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深 鄭靖莉 張朝棟 潘繼釗

[摘要]目的 探討液基細胞學檢查(LCT)聯合人乳頭瘤病毒(HPV)檢測在宮頸癌前病變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行宮頸癌篩查的40例婦女作為研究對象,進行LCT與HPV檢查,并通過病理組織學檢查進行確診,比較LCT、HPV單獨檢測及聯合檢測的靈敏度、特異度等指標。結果 40例受檢者中經病理檢測確診為陽性的有23例,其中LCT檢測為陽性的有18例,HPV檢測為陽性的有13例,LCT聯合HPV檢測為陽性的有22例,LCT、HPV聯合檢測的陽性檢出率明顯高于HPV、LCT單獨檢測,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9.68,4.21,P<0.05)。LCT聯合HPV檢測的靈敏度、特異度明顯高于LCT、HPV單獨檢測,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4.21,9.68,4.50,5.88,P<0.05)。LCT聯合HPV檢測的陽性似然比與約登指數高于單獨檢測、陰性似然比低于單獨檢測。結論 液基細胞學檢查與人乳頭瘤病毒檢測在宮頸癌前病變診斷中均有一定的意義,但二者聯合檢測更具有診斷價值,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LCT;HPV;宮頸癌前病變;診斷價值
[中圖分類號]R44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0616(2016)12-86-03
宮頸癌是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通常由子宮頸鱗狀上皮不典型增生連續發展為原位癌至早期浸潤癌,最后惡化為浸潤癌,及早進行癌前病變篩查與診斷能顯著降低癌癥發病率、控制死亡率。LCT檢查技術的鏡下細胞圖像清晰、均勻分布,宮頸癌及宮頸上皮內瘤變發生的主要原因是人乳頭瘤病(HPV)持續感染,故HPV檢測具有一定的篩查意義。本實驗選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行宮頸癌篩查的40例婦女作為研究對象,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行宮頸癌篩查的40例婦女作為研究對象,所有受檢者均為育齡婦女,無生殖道急性炎癥、無盆腔放療史、無宮頸上皮內瘤變史、非月經期,排除宮頸細胞學檢測存在異常者,受檢者平均年齡(34.5±4.6)歲;產次為0~4次,平均產次(1.5±0.5)次。
1.2方法
宮頸病理組織學檢查:若受檢者觀察到明顯的宮頸病灶,可直接于病灶處取樣活檢,若未觀察到明顯的宮頸病灶,則在陰道鏡下多點取樣,進行病理組織學活檢。
LCT檢查:將宮頸表面的黏液擦去,向宮頸管內插入特制的宮頸細胞刷,于宮頸管內約1cm處順時針旋轉大約5周,迅速取出,向細胞保存液中轉入,并處理獲取的細胞樣品,進行制片、閱片。利用TBS系統進行診斷描述:非典型腺上皮細胞(AGUS)或非典型鱗狀上皮細胞(ASCUS)、低度鱗狀上皮內病變(LSIL)、非典型鱗狀上皮細胞(ASC-H)或高度鱗狀上皮內病變(HSIL)。液基細胞異常,包括AGUS/ASCUS、LSIL、HSIL、ASC-H、腺癌/鱗癌均為陽性。
HPV檢測:采用免疫化學技術檢測,微孔板的基因信號通過化學發光放大,微量檢測受檢標本中的HPV病毒,檢測HPVl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等13種高危型HPV。該檢測方法的結果判斷標準為:受檢標本中HPV-DNA的負荷量不低于1.0pg/mL為陽性結果,表明有HPV感染,HPV-DNA的負荷量=標本相對發光單位(RLU),標準陽性對照(CO);受檢標本中HPV-DNA的負荷量低于1.0pg/mL則為陰性結果。
1.3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對實驗中獲得的結果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其中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假設檢驗水準為α=0.05,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計算LCT、HPV單獨檢測及聯合檢測的靈敏度、特異度、陽性似然比、陰性似然比和約登指數。
