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延強(青海省地質調查局青海西寧810001)
青海省格爾木市黑海南銅金礦地質特征及成礦遠景分析
■莫延強
(青海省地質調查局青海西寧810001)
本成礦帶位于昆侖山南坡,處于昆南斷裂向東收斂部位,呈東西向延展。地層出露齊全,構造發育較強,巖漿活動劇烈,成礦地質背景較好。本區地層受構造線控制,總體走向呈近北西-南東向,含東段與后期構造單位犬齒的關系成為成礦和聚礦的有利區帶,中-酸性巖漿侵入活動對本區熱液型以及火山巖型礦床的形成起著重要作用,研究發現該帶成礦條件優越,礦產線索較多,具有非常良好的找礦前景。通過對區域地球化學特征的研究,Au、Sb元素可作為普查區地質找礦的主攻礦種。
昆侖成礦帶地質特征巖漿巖化學特征成礦作用
本區位于東昆侖西段,化學風化呈弱勢,圍巖蝕變總體較弱。處在昆南斷裂帶向西擴散、向東收縮部位,構造發育較強,巖漿活動頻繁,地化元素局部富集較強,成為高濃度異常。構造發育,巖漿活動強烈,有較好的地質成礦背景。區域地層出露齊全,受構造線控制,地層總體走向呈近北西-南東向。
2.1地層特征
2.1.1石炭系樹維門科組(C2P2s)
樹維門科組(C2P2s)是普查區的主體地層之一。按巖性可分為上下兩個巖性段。下段(C2P2sa)碎屑巖、火山巖段與上段(C2P2sb)碳酸鹽巖段。
2.1.2二疊系馬爾爭組(P2m)
出露于測區西部地區,由淺海相碳酸鹽巖及少量碎屑巖組成,地層與構造線方向基本一致,呈北西西向,與下伏樹維門科組碳酸鹽巖段(C2P2sb)為連續沉積,與上覆三疊系下大武組(T1-2xda)為斷層接觸。
2.1.3三疊系下大武組(T1-2xd)
三疊系下大武組(T1-2xd)地層在普查區分布最廣,為礦區主體地層,按巖性組合分為兩段。
2.1.4古近系雅西錯組(E3y)
呈北西-南東向的帶狀出露于普查區中部地區。完全受斷裂構造控制,沿北西向呈狹窄條帶狀斷續分布,具有由西向東逐步變窄的趨勢。
2.1.5第四系(Q)
區內零星分布有中更新世冰磧泥礫(Q2gl),北東部邊緣地區出露大面積晚中更新統沖積砂礫石層(Q3pl)。
2.2區域構造特征
本成礦帶位于昆侖山南坡,處于昆南斷裂向東收斂部位,呈東西向延展。構造位置屬雪山峰—布爾漢布達造山亞帶。測區內構造變形強烈,斷裂分布密度較大,主要發育有三條橫亙測區、控制地層分布延伸穩定的北西向斷層。褶皺構造發育,存在一系列中型區域性不對稱的緊閉背、向斜構造。
3.1侵入巖
主要有加里東期、華力西期及印支期三個巖漿旋回。分布上有自北東向南由老到新遷移的規律。巖體主要為中—酸性巖類,在空間分布上受構造控制明顯,長軸方向多呈北西西向,與區域構造線方向基本一致,分異作用較差,相帶不發育,巖石普遍遭受不同程度的混染、蝕變及碎裂作用。
3.2火山巖
礦區內火山巖主體為樹維門科組火山巖(C2P2sa),巖性組合為淺海相碎屑巖及火山巖—碳酸鹽巖,區內火山巖分布較廣,巖性為杏仁狀玄武巖、蝕變安山巖、中酸性火山角礫巖和凝灰巖等。
4.1景觀地球化學條件
普查區為高緯度、高海拔地區,溝谷縱橫,水系發育,植被及腐質土掩蓋極差,加之物理風化及冰磧侵蝕作用強烈,巖礦石中的微量元素易析出富集于水系沉積物中,有利于通過水系沉積物測量發現異常。土壤發育地段,水土保存較好,礦(化)體中的成礦元素不斷擴散而富集于上覆土壤中,使土壤中成礦元素逐漸濃集,有利于通過土壤測量發現次生異常。
4.2地球化學場特征
普查區1:5萬水系沉積物測量表明,擬測定地化元素Cu、Au、Pb、Zn、As、Sb、Bi、W、Sn、Mo的平均含量、濃集比率、變異系數、疊加強度與全國平均值相比。

表1 黑海南銅金礦與全國地化元素含量對比表
主要地球化學元素富集較強,Au、Cu、W為富集型元素,Sb、As元素富集性極強,Pb、Zn、Bi、Sn、Mo為貧乏型元素,表明Au、Cu、Sb、As、W成礦物質來源充足;Pb、Zn、Bi、Sn、Mo成礦物質來源貧乏;Sb、Pb、Zn元素的變異系數較大,表明其離散程度大,局部富集特征明顯;Au、Sb、As、Bi、W、Mo元素的疊加強度較大,表明二次疊加成礦的能力較強。綜上所述,Au、Sb元素可作為普查區地質找礦的主攻礦種。
區域內鎢、銅異常大致以石英閃長巖為中心,遙感反映的鐵異常圍繞巖體分布。礦區斷裂帶上盤,石英閃長巖分布區內外接觸帶,以及與碳酸鹽之間應當是重點的銅、金找礦靶區地段。推測的NW向酸性巖脈附近,鐵的異常較強,應加以注意。NW向斷裂帶、遙感解譯標志層界面、鐵異常界面均有可能存在礦化。
區域內地層、構造和巖漿活動為該區礦床形成提供了良好背景條件,研究發現區域內蝕變類型的疊加形成了重要金礦(化)體。通過對化學地質特征進行分析,Au、Sb元素可作為普查區地質找礦的主攻礦種。區域內礦床成因與構造及巖漿活動有著密切關系,斷裂帶、石英閃長巖分布區內外接觸帶以及與碳酸鹽之間應當是重點的銅、金找礦靶區地段。
[1]王朝義.銅山銅鎢礦控礦因素及找礦建議[J].地質與勘探,1999,35(4):19-21.
[2]阮明賢,白生皓,姜登峰.青海省格爾木市黑海北銅金礦區成礦規律與找礦潛力分析[J].中國科技博覽,2013,(13):51-51.
[3]韓光,賈建團,曾東.萬方青海東昆侖大灶火溝地區金成礦地質特征淺析[J].地球. 2014.
P611[文獻碼]B
1000-405X(2016)-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