內黏膜上皮組織,有利于病變部位的愈合及手術切口等自愈,提高局部黏膜自身免疫防御機制,減少復發的可能性。
本文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95.9%,對照組總有效率77.5%,觀察組總有效率比對照組高 (P<0.05)。觀察組復發率為2.04%(1/49),對照組復發率為22.45%(11/49)。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6.1%,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22.4%,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及復發率比對照組低(P<0.05)。這說明鼻內鏡手術治療的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且患者對鼻內鏡手術治療的耐受度高,術后不良反應及復發率均大幅度降低。吳蔚[10]報道鼻內鏡手術治療的研究組治愈率為97.6%,隨訪半年內僅復發3例,與本文結果近似。雖然鼻內鏡手術臨床選擇優勢明顯,是目前治療慢性鼻竇炎的最佳手術選擇,但該手術需要臨床醫師技能熟練,熟悉鼻竇及鄰近重要組織的解剖學位置聯系,才可更好地實行手術。朱小燕等[11]報道鼻內鏡手術內鏡污染率較高,手術過程中需時刻注意清除視野的血液及分泌物等,否則會嚴重影響手術療效。故在日后手術操作中應謹慎進行鼻內鏡手術,注意手術每一個細節步驟,才可更好的提升其臨床療效。
綜上所述,應用鼻內鏡鼻竇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鼻息肉療效顯著,明顯改善患者鼻竇炎臨床表征,術后住院時間短,恢復快,復發病例少,其臨床選擇優勢較高,無嚴重不良反應,值得推廣應用。
[1]榮開春.慢性鼻竇炎及其發病因素[J].職業與健康,2007,23(21):1980-1982.
[2]Wang X,Kim J,Mcwilliam SR,et al.Increased prevalence of chronic rhinosinusitis in carriers of a cysticfibrosis mutation[J].Arch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05,131(3):237-240.
[3]Goetzel RZ,Hawkins K,Ozmin Kowski RJ,et al.The health and productivity cost burden of the“top 10”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conditions affectingsix large US employer in 1999[J].J Occup Environ Med,2003,45(1):5-14.
[4]芮永偉.鼻竇內窺鏡手術治療鼻竇炎鼻息肉250例探討[J].吉林醫學,2011,32(25):5294-5295.
[5]He JM,Yf G.Endoscopic surgery of chronic sinusitis andnasal polyps[J].Pract Med Tech,2013,14(27):3763-3764.
[6]陸漢強,程雷.慢性鼻-鼻竇炎和鼻息肉的治療新進展[J].中國中西醫結合耳鼻咽喉科雜志,2009,17(1):56-58.
[7]蔡燕. 鼻內鏡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鼻息肉100 例療效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15) :180.
[8]闕運龍,李健祥.慢性鼻竇炎與鼻腔病變的關系探討[J].醫學臨床研究,2007,24(12):2187-2189.
[9]李桂榮,張方君.鼻內鏡下治療老年慢性鼻竇炎、鼻息肉的療效分析[J].吉林醫學,2014,35(35) :7918.
[10]吳蔚.鼻內鏡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藥科學,2014,4(8):167-168,190.
[11]朱小燕,鄒恒英.鼻內鏡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的臨床療效及其與臨床分型的關系[J].中國內鏡雜志,2012,18(1):92-94.
柴龍(1965-),碩士,副主任醫師,主要從事臨床頭頸外科研究。
10.3969/j.issn.1671-8348.2016.13.040
R765.2
B
1671-8348(2016)13-1839-03
2015-11-24
2016-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