2.結果
2.1LCT、HPV單獨檢測及聯合檢測診斷宮頸癌前病變的結果比較
40例受檢者中經病理檢測確診為陽性的有23例,LCT、HPV聯合檢測的陽性檢出率明顯高于HPV、LCT單獨檢測,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x2=9.68,4.21,P<0.05)。見表1。
2.2LCT、HPV單獨檢測及聯合檢測診斷宮頸癌前病變的真實性評價
LCT聯合HPV檢測的靈敏度明顯高于LCT、HPV單獨檢測,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4.21,9.68,P<0.05)。LCT聯合HPV檢測的特異度明顯高于LCT、HPV單獨檢測,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4.50,5.88,P<0.05)。LCT檢測的陽性似然比和約登指數高于HPV檢測,HPV檢測的陰性似然比高于LCT檢測,LCT聯合HPV檢測的陽性似然比高于單獨檢測、陰性似然比低于單獨檢測、約登指數高于單獨檢測。見表2。
3.討論
宮頸癌前病變包括原位癌和不典型增生,盡早進行宮頸癌前病變診斷,能夠及時發現宮頸癌初期發生的病理變化,從而阻斷宮頸浸潤性癌的發展,降低宮頸癌發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細胞學檢查方便取材、檢查無創,是宮頸鱗狀上皮內瘤變最簡單的檢測輔助方法。高危型HPV的感染與宮頸癌的發生密切相關,因而檢測高危型HPV是宮頸癌前病變診斷的重要手段。
LCT技術制作的細胞樣本薄層涂片具有背景清晰、細胞結構清楚、分布均勻的特點,涂片滿意度顯著增加,提高了異常宮頸細胞的陽性檢出率。傳統的巴氏涂片法制作的涂片,上皮細胞重疊過度,血液、黏液或炎性細胞等過多,異常細胞不清晰,涂片質量差,假陰性率較高,使部分患者錯過治療機會。LCT技術減少了做巴氏涂片的重復次數,顯著降低了假陰性率,樣本檢測質量明顯提高,已成為宮頸癌前病變診斷的重要手段,在宮頸腫瘤的普查中發揮著重要意義。有學者發現,對于宮頸刮片標本,LCT技術能夠使低度鱗狀上皮更高級別病變的診斷率提高65%、異常細胞檢出率提高13%,使檢出宮頸癌的假陰性率顯著降低。高危型HPV檢測手段不僅能夠預警宮頸上皮細胞不典型增生患者的病情發展趨勢,還能使細胞學篩查的靈敏度顯著提高,降低細胞學檢查異常而HPV檢查陰性的受檢者的檢查頻率。HPV檢測憑借其自動化的標準模式能夠在短時間內對大量樣本進行檢測,且不易受到受檢者宮頸炎癥的干擾,補充了LCT技術檢查的不足。從感染至癌變的全程均可以檢出高危型HPV病毒,但HPV單項技術檢測的漏診率較高,靈敏度較低,不宜在宮頸癌前病變檢查中單獨應用。而LCT、HPV聯合檢測宮頸癌前病變的全面篩查方案具有顯著高效性,有望代替單一的HPV檢測或細胞學檢測。
本實驗中,40例受檢者中經病理檢測確診為陽性的有23例,LCT、HPV聯合檢測的陽性檢出率明顯高于HPV、LCT單獨檢測,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9.68,4.21,P<0.05)。LCT聯合HPV檢測的靈敏度、特異度明顯高于LCT、HPV單獨檢測,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LCT聯合HPV檢測的靈敏度明顯高于LCT、HPV單獨檢測,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4.21,9.68,P<0.05)。LCT聯合HPV檢測的特異度明顯高于LCT、HPV單獨檢測,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4.50,5.88,P<0.05)。LCT檢測的陽性似然比和約登指數高于HPV檢測,HPV檢測的陰性似然比高于LCT檢測,LCT聯合HPV檢測的陽性似然比高于單獨檢測、陰性似然比低于單獨檢測、約登指數高于單獨檢測。此結果說明,兩種方法聯合檢測的誤診率和漏診率均比單一的檢測方法低,排除疾病和確診癌前病變的能力比單一的檢測方法高。
綜上所述,LCT聯合HPV檢測的方法能夠顯著提高宮頸癌前病變診斷的準確率與真實性,有助于盡早估計受檢者宮頸癌變的風險,從而采取相應的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