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慶 陳玉嬌
河南財政金融學院(象湖校區),河南 鄭州 451464
?
鶴壁許溝泉流域現狀調查
王曉慶*陳玉嬌
河南財政金融學院(象湖校區),河南鄭州451464
許溝泉是淇河下游來水、淇河濕地公園、一河五園、鶴壁新區城市水系、淇河鯽魚實驗區等生態用水的重要來源之一,特別是遇到干旱、許溝泉出露區域以上淇河斷流的特殊年份,許溝泉的作用,顯得特別重要。為全面切實保護利用好淇河,使淇河重現“成片的樹林、成片的竹林、成片的濕地、成群的鳥禽”自然和諧生態的原始風貌,對泉域范圍內的水質情況進行了調查,并對區域內主要污染源進行調查。
許溝泉;流域;水質;環境;調查
許溝泉位于鶴壁淇濱區金山辦事處許溝村,許溝泉域面積265.0km2,多年平均溢出量為1.067m3/s。泉水出露區域分布在Z001快速通道Ⅱ橋上下游0.5km范圍內。在許溝泉域系統內,大面積低山丘陵區灰巖裸露在地表,裂隙巖溶發育,溶隙、裂隙、溶孔等與斷裂構成地下水通道和出水空間。許溝泉的成因從地貌上來說,使河谷切割奧陶系灰巖含水層,地下水以下降泉的形式溢出地表,成為許溝泉的最終水力排泄帶。
(一)水質現狀
2015年10月中旬,組織人員在泉域內許溝、大河澗、斜礦等5個采樣點分別取了1個地表水、4個地下水水樣進行水質化驗,并收集泉域東邊界附近的3個巖溶地下水采樣點水質化驗結果,分別以《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對以上水質結果進行了評價。
本次采取的1個地表水和4個地下水水樣均符合生活飲用水標準,可以做為生活飲用水。收集的3個巖溶地下水水樣亦均符合生活飲用水標準,可以作為生活飲用水。
(二)水生態及重要生境現狀
淇河鶴壁段初步查明的魚類資源有64種,隸屬7目14科,在淇河生態系統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淇河鯽魚是淇河的著名特產魚類和優勢種群。其天然三倍體的生物學特性和雌核發育的繁殖習性,在魚類種群中是十分罕見的[1]。目前,淇河鯽魚已成為河南省重點保護的珍稀野生動物,位列1990年河南省人民政府頒布的《河南省野生動物保護名錄》之首[2]。2015年,由于汛期干旱少雨,許溝泉以上淇河河道某些河段干涸,淇河一些魚類生存受到嚴重影響。
(一)農業生產污染
保護區內農業耕作土地主要分布在一些溝壑丘陵地帶中,這些作物生長中,需要大量的肥料農藥。
根據標準農田的源強系數為:CODCr10kg/(畝·年),氨氮2kg/(畝·年),總磷為0.3kg/(畝·年)。淇濱區總耕地面積14555公頃,2013年使用化肥量為12228t。平均化肥施用量為56kg/(畝·年)。使用農藥量約16t,平均農藥使用量為0.67kg/(畝·年)。
保護區內的土壤類型一般為壤土,因此修正系數為1.0;化肥施用量一般都在每年35kg以上,取修正系數1.2;年降雨量均在600mm左右,取流失系數為1.1;保護區內農田主要分布在溝壑地帶,坡度約25度以上,因此坡度修正系數取1.2,綜合評定后,修正系數取1.2。修正后的源強系數分別為:耕地CODCr為12kg/(畝·年),氨氮2.4kg/(畝·年),總磷0.36kg/(畝·年)。保護區農田徑流污染排放量經估算,CODCr的流失量為288t/a,氨氮的流失量為57.6t/a,總磷的流失量為8.64t/a。
(二)農村生活污染
通過調查了解,農村生活垃圾主要分以下幾類:廚房類垃圾、塑料及紙盒類垃圾、玻璃及易拉罐類垃圾、建筑及工業類垃圾[4]。
根據村莊人口數量和人均排放系數計算生活污染排放量,計算得到保護區內生活污水排放狀況,見表1。
保護區共轄41個行政村,56個自然村,農業人口約26279人,主要分布在山區和丘陵地帶。經推算,保護區內農村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量見表2。

表2 保護區內農村居民生活污水及其污染物年排放量
固體垃圾按照0.8公斤/日人來計算,保護區內,農村居民生活垃圾年生產量約為7673t。
(三)畜禽養殖業污染
近年來,保護區內的畜牧業取得了較大的發展,但同時規模化養殖也對環境造成的污染也日漸嚴重。
