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元發, 廖鳳霞, 幸顯高, 蘇小剛, 盧曉萍, 劉 靜(.太極集團有限公司,重慶4047;.西南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重慶400038)
?
進口驢皮與國產驢皮制備阿膠質量的比較
胡元發1, 廖鳳霞2*, 幸顯高1, 蘇小剛1, 盧曉萍1, 劉 靜2
(1.太極集團有限公司,重慶401147;2.西南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重慶400038)
目的 比較進口 (埃及)驢皮與國產 (甘肅)驢皮制備阿膠的質量。方法 采用相同制膠工藝,分別以進口驢皮與國產驢皮制備阿膠。分光光度法測定鉛、鎘、砷、汞、銅、鉻的含有量,HPLC法測定L-羥脯氨酸、甘氨酸、丙氨酸、L-脯氨酸的含有量。結果 進口與國產驢皮制備阿膠中6種元素限度均相當,4種氨基酸含有量與比例均一致,符合 《中國藥典》要求。結論 該方法可為海外采購驢皮的可行性提供了依據。
驢皮;阿膠;進口;國產;氨基酸;元素;分光光度法;HPLC法
阿膠為馬科動物驢Equus asinus L.的干燥皮或鮮皮經煎煮、濃縮制成的固體膠,具有補血滋陰、潤燥、止血的功效[1],但目前驢皮產量大幅度降低,已成為限制阿膠產業發展的瓶頸。研究表明,中國境內人工養殖驢的祖先來自非洲野驢,再開始自新疆、甘肅傳入,養殖歷史悠久[2-3],故中國驢與非洲驢同源,理論上可用于阿膠的生產。東阿阿膠公司已經從埃及等國開展了進口驢皮的業務,并就驢皮進口和非洲、西亞、南美的相關國家進行接洽[4]。我公司積極開展進口驢皮的引進工作,并對進口驢皮與國產驢皮制備阿膠的質量進行了全面對比分析。
進口驢皮 (產地埃及)、國產驢皮 (產地甘肅),均經DNA鑒別為正品。硝酸、鹽酸、硫脲為分析純;水為超純水。L-羥脯氨酸 (批號111578-200201)、甘氨酸 (批號140689-201103)、丙氨酸 (號140680-201303)、L-脯氨酸(批號140677-201206)對照品 (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
AFS-820原子熒光光度計 (北京吉天儀器有限公司);XT-9912智能微波消解系統 (上海新拓分析儀器科技有限公司);AA-70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 (日本島津公司);Agi1ent 1260高效液相色譜儀(美國Agi1ent公司)。
3.1重金屬及有害元素測定 采用 《中國藥典》2015版的鉛、鎘、砷、汞、銅、鉻測定法。其中,鉛、鎘、鉻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石墨爐法)測定,砷、汞采用原子熒光分光光度法方法測定,銅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火焰法)測測定[1]。
3.2阿膠中各氨基酸含有量 采用 《中國藥典》2015版
的阿膠中氨基酸含有量測定方法。
3.3色譜條件 填充劑為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以乙腈-0.1mo1/L醋酸鈉溶液 (用醋酸調pH值至6.5,7∶93)為流動相A,乙腈-水 (4∶1)為流動相B,梯度洗脫 (程序見表1);檢測波長為254 nm;柱溫為43℃。理論塔板數按L-羥脯氨酸峰計算,應不低于4 000。

