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利民,李凌云
(上高縣人民醫院檢驗科,江西 上高336400)
血清降鈣素原在兒科感染性疾病中的應用探討
羅利民,李凌云
(上高縣人民醫院檢驗科,江西 上高336400)
目的 探討血清降鈣素原(PCT)檢測在兒科感染性疾病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將109例確診為感染性疾病患兒作為觀察組,選取同期到我院作健康體檢兒童40例作為對照組,檢測兩組患兒血清降鈣素原水平。結果 觀察組患兒血清降鈣素原陽性率高于對照組,重癥感染患兒血清降鈣素原陽性率高于局部感染和病毒感染患兒,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血清降鈣素原檢測對兒科感染性疾病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可作為細菌感染的診斷指標。
血清;降鈣素原;感染性疾病;應用
感染性疾病是兒科的常見病、多發病。兒童因身體各器官尚未發育成熟,免疫力差,抵抗力低,極易受到各種病原體的侵擾。早期感染性疾病無特異性臨床癥狀,早期診斷有一定困難[1]。在沒有明確診斷之前就經驗性用藥,往往會造成抗生素濫用和細菌耐藥性的產生[2]。在臨床工作中,選擇靈敏度高、特異性好的檢測指標進行檢測,以支持兒科感染性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就顯得極為重要。自1993年Assicot等首次報道血清降鈣素原與細菌感染有關以來,PCT被國內外學者認為是一個具有高特異性和敏感性的全身感染性炎癥的早期診斷標志物[3],其作為一個新的炎癥指標,廣泛應用于感染性疾病的診斷和鑒別診斷。本文從109例確診為感染性疾病患兒資料入手,作一回顧性的分析和總結,旨在探討PCT檢測在兒科感染性疾病中的應用價值,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2015年6月1日至2016年3 月31日我院收治的109例感染性疾病住院患兒作為觀察組,男56例,女53例,年齡3個月~12歲,平均年齡(4.8±2.1)歲。其中重癥感染22例,包括敗血癥12例,重癥細菌性肺炎10例;局部感染56例,包括支氣管肺炎30例,急性扁桃體炎16例,細菌性腸炎10例;病毒感染31例,包括輪狀病毒腸炎17例,病毒性肺炎14例。以上所有病例均符合《實用兒科學》第5版診斷標準。選取同期作健康體檢兒童40例作為對照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6個月~11歲,平均年齡(4.5±1.8)歲,排除炎癥、感染、膿毒血癥和器官衰竭等相關疾病。兩組患兒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儀器和試劑由北京熱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的上轉發光免疫分析儀及其原裝配套降鈣素原定量測定試劑。
1.3檢測方法患兒入院時以分離膠/促凝劑管靜脈采血2ml,對照組體檢當天以分離膠/促凝劑管采集靜脈血2ml,分離血清,上轉發光法檢測PCT,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操作。PCT≥0.5μg/L為陽性。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109例感染性疾病患兒PCT陽性率為56.9%(62/109),對照組陽性率為5.0%(2/40),兩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又分為三組,各組患兒血清PCT陽性率均高于對照組,重癥感染組患兒血清PCT陽性率高于局部感染組和病毒感染組,該三組PCT陽性率分別為81.8%、60.7%和32.3%,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各組患兒血清PCT結果的例數分布及比較
降鈣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降鈣素的前肽物質,由116個氨基酸組成,分子量為13KD的糖蛋白,在體內外有很好的穩定性[4,5]。正常情況下,PCT由甲狀腺的C細胞產生,健康人血清PCT含量極低(<0.05μg/L)[6],其最早在膿毒血癥患者中檢出[7]。當機體發生感染或膿毒血癥時,其它實質性組織和細胞如肝臟、腎臟、白細胞等也可大量表達。在嚴重感染的早期,降鈣素原2~3h即可升高,6~12h達到頂峰,在48h內保持較高水平[8]。有研究發現,全身性細菌感染時,血清PCT水平異常增高[9],增高的程度與感染的嚴重程度及預后相關,而對無菌性炎癥和病毒感染無反應或僅有輕度反應[10]。相關研究顯示,PCT對膿毒癥、敗血癥等重癥感染具有非常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在診斷重癥感染上準確率非常高[11]。
本結果顯示,觀察組血清PCT陽性率為56.9%(62/109),對照組陽性率為5.0%(2/40),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PCT檢測在兒科感染性疾病中有較好的敏感性。觀察組中重癥感染病例PCT陽性率為81.8%,比局部感染陽性率60.7%和病毒感染陽性率32.3%要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徐強[12]、陳海燕等[13]報道的一致,比林丹珠等[14]報道的稍低。說明PCT在重癥感染病例和局部感染病例中有較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可作為細菌感染的診斷指標。
我們還發現,在本文的18例重癥感染陽性病例中,PCT水平升高明顯,PCT結果均>2.0μg/L,有14例水平介于2.0~10.0μg/L之間,4例>10.0μg/L,而局部感染陽性病例PCT水平多數在0.5~2.0μg/L之間,病毒感染陽性病例則多數略高于0.5μg/L的臨界值。說明PCT水平與細菌感染的嚴重程度相關,高濃度PCT反映患兒病情嚴重,預后不好,對于PCT>2.0μg/L的感染病例,應引起臨床的高度重視。
[1]陳麗.血清降鈣素原的檢測在兒科感染性疾病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5,10(8):107-108.
[2]袁玉濤,陳亞平,謝文俊.血降鈣素原檢測在兒科感染性疾病中的應用價值[J].福建醫藥雜志,2015,37(1):68-70.
[3]錢小軍,曾文新,邱志宏,等.聯合檢測內毒素、PCT、CRP及WBC對肺部革蘭陰性菌感染的診療價值 [J].實驗與檢驗醫學,2015,33(4):493-496.
[4]陳先春,劉婷,肖德俊,等.降鈣素原和內毒素檢測在診斷白血病化療后并發感染中的價值[J].實驗與檢驗醫學,2015,33(5):632-634.
[5]李小麗.血清降鈣素原檢測對兒科感染性疾病的臨床診斷指導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5,10(12):77-78.
[6]降鈣素原急診臨床應用專家共識組.降鈣素原(PCT)急診臨床應用的專家共識[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12,21(9):944-951.
[7]葉敏.血清降鈣素原檢測在肺部感染病原體鑒別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4,18(6):1007-1008.
[8]王潔,程茂良.PCT和全程CRP檢測在嬰幼兒肺炎早期診斷及預后的價值探討[J].實驗與檢驗醫學,2014,32(1):48-50.
[9]范士英,曹青.降鈣素原和超敏C反應蛋白對兒童感染性疾病的應用價值[J].河北醫藥,2012,34(13):2023-2024.
[10]石巖,張宏民,劉曄,等.降鈣素原在長期接受免疫抑制治療的重癥患者感染診斷中的作用 [J].中華內科雜志,2012,51(3):192-196.
[11]邱立志.血清降鈣素原的檢測在兒科感染性疾病中的應用[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8(5):143-144.
[12]徐強.在兒科感染性疾病中血清降鈣素原檢測的臨床價值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12):14-15.
[13]陳海燕,古妍.血清降鈣素原的檢測在兒科感染性疾病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4,9(3):130-131.
[14]林丹珠,邱新,林冬華.降鈣素原測定在兒科感染性疾病早期診斷中的應用研究[J].生物醫學工程學進展,2015,36(1):35-37.
R722.13,R446.62
A
1674-1129(2016)04-0510-02
10.3969/j.issn.1674-1129.2016.04.033
(2016-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