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美愛,梁桂蓮,廖芳,滕文,肖剛.右江民族醫學院醫學檢驗學院,廣西百色 5000;.右江民族醫學院臨床醫學院,廣西百色 5000;.右江民族醫學院藥學院,廣西百色 5000
廣西百色市2010—2014年梅毒流行特征分析
韋美愛1,梁桂蓮2,廖芳1,滕文1,肖剛3
1.右江民族醫學院醫學檢驗學院,廣西百色533000;2.右江民族醫學院臨床醫學院,廣西百色533000;3.右江民族醫學院藥學院,廣西百色533000
目的 通過調查百色市2010—2014年梅毒流行特征,為全市制訂梅毒防治措施提供科學依據。方法 采用Excel軟件對2010—2014年該市上報的梅毒病例資料進行統計分析。結果 全市2010—2014年報告梅毒陽性病例總數為3643例,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年平均發病率為19.15/10萬。男性高于女性,男女性別比平均為1.18:1。在梅毒分期中,以早期梅毒為主,一期梅毒和隱性梅毒病例數明顯高于其他期梅毒梅毒病例數。病例分布于各個年齡組和各種職業中,其中以20~49歲為高發年齡段,占64.32%;在職業病例分布中,以農民病例數最多,占60.46%。結論 百色市梅毒防治任務仍然嚴峻,應加強重點人群的防控,從而控制本市梅毒的發病率。
梅毒;流行特征;分析
梅毒是一種由梅毒螺旋體感染引起的慢性傳染性疾病,其傳染性強,病程漫長,病變幾乎侵犯全身各組織和器官,對個人、家庭和社會都產生嚴重危害,是我國重點防治的傳染病之一。百色市近幾年來梅毒病例報告數逐年上升,為掌握該市梅毒的流行病學特征和流行病學趨勢,以便為全市制定梅毒防治策略提供依據,該文對2010—2014年百色市梅毒疫情資料分析如下。
1.1一般資料
梅毒報告病例數來源于百色市各醫療單位2010—2014年上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的梅毒疫情資料,人口資料來源于百色市統計局歷年人口統計資料.
1.2方法
采用Excel軟件對2010—2014年該市上報的梅毒病例資料進行統計分析。
2.1發病情況
百色市2010—2014年共報告梅毒病例3643例,發病率為19.15/10萬,年發病率最高為2014年的30.81/ 10萬,年發病率最低為2010年的9.12/10萬。5年間年發病率呈逐步上升趨勢,見表1。

表1 百色市2010—2014年梅毒發病率和構成比
2.2梅毒病例分期
梅毒報告病例以后天獲得性為主,隱性梅毒和Ⅰ期梅毒報告病例數高于其他各期梅毒;隱性梅毒報告病例數占58.14%,Ⅰ期梅毒病例數占33.49%,見表2。

表2 百色市2010—2014年梅毒病例性別和年齡分布情況
2.3年齡分布及性別比例
5年間共報告梅毒病例數3 643例,各年齡組均有病例報告,以20~49歲為高發年齡段,共2 343例,占64.32%,高于其他年齡組,且各年齡段梅毒報告病例數均呈逐年增高趨勢,在3 643例梅毒病例數中,其中男性1 976例,女性1 676例,男女性別比為1.18:1,男性略高于女性。5年間男女病例性別比分別為1.09:1、1.18:1、1.12:1、1.81:1、1.26:1,均為男性略高于女性,見表3。

表3 百色市2010—2014年梅毒病例性別和年齡分布情況
2.4職業分布
在梅毒病例職業分布中,以農民和工人為主,占報告病例總數的60.46%,;其次為離退人員,占15.27%,在家及待業人員占9.29%;商業服務人員2.89%;干部占2.67%;教師占1.88%;學生占1.67%;其他職業占6.87%,見表4。

