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玉玲 黃華峰(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第二人民醫院內科 珠海519060)
●診療經驗●
舒血寧聯用尼莫地平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的療效分析
羅玉玲黃華峰
(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第二人民醫院內科珠海519060)
目的:對舒血寧聯用尼莫地平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的臨床療效進行探析。方法:選取2014年10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患者8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0例,對照組采用三磷酸腺苷+輔酶A+尼莫地平治療,觀察組采用舒血寧+尼莫地平治療,對比兩組的臨床療效。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5.0%,遠高于對照組的37.5%,組間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觀察組患者的左椎動脈、右椎動脈以及基底動脈等動脈的血流速度明顯快于對照組,差異性顯著,P<0.05。結論:舒血寧聯用尼莫地平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的臨床療效較為理想。
眩暈;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舒血寧;尼莫地平;臨床療效
1.1一般資料選取2014年10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患者8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0例,其中對照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齡50~75歲,平均年齡(62.6± 2.4)歲;觀察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齡50~78歲,平均年齡(61.3±2.7)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經統計學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存在可比性。全部患者均符合神經病學中的診斷標準[3],知情同意書均經過醫院委員會進行審核通過。
1.2方法對照組采用三磷酸腺苷+輔酶A+尼莫地平(國藥準字H20003010)進行治療,將40 ml的三磷酸腺苷、100 U的輔酶A與500 ml的低分子右旋糖酐相混合,靜脈滴注,1次/d,同時給予尼莫地平,40 mg/次,3次/d,口服;觀察組患者使用舒血寧(國藥準字Z23022003)+尼莫地平進行治療,將10 ml的舒血寧注射液與250 ml的生理鹽水相混合,靜脈滴注,1次/d,同時給予患者尼莫地平,用法及用量與對照組一樣。
1.3療效判定標準痊愈:臨床癥狀消失,經顱多普勒(TCD)檢查椎基底動脈血流速度符合正常數值;有效:臨床癥狀明顯減輕,TCD檢查椎基底動脈血流速度得到明顯改善;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眩暈等改善不明顯[3]。
1.4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數據以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觀察組與對照組的臨床治療效果對比治療后,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0%,遠高于對照組的37.5%,組間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1。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的治療總有效率對比[例(%)]
2.2觀察組與對照組的椎基底動脈血流速度對比治療前,兩組患者的左椎動脈、右椎動脈以及基底動脈的血流速度未見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左椎動脈、右椎動脈以及基底動脈等動脈的血流速度明顯快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觀察組與對照組的椎基底動脈血流速度對比(cm/s,)

表2 觀察組與對照組的椎基底動脈血流速度對比(cm/s,)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差異顯著,*P<0.05;與治療前比較,差異顯著,#P<0.05。
組別 n 時間 左椎動脈 右椎動脈 基底動脈對照組觀察組40 40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34.27±6.58 37.25±7.25 35.35±5.95 43.90±4.98*#33.89±4.87 38.47±5.85#34.74±5.97 43.93±4.22*#42.56±6.15 46.51±5.66#42.39±5.61 52.81±3.67*#
椎基底動脈性眩暈是臨床治療中的一種常見疾病,集中發病于中老年群體,臨床癥狀多樣,治療該病的關鍵是消除患者椎基底動脈的壓迫、降低血液黏度與擴張血管[4],以提高患者的臨床療效,改善患者的預后。尼莫地平[5]是一種具備良好選擇性、可擴張血管的鈣離子拮抗劑,對患者細胞中的鈣離子可進行調節,維持細胞的正常功能,對缺血性腦細胞發揮保護作用,能有效緩解患者的腦血管痙攣與基底動脈收縮,極大改善患者的腦循環;舒血寧注射液[6]主要是由從銀杏葉中提取出的成分制作而成的,主要成分為白果內酯、銀杏內酯、銀杏黃酮苷等,可調節血管張力,降低血管壁的通透性,清除自由基,改善患者椎基底動脈的血流速度,減輕患者腦組織受到的損害,提高腦細胞的代謝功能。
本研究中以80例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患者為研究對象,治療后,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0%,遠高于對照組的37.5%,組間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觀察組患者的左椎動脈、右椎動脈以及基底動脈等動脈的血流速度明顯快于對照組,差異性顯著,P<0.05,與陳福生等[7]的研究結果極為相似。綜上所述,舒血寧聯合尼莫地平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不僅能夠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臨床療效,而且能明顯改善椎基底動脈的血流速度,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曾凡波.舒血寧聯用尼莫地平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09,11(21):14-15
[2]李紅梅,朱穎.舒血寧注射液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臨床觀察[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中醫臨床版),2009,16(4):31-32
[3]黨春偉,榮陽,榮根滿.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的特征和影像學診斷與臨床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5,13(11):96-97
[4]潘敏娟,楊威英,胡泉.丹紅注射液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的臨床觀察[J].四川醫學,2012,33(10):1798-1799
[5]張池美,劉振琪,卞秀娟,等.舒血寧聯合法舒地爾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療效觀察 [J].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15,36(2): 100-101
[6]石娓霞,張百祥.舒血寧聯合倍他司汀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28):32
[7]陳福生.舒血寧注射液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療效觀察[J].中外醫療,2011,30(24):88
R441.2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6.01.031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VBI)指的是椎基底動脈系統出現血液循環性障礙[1]。近幾年,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的發病率逐年上升,且有年輕化的趨勢,由于該病遷延不愈、反復發作,增加了患者急性腦血管病變的發病率,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病情的反復發作會導致患者的枕葉、小腦或者是腦干梗死[2],后果極為嚴重。筆者以舒血寧聯用尼莫地平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取得了理想的臨床療效。現報告如下:
2015-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