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冰蓮
(湖北師范大學 美術學院,湖北 黃石 435000)
?
簡談小學美術課堂中的價值觀教育
馬冰蓮
(湖北師范大學 美術學院,湖北 黃石 435000)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學三維目標中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引起教育界人士的廣泛關注,如何在課堂中貫穿價值觀教育是非常值得深思的。尤其是小學生正處在身體和心理不斷發展的年齡,其價值觀的形成受到家庭、學校、社會等多方面的影響,而在美術課堂中的價值觀教育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小學美術;課堂;價值觀;教育
從中西方價值觀教育歷史可以看出,中國的價值觀教育發展比較晚,一直被包含在德育的范疇內,隨著新課程教育改革對教學三維目標中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方面的確立,可以看出學生的價值觀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小學美術課堂中的價值觀教育是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對豐富學生自身的情感體驗和對獨特事物的價值領悟起著重要作用。
第一,小學美術課堂中價值觀教育的基本內容。對于價值觀教育的基本內容,每個學者專家都有自己的意見與觀點。裴娣娜教授指出價值觀教育遵循社會的發展規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為主,以實踐活動為基礎,在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中促進受教育者的觀念與思想的發展,使其身心受益[1]。在小學美術價值觀教育課堂中,不僅是對美術知識與技能的學習,更是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如在美術鑒賞中引發學生愛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升騰,在美術實踐活動中激發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促進學生人文精神的發展,使其價值觀在無形中得到正確啟發與引導。
第二,小學美術課堂價值觀教育的特征。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的一份子,每個中國人都應該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特別是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正處于心理快速發展的階段,意志力很薄弱,自制等能力比較差,但善于表現自己的情感,美術教育中的價值觀培養與小學生的身心發展一致,對于幫助學生樹立愛國主義精神和正確的理想信念有著促進作用。
第三,小學美術課堂價值觀教育的意義。美術課堂是具有人文性質的,它與其他課程不同,是以激發學生的感性思維為首要任務,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提高學生的審美感受能力、鑒賞能力和創造能力[2]。在美術課堂的學習過程中重視價值觀的形成,激發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和創造精神,對學生的成長、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第四,小學美術課堂中價值觀教育的目標。在小學美術課堂的教學中,根據小學美術教學的特征與性質將美術課堂的教學目標劃分為技能、認知、創造和情感四個方面[3]。而小學美術課堂中的價值觀教育目標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是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美術的學習不僅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獲得知識與技能的學習,還能引導他們健康成長。二是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人文性質是美術課程的最大特點,同時也決定了其價值觀教育的性質是對民族精神、文化的學習與領悟。
學生價值觀的形成受多方面的影響,社會、學校、家庭對學生都產生著不同的影響。小學生處于價值觀發展的關鍵時期,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積極和健康的價值觀應在每位老師共同努力下進行。在小學美術課堂中,影響學生價值觀的因素有教師的素質、學生的素質以及課堂環境。
第一,教師的素質。教師的價值取向尤其重要,學生的價值觀會在無形中受到教師的影響。在課堂中教師與學生的思想交流最多,教師的言行舉止時刻得到學生的關注,教師對社會、世界等的看法時刻影響著學生的價值觀。教師要轉變以往的教學理念,不再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講授,要以長遠的眼光看待教學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重視價值觀的教育。教師的素質夠高,積極樂觀、樂于奉獻、勤勉刻苦等價值觀念都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記,教師以身作則會促使他們的價值觀得到更好的引導與發展。

第二,學生的素質。每一個學生的家庭文化等背景都不相同,學生的素質也會存在差異,教師要在了解學生狀況的前提下引導學生的價值觀。在小學美術課堂的學習中,學生主要是靠大腦的感性思維對客觀事物產生直接感受,但每個學生的能力各有差異,教師在傳授價值觀教育時也會遇到不同的狀況,要采取循序漸進和因人而異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價值觀教育滲入到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之中。
