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曉立,李 成(昆明冶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云南 曲靖 655011)
電子軟起動器的應用
曾曉立,李成
(昆明冶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曲靖655011)
目前電子軟起動器多采用單片機等微處理器作為核心控制部件,同時配合硬件電路,具備多種樣式的檢測方式以及軟件算法。實踐中,通過嚴格控制晶閘管等電力電子受控元件,可以確保軟起動器的高控制精度,顯示方式也呈現出多樣性。對于比較高端的電子軟起動器而言,附帶有遠程控制、通訊等功能,從而使軟起動器可以更加便捷地應用在各系統之中,大大提高了利用率和范圍。本文將對電子軟啟動器的基本原理、特點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就其應用實踐,談一下個人的觀點和認識,僅供參考。
電子軟啟動器;原理;特點;應用
從目前國內電機起動領域來看,仍有很多直接全壓起動以及自耦變壓器,這些都是較為傳統的起動形式。就傳統的起動形式來看,主要的問題是起動時電流過大,導致電壓下降過大,嚴重影響同網絡上的其他電器設備。如果不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應對,則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后果。
1.1優選軟啟動器
實踐中可以看到,軟起動器應用方便會計,而且安全可靠,這是傳統起動器無法比擬的?,F代的電子軟啟動器,采用的是數字化、智能化控制模式,其智能中心主要是單機片,而且主要的執行元件是可控硅模。軟啟動器的性能良好,應用非常廣泛,適用于多種荷載的異步電動機管控;由于其不會產生二次沖擊電流,對被控制系統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因此多數領域都選擇該種類型的啟動方式。值得一提的是軟啟動方式并非一種,比如磁控降壓、電子軟起動方式。對于磁控降壓軟起動而言,較之于傳統電抗器降壓起動模式、基本原理而言,存在著較大的相似性。二者相比,電子軟起動方式更加靠譜,不僅可以有效實現根據電動機負載特性對起動過程參數進行調控(比如起動實踐、限流值等),而且還有效地實現了起動過程中的無沖擊、平滑起動電機之目的。從實踐來看,該種性能的軟起動器,已經成為人類起動史上的一大突破。從前該種起動器僅存在于想象之中,而現在成了實現,電子軟起動器已經成為啟動器領域的不二選擇。
1.2電子軟起動器的基本原理
對于電子軟啟動器而言,其主要是利用了串接在被控電機、電源間的三相晶閘(采用的是反并聯模式)調壓,并且通過對晶閘管導通角進行適當的調節,從而使電機端子上的電壓能夠從預定值,逐漸上升至額定電壓值,該種起動方式能夠有效提高電壓。該種起動方式的主要特點是電動機轉矩、定子電壓平方之間,成正比例關系。實踐中可以看到,該種特殊的原理使得軟起動器的起動方式有更多的類型。第一種類型,限流起動。在電機起動前,進行電流設置,一般為380伏。起動電機時,隨著電壓的不斷增大,電流也隨之增大。在此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電流增大的同時,不能超過預先設定值(即上述380伏)。當電壓達到預定的額定電壓時,電機就會達到預定的轉速。從實踐來看,該種起動方式通常應用于輕載起動負荷形態;第二種類型,斜坡電壓起動。在起動動過程中,電機輸出力矩會隨電壓的不斷增加而增加這一特性,在起動電機時給電機賦予初始電壓,然后使電機加速運轉;輸出電壓逐漸上升到額定值時,轉速(電機轉速)也就基本上達到了額定值,起動方式比較適合于重載起動;第三種類型,電壓控制起動。該種起動方式在確保起動壓降下,可以充分發揮電動機的最大起動轉矩,從而縮短時間,這也是當前公認的起動形式。對于電子軟起動方式而言,其中還包含了兩種,即轉矩控制與軟起動。對于轉矩控制起而言,它是最理想的重載啟動方式;在軟起動過程中,調節電流,使之在額定電流2至5倍之間,轉矩在額定轉矩的1倍以內變化。從表象來看,雖然貌似已經超過了額定電流,但較之于硬啟動超出額定電流5至8倍比較,當然是一種非常理想的啟動形式。
對于軟起動器而言,除起動方式比較多以外,停機方式也有多種選擇,比如自由停機、制動停機以及軟停機等。其中,自由停機就是使軟起動器在慣性的作用下停止;軟停機,主要是將額定電壓根據時間要求,逐漸降至初始時的電壓,這樣可以讓機器停止輸出;制動停機,主要是在人的作用下,通過輸入直流電,加速制動。從實踐效果來看,該種種類的起動、制動方式,可以有效適應所有狀況,也正是因此電子軟起動器成了當今社會的起動器首選。
電子軟起動器作為當前國內最為先進、最流行的一種異步軟起動控制器,它集電子軟起動、輕載節能以及軟停機和多保護功能于一體。較之于傳統起動模式而言,最為突出的優點和特性如下:電子軟起動器,采用的是無級調節形式,可連續而又穩定的對電機起動進行控制;而傳統的起動調節,采用的是分檔形式,即有級調節。同時,電子然啟動器還具有沖擊轉矩以及沖擊電流小等特點。在電機起動過程中,電子軟起動器通過不斷增大晶閘管導通角,逐漸改變起動電流,并將其限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可對轉矩進行有效控制,使其能夠平滑上升,對操作人員、傳動機械設備,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電子軟起動的另一個特點就是恒流起動,可有效地引入電流閉環管控,從而使電機在實際起動時一直保持一種恒流狀態,而且能夠保證電機安全平穩的起動。實踐中,根據荷載情況、電網繼電保護等,自由、無級調整,直到達到最佳起動電流。該種軟起動器的外觀體積比較小,單個開關柜可以放多臺起動器,這樣能夠有效節省工程造價,而且能夠降低故障率以及維修費用。軟起動器可以直接對計算機通訊進行管控,從而為智能化控制打下堅實的基礎。