根據淇濱區畜牧局提供的資料,截至2015年8月,大河澗、上峪鄉及金山辦事處畜牧養殖情況,保護區內,生豬、肉牛、肉羊、蛋雞,肉雞等養殖大戶約174家。
一般來說,豬的生長周期170天左右,肉牛的生長周期在365天左右,肉羊的生長周期在180天左右,蛋雞的淘汰周期是520天左右,肉雞的生長周期在42天左右。保護區內生豬的年出欄量約為7.3萬頭,肉牛年出欄量約為338頭,肉羊的年出欄量約為3.8萬只,蛋雞的存欄量年約為16.3萬只,肉雞的年出欄量約為40萬只左右。
根據《農業常用數據資料》,豬每晝夜糞便排泄量約為4.5公斤,牛每晝夜糞便排泄量約為30公斤,羊每晝夜糞便排泄量約為2.25公斤,雞每晝夜糞便排泄量約為0.0274公斤,據此計算,保護區內,養豬業每年排泄量約為5.97萬噸左右,肉牛排泄量約為0.37萬噸,肉羊的排泄量約為1.54萬噸,蛋雞的排泄量約為0.16萬噸,肉雞的排泄量約為0.050萬噸。
以上合計,保護區內,畜禽養殖業年糞便排泄量約為8.09萬噸。
(四)水土流失
根據谷歌地球公布的2015年5月5日衛星所采集的地球表面圖片。從衛星圖片上可以看出,保護區內,譚峪、小河閆、毛連洞、洪峪及張公堰以西,老望巖、趙峪、河口弓家莊等以南山區植被較好,竹園、馬家嶺以南至淇河,斜礦與肖橫嶺之間等區域植被較差。
植被稀疏區域極易造成水土流失,保護區內植被稀疏區約有60塊,面積最小的0.1824公頃,最大的120.3公頃,總計906.5公頃。采石場共計31處,最大97.3公頃,最小0.37公頃,總計338.1公頃。
(五)寶山循環經濟區污水排放
保護區內寶山循環產業聚集區企業主要有電石廠、甲醇及1,4-丁二醇廠,根據工農渠提供的資料,2014年三廠年用水量約435萬立米。電石廠污水量小,自行處理。甲醇及1,4-丁二醇廠污水,統一送至甲醇廠污水處理站,經處理后達標排放。不存在對保護區的水環境有影響的問題。
(六)旅游業對環境的影響
旅游環境污染是在旅游資源開發及旅游經營過程中對環境造成的污染[5]。主要包括:接待服務設施排放的污染物,如賓館、飯店排出的污水、傾倒的垃圾;旅游者在游覽過程中丟棄的廢物等所造成的對環境的污染。
2014年,保護區內淇河沿線旅游接待人數約2萬人次。按每人次0.8公斤垃圾產生量計算,產生各類垃圾約160t左右。
從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泉域內地下水及地表水質量均較好。保護區內對水環境有影響的主要是養殖業糞便污染和居民的生活的污水排放,養殖業糞便排放量約為8.09萬t/a,居民污水排放量約為76.8萬t/a,另外還有大量的生活固體垃圾約7673萬t/a,農村生活造成的污染為CODCr157.4t/a、總氮48.0t/a和總磷4.2t/a,氨氮38.4t/a。農業生產造成的污染為CODCr為288t/a,氨氮為57.6t/a,總磷為8.64t/a。
寶山循環經濟產業聚集區由于污水處理及排放有嚴格的管理規定,管網設備完備,不存在對保護區環境有影響的問題。植被稀疏區域極易造成水土流失,保護區內植被稀疏區總計906.5公頃。區內采石場總計338.1公頃。
[1]尚德善,胡金平,孫劍惠,郭炳成.理清思路 求實苦干 努力開創鶴壁水產工作新局面[J].河南水產,2009(01):4-5.
[2]趙宏亮,肖調義.河南水產淇河鯽魚資源現狀及保護對策[J].河南水產,2007(3):5-6.
[3]朱梅.海河流域農業非點源污染負荷估算與評價研究 [D].北京:中國農業科學院,2011.
[4]徐洪斌,呂錫武,李先寧等.太湖流域農村生活污水污染現狀調查研究 [J].農業環境科學學報,2007,26(S):375-378.
[5]周晉.河南省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的環境倫理思考[J].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報,2009(1):72-74.
王曉慶(1988-),女,河南安陽人,工程碩士,河南財政金融學院(象湖校區),助教,專業:工程管理。
TU984.115
A
1006-0049-(2016)17-00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