第三,課堂環境。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現代化信息技術、多媒體教學方式的出現使課堂環境得到改變,怎樣利用好現代化技術進行價值觀教育更值得深入思考。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博物館、藝術展覽等資源,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多開講座,增加學生與藝術家交流的機會,在耳濡目染中學生的價值觀會得到熏陶,在這些課程的影響下,學生的視野拓寬,美術知識得到豐富,價值觀也會得到改變。
由于價值觀教育的特殊性質,小學美術課堂中價值觀的教育也應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則,慢慢深入到學生的價值觀體系當中,使充滿正能量的價值觀無形影響著學生[4]。
第一,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小學美術相較于其他課程有著自主性,學生可以在課堂中發揮自身的主體作用。例如在欣賞繪畫作品時,教師可采用提問法讓學生回答第一感受,然后學生將所學知識綜合運用與分析,在已有的知識結構的基礎上對作品做出獨有的感悟。但這一過程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師只是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隨著學生欣賞的高雅藝術作品越來越多,領會藝術家的精神與品質的能力越強,其價值觀的形成也越來越完善。
第二,靈活性原則。在小學美術課堂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學習的氛圍還有環境都在不斷變化著,學生的學習動機也會出現相應的變化,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課堂實際情況靈活教學。例如,學生在欣賞藝術作品時提不起興趣,教師可根據情況對藝術家的生平、對當時的社會背景進行分析,既增加學生對藝術的親近感,又會減少學生對藝術家及其作品的神秘感,使學生產生探索和求知的欲望。學生在獲得學習成就感之后,學習興趣將會更加濃烈,其熱愛學習、充滿動力的表現也將是促進價值觀正向發展的有力動機。
第三,實踐為主的原則。輕松積極的教學情境是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最吸引學生的地方,而實踐活動更是引導學生進行主動學習的有力途徑。在外出寫生的實踐活動中,不僅使學生的美術技能和觀察能力得到相應的提高,還會發現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感受大自然的獨特魅力,感受人與人之間最溫暖的情懷;當學生能用這樣一種積極的心態去看待生活時,學生的審美能力會隨之提高,價值觀也隨著精神世界的升華而進一步得到提高。
第四,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原則。小學美術課堂的教學是以感性思維為起點,在輕松和愉悅的教學環境中使學生暢所欲言地表達自己獨有的感受,不用考慮太多理性方面的東西,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在豐富充實學生知識的同時,激發學生的感性思維,使其獨有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大膽發揮自己的優勢且運用到后續的學習當中去。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得到啟發同樣會影響到其他學科的學習并促進其智力、情感、創造力等方面的發展,學生的價值觀也會在創造性思維的啟發下得到塑造,在循序漸進中形成更加高尚的價值觀體系。
第一,價值觀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在教學中對于價值觀教育的重視度不夠高。教師要切實做到重視價值觀教育這一問題,加強對新課程標準的解讀并深入了解價值觀教育的重要內涵,這樣才能在課堂教學中實施貫穿這一教育原則,培養學生對待自己、他人、社會、自然以及人生等方面的價值觀。學校要重視并加強對學生價值觀的培養,意識到其后續作用的力量,只有在課堂中經過不斷的熏陶,人的價值觀才會逐步得到提升,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第二,對于現存問題的一些建議。面對價值觀教育現存的一些問題,需要最基層的廣大教師共同努力去改善這種狀況。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是首要任務,教師熱愛自己的學生、熱愛自己的職業,以身作則、恪盡職守、以學生為本,在無形中折射出的價值觀對學生產生的影響力會更大。加強對價值觀教育的宣傳離不開學校的重視,多支持教師的價值觀教育,多舉行實踐活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這需要家長、學校和社會的支持。
隨著新課程改革,價值觀的教育也會越來越受到重視,這離不開最前線的老師們的努力,在價值觀教育中教會學生怎樣學習,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對學生的身心發展都有良好的促進作用。然而這一路程還需更多方面的共同努力,相信在未來會取得更好的成果。
[1] 王蘇玄.高中歷史課程價值觀教育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1.
[2] 李慶云,羅克中.中小學美術教學法[M].南寧:廣西美術出版社,2008.
[3] 莊小紅.淺論高中歷史教學中價值觀的教育[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9.
[4] 姚林群.課程中的價值觀教學[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1.
(責任校對游星雅)
10.13582/j.cnki.1674-5884.2016.07.006
20160112
馬冰蓮(1991-),女,河南蘭考人,碩士生,主要從事美術課程與教學論研究。
G621
A
1674-5884(2016)07-0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