3.1軟起動器在某水煤漿項目中的應用
某公司在改造1#鍋爐時,采用的是水煤漿技術手段。在該項目中,鍋爐送風、引風機功率調整至220千瓦、160千瓦。上述電動機起動時,采用的都是軟啟動器,型號是ATS 48C79Q、ATS 48C32Q兩種。軟起動電流不超過額定電流的5倍,可有效滿足運行規范。起動任務完成以后,旁路接觸器就會發出動作,此時軟起動器就會退出運行。
3.2ATS 48系列軟起動器的特點分析
該系列的軟起動器,是一種高可靠性,而且性價比比較高的軟起動器,較之于其他產品,優點非常的多,具體分析如下:啟動電流時,能夠有效調節交流電動機起動電流,在150%-700%范圍之內,具體參數依負載而定。同時,軟啟動器的保護和自診斷能力非常強大,該設備具有過熱保護功能,而且對過電流能夠進行有效的保護和缺相保護。在此過程中,采用代碼形式,明確顯示故障,有利于電動機的安全運行,而且維修也比較方便。在該裝置運行過程中,還可根據實際運行狀況,設定斜坡加減速時間,以便于能夠有效利用。根據菜單參數,進行很對象的設定。在軟停止時,采用動力和自由兩種停止方式。該裝置上,帶了數字量I/0單元,而且有啟動和停止,同時還包括故障報警信號輸出,便于使用。為了能夠更加方便用戶利用,該裝置中取消了調整電位器,全部參數調整均在操作界面中利用鍵盤進行調整,這也確保了參數調整的精確性。如圖1所示,CL1、CL2兩個端子即軟起動器運行時的工作電源;其中,R1A、R1C是內部繼電器觸點。當按鈕S2啟動時,輔助繼電器(R1)通電,常開觸點(R1A以及R1C)就會閉合,接觸器(KM1)吸合。
3.3軟起動器應用時需考慮問題
第一,電子軟起動器電氣元件、接線排列。電子軟起動器元件、電氣接線之間有效排列,對軟啟動器帶旁路接觸器的控制非常重要。實際操作過程中,為了能夠確保電子式軟起動器電氣接線、元件之間實現開發與應用,而且可以靈活適應各種變化,電子軟起動器接線、元件之間,堅持有效排列基本原則,并且創設理想的電子軟起動器電氣接線、元件的排列,這對電子軟起動器科學應用非常有利。定期對電子軟起動器外的灰塵進行徹底清理,并且對電子軟起動器接線端子的機械零部件油泥進行清擦,對電子軟起動器接線盒接線螺絲進行檢查,以免出現松動、燒傷現象。及時清擦電子式軟啟動器設備的外部灰塵,檢查電線絕緣情況以及電機繞組是否干燥。確保電子軟起動器接地線良好的連接,對電子軟起動器軸承進行及時的檢查、維護。
第二,優選軟起動器。在選擇低壓軟起動器時,應當對設備現場的起動負荷、電網容量以及起動頻繁程度進行全面考慮。通常情況下,較輕的起動載荷裝置,如果不能帶載起動的壓縮機、水泵類以及短距離皮帶機,則建議采用斜坡電壓型、限流型軟起動器。該種起動負載較輕裝置時,可根據額定功率優選軟起動器——選用樣本要求的相同容量軟起動器即可滿足需求。就重起動負載裝置而言,比如破碎機、大型風機以及需帶載渣漿泵長啟動負荷較重的裝置,特別是功率相對較大的裝置,建議選用限流性突跳加斜坡電壓型軟起動器。對于該種類型的起動負載設備而言,應當選擇稍等額定功率的軟起動器。
第三,隔離電器以及熔斷器。軟起動柜內的隔離電器,應當優選斷路器以及半導體快速熔斷器,形成一個組合,并作為軟起動器檢修隔離以及晶閘管保護。對于熔斷器而言,其限流功能,較之于晶閘管保護應當比斷路器更加安全可靠。從快速熔斷器規格來看,額定電流優選過程中,采用的基本原則是裝置啟動時不被熔斷。在裝置安裝位置,出現最小短路電流時,一定要確保可靠熔斷。在選擇快速熔斷器額定電流時,通常選用額定電流的2倍左右。
總而言之,電子軟起動器的選型與應用,在工業領域中的應用非常廣泛,而且能夠有效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其作用不可小覷。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以及科學技術的水平的不斷提高,電子軟起動器得以升級,而且不斷的更新換代,科學合理的選用電子軟起動器,實現電子軟起動器電氣元件、接線有效排列,對于實現同容量狀態下的軟起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還可以有效防止負載裝置出現反復故障問題,確保電子軟起動器運行的安全可靠性。
[1]莊艷艷,鄭媛,謝國強.電子軟起動器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應用[J].變頻器世界,2010(10).
[2]劉爽,于洪宇,李玖洋.電子式軟啟動器的應用[J].科技致富向導,2013(12).
[3]王久鵬,王志剛.軟啟動器工作原理以及在電氣應用中的應用[J].河南科技,2013(05).
[4]鐘明.軟起動器的控制方式及其工程應用[D].華南理工大學,2013.
10.16640/j.cnki.37-1222/t.2016.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