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郭滿平
因溫暖而幸福
——桂東縣免費師范生成長側記
通訊員郭滿平
眼下已是暑假,校園回歸寧靜,桂東縣教育局政工股卻熱鬧了起來。“鄧股長,您下學期能不能多分配幾個免費師范生到我們學校?他們素質高、能力強,學校太需要他們了。”
原來,是校長們跑來“要人”,這讓政工股股長鄧運軍又喜又愁。“校長跑來要人,說明免費師范生的培養機制是成功的。然而,每年免費師范生的培養指標卻是有限的。”免費師范生“好用但不夠用”的局面讓鄧運軍感到為難。
桂東縣是郴州的國家級貧困縣。2016年,全縣共有中小學校86所,在校學生兩萬余人,教職工1600余人。近5年來,共有145名免費師范生被分配到全縣農村學校任教,成為教師隊伍的生力軍。
如今,在桂東縣農村學校中,免費師范生的身影隨處可見。他們充滿活力和激情,給鄉村教育增添了亮麗的色彩。讓免費師范生安心從教、樂于從教、幸福從教,桂東縣教育局可謂做足了功課。

免費師范生鐘俊菲和學生過六一
鐘魁是桂東縣四都中學的一名年輕教師,2013年,他從湖南一師畢業后回到桂東任教。這些年,教師的薪資待遇越來越好,他很是滿足。“現在除了基本工資之外,每月人才津貼300元,交通補貼280元,還有鄉鎮工作津貼,加上全年的績效工資,年收入接近5萬元。”鐘魁樂呵呵地說。
在生活上給予更多保障,是讓免費師范生安心從教的第一步。2011年以來,該縣新增財政預算200余萬元,每年為農村偏遠學校教師發放交通補貼和山區津貼。2013年起,桂東縣率先在全市4個羅霄山片區縣中全面兌現教師人才津貼,村小教師每月可拿到500元;去年,鄉鎮工作津貼開始實施。鄉村教師的待遇逐步提高,全縣所有符合要求的免費師范畢業生全部納入這一范圍。
待遇提高了,生活有了保障,婚戀難題怎么解決?對此,桂東縣教育局多次舉行大型聯誼活動,讓青年教師走出校園、走出教育系統,為青年教師的幸福穿針引線。
2015年8月,該縣教育局原工會主席鐘桂麗可高興了。“看著婚禮上的小鄧如此幸福,我也就放心了。”她嘴里說的小鄧,就是免費師范生鄧玲。
2013年9月,在一場熱鬧的聚會上,主持人組織了一場游戲,一男一女搭配進行“綁腿走”。起跑后,鄧玲不小心踩到綁帶,和她的搭檔一起摔倒在地。眾目之下,小伙子卷起鄧玲的褲腿,看著紅腫的膝蓋心生憐惜,小心地幫她擦藥消腫。鄧玲被他的細心所打動,相互漸生好感。經過一年多的戀愛,兩人手牽手走上了婚姻的紅地毯。
“一次‘綁腿走’游戲讓我找到了攜手走向人生道路的他,如果不是那場聯誼,也許我不會遇見自己的幸福。”鄧玲說。
她說的聯誼,是鐘桂麗為全縣免費師范生“量身定做”的相親活動。在下鄉調研中,免費師范生“男少女多”的情況引起了鐘桂麗的關注,她決定為這群年輕人組織一場聯誼。聯誼吸引了許多其他行業的幾百名男女參加,有九成免費師范生參加了活動,其中四成找到了心儀的戀愛對象。目前,這樣的大型聯誼活動已經舉辦了兩次。
全縣免費師范生通過QQ、微信等平臺的相互之間加強的交流,爭取“內部消化”。據不完全統計,2011年,該縣第一屆免費師范生共有25人畢業,如今這25人中已婚教師達64%,“結婚難”問題得到了有效化解。
“這些免費師范生基礎扎實,富有激情和活力,在師生心中備受好評。”桂東縣橋頭中心小學校長李植全說。
目前,橋頭中心小學共有8名免費師范生,李植全對這些免費師范生高看一等,厚愛一層,在工作上給予他們廣闊的成長舞臺。各類教學比武、各種教學競賽,讓更多成長和鍛煉的機會向免費師范生傾斜。
2014年,橋頭中心小學要選派一名教師參加全縣小學數學說課大賽,在決定人選的時候,校委會一致認為在免費師范生中選人參加。“這樣的比賽展現的不僅是參賽教師個人的形象,更代表了學校的形象。”李植全說。校委會反復掂量后,決定派免費師范生方玉濤參加。賽前,李植全叫上學校的行政人員和骨干教師,集體為方玉濤的參賽內容進行設計,幾易其稿,集體指導說課語態……縣級賽場上,方玉濤因出色的表現為學校捧回了一等獎的獎杯。
免費師范生馳騁各類教學賽場,這樣的例子在桂東縣比比皆是。2015年,該縣舉行首屆全員教學大比武,免費師范生黃敏潔從100多名參賽者中脫穎而出,獲得小學語文組第一名,并最終代表桂東參加市級大賽。
去年8月28日,時任沙田一完小報賬員的免費師范生郭朝霞被驚呆了。那天晚上,她接到縣教育局政工股的電話,通知她第二天去參加全縣校長會。“我?您確定是我參加嗎?”她疑惑道。“對,是你,明天請準時參會。”電話那頭確切的回答讓郭朝霞有點不知所措。
第二天的校長會上,縣教育局公布了人事任免決定,“90后”的郭朝霞成為沙田一完小副校長,也是縣教育局任命的最年輕的學校管理人員。郭朝霞清楚,這是組織對自己的信任,一定要切實擔起肩上的重任,不辜負組織的期望。
“一所學校的行政人員是學校發展的關鍵所在,這些免費師范生能力強,素質高,有激情,有思想,吃得苦,靠得住,這樣的人才正是學校所需要的。”桂東縣教育局局長、黨組書記李劍說。

免費師范生劉璐正給學生上課
一直以來,在桂東都有這樣的慣例,只要學校來了新教師,校長都會到教育局迎接,這讓新老師們倍感溫暖。2013年8月底,從郴州師范畢業的方興回到家鄉,即將為人師表,肩負教書育人的使命。方興在激動的同時有些惶恐,從學生到教師,能不能迅速轉變角色?從城市到鄉村,能不能迅速適應生活?
當她從政工股拿著一份莊嚴而神圣的調令走出門時,普樂九年制學校校長周智敏迎了上來,簡單介紹之后,周智敏幫她提起沉甸甸的行李放到自己的車上。從教育局到學校,40分鐘的車程,校長的親切和藹消除了方興最初的惶恐。下車后,周智敏叫學校總務處的老師安排最好的房間給這位年輕的教師,讓她感受到學校大家庭的溫暖。
只有注入新的血液,才能讓鄉村教育的發展迎來春天。李劍深深明白這一點,因此,他總是放心不下這些扎根農村的免費師范生,總是把這群年輕人當寶貝一樣寵著。
平日里,每到一所學校檢查工作,哪怕時間再緊、任務再重,李劍總是要問問、看看、聽聽免費師范生的情況。今年上半年,李劍專程走訪了全縣農村學校的免費師范生。在清泉鎮中坑小學,他被免費師范生聶暢邦和龔光海撐起一所學校的事跡所深深感動。
因為有更多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在桂東縣,免費師范生不僅工作吃香,還是許多家長和初中畢業生的心之所向。2015年,全縣共有197名初中畢業生競爭57個免費師范生名額,而今年,初中起點的36個指標就吸引了344名畢業生報名,免費師范生成為了“香餑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