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會永
?
初夏暑生“荷”來解憂
文/張會永
荷葉,睡蓮科蓮的葉子。荷葉高出水面,中間凹陷,葉脈自中心放射,邊緣有波紋。荷葉在宋朝多用于化瘀止血,治療婦科疾病,但金元時期,張元素枳術丸的荷葉燒飯,增添了荷葉入胃經升發清陽的功效,而清朝的溫病學派擴展了荷葉清熱解暑的作用。荷葉這味藥,老百姓用得很多,一些人用它泡茶消暑,另有一部分人用它沖水減肥,而荷葉最早入藥卻是用來治療產后瘀血,或用來治療口鼻出血。
荷葉之效——清熱解暑升發清陽涼血止血

荷葉清熱解暑、升發清陽的功效被眾人熟知,還有另外一效,那便是涼血止血。荷葉涼血止血的功效,還是源于宋朝人用它破血化瘀,治療婦科疾病。陳自明所著的《婦人大全良方》中記載了一個方子:四生丸,治療婦人口鼻出血。“四生丸療吐血。凡吐血、衄血,陽乘于陰,血熱妄行,宜服此藥。生荷葉、生艾葉、生柏葉、生地黃上等分爛研,丸如雞子大,每服一丸。水三盞,煎至一盞,去滓溫服,無時候。”
這個方子分別用到了荷葉、艾葉、側柏葉、生地,因為都用生藥,所以叫做四生丸。這個方子現在臨床也常用到,治療多種出血,尤其是治療婦女月經不止、崩漏出血。
鮮荷葉臨床幾乎用不到;生荷葉有時會用來治療脾胃病,也會用來治療暑熱;荷葉炭則被用來治療月經病。
荷葉之用——代茶飲入飯食

夏日款款荷葉茶
現在雖然未入伏,但盛夏的腳步已臨近。荷葉本身就透著一股清香,泡茶之后,幽香飄來,沁人心脾,不失為一味解暑良藥。
飯包荷葉比花香
荷葉燒飯,就是枳術丸的藥引子。說白了,就是用荷葉把米包裹起來,然后蒸熟的一種加工米飯的方法。這樣蒸出來的米飯,透著荷葉的香氣,自然開胃健食。
荷花,睡蓮科植物蓮的干燥花蕾。采收含苞未放的大花蕾或開放的花,陰干。古人將含苞未放的蓮花叫做菡萏,而已經開放的蓮花叫做芙蕖,《日華子本草》記載它“鎮心,輕身,益色,駐顏”,因此荷花多用于美容養顏,除此也具有散瘀止血,清心解毒的功效。
荷花之效——散瘀止血 清心解毒 美容駐顏

荷花入藥見于五代十國時期的《日華子本草》:“蓮花……鎮心,輕身,益色,駐顏。”古代專門有服食荷花的特殊方法以美容駐顏。對于美容養顏,古人有成套的方法,內服外敷,還有專門面膜。到了明清的醫學著作里,記載了很多治療雀斑、美白皮膚的外用藥方,其中之一就是“玉容散”。
《串雅外編·大玉容丹》中記載:“去雀斑痱瘰如神,敷面如玉。白僵蠶三錢、白丁香一錢五分、白附子三錢、白芷三錢、山柰三錢、滑石五錢、硼砂三錢、白荷花瓣三錢、密陀僧三錢、白茉莉子(研粉)三錢、綠豆粉二兩、白冬瓜子三錢(曬研)、白蜜一兩五錢為丸。”近人整理清朝的檔案,發現慈禧太后還用過玉容散呢。玉容散里就有蓮花這味藥。
荷花瓣美容養顏與具有化瘀的作用有關,古人還用荷花研末沖服治療高處墜傷呢。荷花瓣還有另外一個功效:清心解毒,清心來自于蓮子,而解毒緣于它能治療瘡瘍。古書中記載口唇生瘡,可以用荷花瓣貼上,荷花瓣外敷還可以治療天皰瘡等皮膚病。荷花入藥多為新鮮的荷花瓣,藥房不備,即便是干荷花瓣,由于用得不多,也很難買到。
荷花之用——荷花保濕美白面膜

現在市場上已經有多種品牌的荷花保濕美白面膜,之所以選擇荷花,就源自于《日華子本草》“益色駐顏”的記述。不過,您不妨自己動手,試著做點玉容散,我們不妨來個精簡版:
配方:白芷15克、白附子15克、滑石25克、冬瓜子15克、荷花瓣15克、綠豆100克,把這6種藥放一起研成極細的粉末,每次取少許,放手心內,以水或牛奶調濃,搓在臉上,留10余分鐘,再用清水沖洗干凈,每日早晚各洗面一次,日久便有美白的效果了。
皮膚過敏者,假如您想嘗試,請在專業醫師指導下使用。

張會永,副主任醫師/副教授,現任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血液科副主任。畢業于遼寧中醫藥大學本碩連讀中醫學專業。2004年拜國醫大師李玉奇先生門下,隨學8年,系統學習傳統中醫理法方藥,并研習舌診、脈診。2007年起,師從楊關林教授學習中西醫結合臨床與研究。2008年始,從事血液科臨床工作至今。臨床之余,整理名老中醫學術經驗,并從事生存質量及中醫藥療效評價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