表1 梯度洗脫條件
3.4分析方法 按照 《中國藥典》2015版含有量測定項下方法制備對照品、供試品溶液,并進行衍生化,再分別精密吸取適量注入HPLC色譜儀測定。
我司圍繞進口驢皮生產、加工、存放3個環節和動物疫情防控、工作人員健康保障等方面,建立了全面的管理制度,經國家質檢總局批準,于2014年取得驢皮進口許可資格。進口驢皮源于埃及的非洲野驢,體型偏小,皮毛灰色;國產驢皮源于我國甘肅人工飼養的家驢,體型稍大,皮毛黑色,兩者按照標準檢驗,各項指標均符合規定,見表2。兩種驢皮均采用碼鹽、曬干、浸泡、鏟毛、清洗等相同的工序,炮制后備用。
我司對海外進口和國內采購的驢皮采用DNA技術來鑒別真偽[5-6],并按照《甘肅省中藥材標準 (2009年版)》[7],剔除出不合格驢皮、雜皮及雜質,以確保阿膠成品質量。

表2 國產驢皮與進口驢皮質量的比較
然后,通過化膠、配膠等相同工藝,等比例加入相同輔料制備阿膠成品,再進行質量比較。結果見表3。

表3 國產驢皮與進口驢皮制備阿膠質量的比較
國內驢皮短缺,從而制約了整個阿膠行業的發展[8]。對進口非洲野驢驢皮的質量鑒別發現,其各項指標均符合相關標準,而且DNA特征鑒別符合馬科動物驢[6,9],故可用于阿膠的生產。但是,應對供應商規范驢皮的碼鹽和晾干工序,防止在運輸與儲存過程中發生腐敗現象。
本實驗采用相同制膠工藝,對進口驢皮與國產驢皮制備阿膠進行全面的質量比較。結果,甘氨酸、丙氨酸、L-脯氨酸、L-羥脯氨酸的含有量與各氨基酸比例均一致,鉛、鎘、砷、汞、銅、鉻的限度均相當,性狀與理化檢測指標均符合 《中國藥典》2015版規定,可為公司海外采購驢皮的可行性提供了依據。
我國家驢與非洲驢同源,故非洲進口驢皮理論上也可用于阿膠的生產[10],但由于生活環境影響,進口驢皮偏小,毛呈灰色,藥典規定阿膠性狀為棕色至黑褐色,而進口驢皮制備的阿膠成品呈棕褐色,國產驢皮制備的呈黑褐色。可能是由于非洲野驢皮毛呈灰色,而我國家驢大多呈黑色,其色素深淺不同導致性狀略有差異,但理化檢測指標相當。至于兩者功效有無差異,還有待于作進一步驗證。
[1]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一部[S].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189-190.
[2]盧長吉,謝文美,蘇 銳,等.中國家驢的非洲起源研究[J].遺傳,2008,30(3):324-328.
[3]胡晶紅,張永清,丁代兄.我國阿膠原料動物驢的種質資源概況[J].中國現代中藥,2013,15(5):389-393
[4]周 蓓.東阿阿膠:和多個國家就進口驢皮接洽 [EB/ OL].[2014-05-15].http://www.p5w.net/kuaixun/ 201405/t20140515_598651.htm
[5]左華麗,趙 潔,楊豐慶,等.膠類中藥材質量控制方法的研究進展[J].中國藥房,2013,24(23):2203-2205.
[6]左華麗.中藥阿膠質量評價方法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14.
[7]甘肅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甘肅省中藥材標準:2009版[S].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2009:342.
[8]丁立威.阿膠價格攀升,緣在驢皮短缺—1999~2008年阿膠產銷調查[J].中國現代中藥,2008,10(9):44-46.
[9]許 亮,谷麗艷,趙丹玉,等.DNA條形碼(DNA barcoding)用于動物類中藥鑒定的應用與展望[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0,16(14):229.
[10]胡晶紅,張永清,丁代兄.我國阿膠原料動物驢的種質資源概況[J].中國現代中藥,2013,15(5):388-393.
R284.1
B
1001-1528(2016)06-1427-02
10.3969/j.issn.1001-1528.2016.06.051
2015-10-29
胡元發(1972—),男,碩士,執業中藥師,從事藥品生產與研究工作。E-mai1:huyfa@taiji.com
廖鳳霞(1974—),女,碩士,執業藥師,從事新藥研發工作。E-mai1:1iaofengxi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