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爭到2020年實現“班車到村”
交通部近日印發《“十三五”交通扶貧規劃》。《規劃》提出,力爭到2020年,貧困地區全面建成“外通內聯、通村暢鄉、班車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運輸網絡,總體實現“進得來、出得去、行得通、走得暢”。
根據《規劃》,“十三五”期,交通扶貧脫貧攻堅將重點實施骨干通道外通內聯、農村公路通村暢鄉、安全能力顯著提升、“交通+特色產業”扶貧、運輸場站改造完善、水運基礎條件改善、公路管養效能提高和運輸服務保障提升等八大任務。支持貧困地區建設1.6萬公里國家高速公路和4.6萬公里普通國道,實現貧困地區國家高速公路主線基本貫通,具備條件的縣城通二級及以上公路;力爭提前1年完成托底性的建制村通硬化路建設任務,解決貧困地區2.45萬個建制村、2.1萬個撤并建制村通硬化路,等等。
“十三五”期間,加快基礎設施建設仍是交通扶貧的首要任務,提升運輸服務水平是交通扶貧的落腳點,推動交通運輸可持續發展是交通扶貧的迫切要求。
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
未來5年,建成10個海外科教基地
8月11日,教育部印發了《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行動》提出,未來3年,中國每年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公派留學生2500人;未來5年,建成10個海外科教基地,每年資助 1 萬名沿線國家新生來華學習或研修。
《行動》設計了“教育行動五通”,作為基礎性舉措:加強教育政策溝通;助力教育合作渠道暢通;促進沿線國家語言互通;推進沿線國家民心相通;推動學歷學位認證標準連通。《行動》還設計了“四個推進計劃”,作為支撐性舉措:實施“絲綢之路”留學推進計劃;實施“絲綢之路”合作辦學推進計劃;實施“絲綢之路”師資培訓推進計劃;實施“絲綢之路”人才聯合培養推進計劃。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教育加強合作、共同行動,既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又為共建“一帶一路”提供人才支撐。
合力引導企業創新管理提質增效
將研究建立企業評價指標體系
工信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等11個部門8月11日印發《關于引導企業創新管理提質增效的指導意見》,鼓勵企業通過降低成本、創新生產經營模式和質量管理方法等,實現管理增效和創新增效,提升發展質量,增強競爭力。
《指導意見》提出,要引導企業通過加強成本管理和控制、強化資源能源集約管理、加強質量品牌管理和風險管理等措施,全面管控生產經營成本,積極延伸產業鏈,拓展發展新空間。為此,工信部等相關部門將組織開展企業管理創新總結推廣等活動,加強示范推廣。同時,還將研究建立企業評價指標體系,引導企業對照標桿查找出差距和薄弱環節,加以改進。
這既是企業有效控制成本、提高生產效率的迫切要求,也是應對當前經濟下行壓力、穩增長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