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小菊, 華 碧
(神華寧夏煤業集團煤化工分公司質檢計量中心,寧夏 銀川 750411)
化工裝置循環水中TOC與COD的線性關系探究
景小菊, 華 碧
(神華寧夏煤業集團煤化工分公司質檢計量中心,寧夏 銀川 750411)
COD和TOC都是反映水體中有機物污染的程度。由于氧化率的不同,TOC相對于COD更能全面反映水體中有機物污染的程度。通過對某烯烴公司五大循環水中COD和TOC的數據相關性研究,建立了TOC與COD之間的線性回歸方程,不但為循環水中TOC的監測提供數據支持,而且為工藝裝置快速查漏提供依據。
化工裝置循環水;COD與TOC;線性關系
化學需氧量(COD)是利用化學氧化劑(如重鉻酸鉀、高錳酸鉀)將水中可氧化物質(如有機亞硝酸鹽、亞鐵鹽、硫化物等)氧化分解,根據殘留的氧化劑的量計算出氧的消耗量[1]。總有機碳(TOC)為水中有機物所含碳的總量,表示水體中有機物質總量的綜合指標。所有含碳物質,包括苯、吡啶等芳香烴類有毒有害物質均能反映在TOC指標值中,所以TOC能完全反映有機物對水體的污染水平[2]。
理論表明,對只有單一有機物的水樣進行COD和TOC測定時,如果沒有其他物質干擾,且有機物完全被氧化為CO2和O2,COD=K×TOC,K=32/12=2.67。在實際水樣中,由于COD和TOC的氧化率不同,且受水體中還原性無機物和難氧化有機物的影響,K值會有波動。
對于各種有機物TOC、COD間的轉化率及其相關性,國外從1960年代就開始研究,甚至有些國家已在部分行業內以TOC的檢測代替COD的檢測。美國主要以TOC指標來監測水體中有機物含量。日本在20世紀70年代初期也把TOC指標列入日本工業標準[3]。中國從八十年代初開始對不同類型水體中的COD與TOC的相關性進行研究。本文通過對神寧化工烯烴公司五大循環水系統中COD和TOC的數據相關性研究,建立了TOC與COD之間的線性回歸方程。
2.1 主要儀器和試劑
TOC分析儀(德國耶拿);微電腦COD儀(德國羅維邦);鄰苯二甲酸氫鉀(優級純);COD試劑:0~150mg/L、0~1500mg/L。
2.2 研究對象
神寧化工烯烴公司有五大循環水場,一循循環水量80000m3/h,二循循環水量65000m3/h,三循循環水量40000m3/h,四循循環水量60000m3/h,五循循環水量10000m3/h。本試驗采用同一時間同一人員在五大循環水場取樣,分別使用德國羅維邦微電腦COD儀和德國耶拿TOC分析儀分析同一循環水樣。通過同一水樣的COD與TOC的數據比較,建立COD與TOC的線性關系。
對烯烴各循環水場的COD與TOC進行測定,共56組比對數據。利用Q檢驗法對每一組數據進行取舍。將每組數據按大小順序排列,計算可疑值與最鄰近數據之差,除以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所得商稱為Q值。由于測得值是按順序排列,所以可疑值可能出現在首項或末項。若可疑值出現在首項,則

查表1,若計算n次測量的Q計算比表中查到的Q值大,或相等則棄去,若小則保留。
Q計算≥Q(棄去),Q計算 表1 舍棄商Q值表(置信度90%) 表2 1-3循環水COD與TOC的原始數據對應表 表2(續) 表3 4-5循環水COD與TOC的原始數據對應表 表4 舍去可疑值后的1-5循環水COD與TOC的數據對應表 舍去可疑值后,建立COD與TOC的趨勢圖,從圖1中看出COD隨著TOC變化而變化。于是建立COD和TOC的轉換曲線,對實驗數據采用最小二乘法進行回歸分析,設定COD為y,TOC為x,則y=a+bx。求出截距a=0.8139和斜率b=1.658。 圖1 循環水中COD與TOC的趨勢圖 對回歸曲線進行相關性檢驗。對于一元回歸分析習慣采用相關系數r來檢驗。通過公式(1)-(4) (1) (2) (3) (4) 計算r=0.6372。經查檢驗相關系數的臨界值表5,得出在置信度90%,自由度f=6時,r90,6=0.6215,r>r90,6,所以COD與TOC之間存在很好的線性關系。 表5 檢驗相關系數的臨界值表(置信度90%) 表6 COD與TOC的分析優劣性比對表 通過120個樣品的分析與比對,快速消解法測定COD的單個樣品分析時間長,分析人員接觸毒物,且分析所產生的廢液需要二次處理。而TOC的測定時間短,操作簡單,沒有二次污染。 通過實驗研究,烯烴廠循環水COD與TOC之間的線性關系滿足y=0.8139+1.658x。基于TOC的分析時間短,操作簡單,可以監測循環水中TOC,通過線性關系轉換為COD,用于指導生產。 [1]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編委會.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2. [2] 汪志國,李國剛.淺談TOC與COD的關系[J].干旱環境監測,2001,15(1):1-3. [3] 陳 光,劉廷良,孫宗光.水體中TOC與COD相關性研究[J].中國環境監測,2005,21(5):10-12. [4] 孫立巖,姚志鵬,張軍等.地表水中TOC與COD換算關系研究[J].中國環境監測,2013,29(2):125-130. (本文文獻格式:景小菊, 華 碧.化工裝置循環水中TOC與COD的線性關系探究[J].山東化工,2016,45(02):74-76.) 2015-12-07 X832 A 1008-021X(2016)02-0074-03







4 COD和TOC的分析優劣性的比較

5 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