表4 百色市2010—2014年梅毒病例職業分布
近幾年來,百色經濟快速發展,對外交流擴大,旅游業普遍,人們的性文化、性習俗也發生著變化,為梅毒的傳播和流行提供了有利條件。據百色市2010—2014年的梅毒病例數據調查顯示,梅毒病例數總體處于快速增長期,報告發病率逐年上升,相關衛生行政部門應對此給予高度重視。其中Ⅰ期梅毒和隱性梅毒報告病例居高不下,比例遠遠超過了其他期梅毒,與廣西其他縣市早期梅毒病例呈上升趨勢的報道相同[1-6],在梅毒總報告病例中分別占33.49%、58.14%,可以反映以下幾點:①我市各級醫療機構梅毒入院前,術前,產前血清學檢測與診斷水平不斷提高,使得更多病例被發現。②梅毒監測以及報告工作得到更進一步的規范和加強,使得梅毒發現力度增加。③梅毒防治宣傳工作頗有成效,群眾自我防護意識加強,使得更多的早期梅毒病人及早就醫,從而更多病例得到登記報告。從男女比例看,此次資料統計發現男性梅毒患者略高與女性,說明男性病例高于女性病例,其原因有待進一步深究。從年齡和職業分布上看,各年齡組和各種職業均有病例報告,年齡組主要集中在20~49歲,共占64.32%,職業主要以農民及工人為主,主要原因為20~49歲為青壯年期,處于生理旺盛期,此年齡階段的部分農民及工人會通過嫖娼滿足自己的生理需求,由于文化水平低,接受性教育少,缺乏性病防治知識,從而大大增加了梅毒感染率,成為感染性病的主要群體[7-9]。
綜上,加強性道德、性觀念宣傳教育,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推廣使用安全套,提高群眾性病防治知識;加強梅毒監測,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提高生命質量;加大孕期女性梅毒病例篩查的宣傳教育力度,減少胎傳梅毒的發生;對傳染源加強管理,防止亂性或多性伴的傳播,從根源上遏制梅毒的傳播與流行。政府應加強管理力度,領導相關部門相互協作,積極調動全社會參與,以教育為主,篩查為輔,共同遏制梅毒的擴散傳播。
[1]付志智,吳秀玲,鄧革紅.1997~2007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梅毒流行病回顧性分析[J].疾病監測,2008,23(10):616-618.
[2]傅劍羽,黃亞銘,呂昌峰,等.2004-2009年廣西天峨縣梅毒、淋病、AIDS/HIV疫情分析[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11,25(2):117-118,121.
[3]普正豪,殷凱,莫坤,等.柳州市2008-2012年梅毒流行特征分析[J].醫學動物防制,2014,30(6):606-608.
[4]黃禹吉,呂冬艷.2004-2008年百色市梅毒疫情資料分析[J].應用預防醫學2009,15(6):364-365.
[5]曾世培,譚毅,玉明科,等.2005-2010年馬山縣梅毒流行特征分析[J].應用預防醫學,2013,19(3):147-149.
[6]鄒雙燕,莫玉平,王遠華,等.2004-2011年廣西南丹縣梅毒淋病艾滋病HIV疫情分析[J].中國民康醫學,2013,25(9):23-25.
[7]龍超年,龍永南,陳惠珍,等.2004-2009年廣西鳳山縣梅毒、淋病、AIDS/HIV疫情分析[J].疾病監測與控制,2011,5(8):462-464.
[8]吳秀玲.1950-2007年廣西甲乙類傳染病疫情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09,36(9):1720-1722.
[9]王穎,申莉梅,李進嵐,等.貴州省2008-2012年梅毒流行病學分析[J].貴州醫藥,2014,38(1):55-58.
正文主體部分之“討論”
1.著重討論研究結果的創新之處及從中導出的結論,包括理論意義、實際應用價值、局限性,及其對進一步研究的啟示等。如果不能導出結論,也可通過討論,提出建議、設想、改進意見或待解決的問題等。
2.應將本研究結果與其他有關的研究相比較,并將本研究結論與目的聯系起來討論。
3.不必重述已在前言部分介紹過的背景和在結果部分詳述過的數據或資料。不應列入圖或表。
Analysis of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yphilis in Baise in Guangxi from 2010 to 2014
WEI Mei-ai1,LIANG Gui-lian2,LIAO Fang1,TENG Wen1,XIAO Gang3
1.Medical Laboratory School,National Medical College of Right Rivers,Baise,Guangxi Province,533000 China;2.School of Clinical Medicine,National Medical College of Right Rivers,Baise,Guangxi Province,533000 China;3.School of Pharmacy,National Medical College of Right Rivers,Baise,Guangxi Province,533000 China
Objective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making syphilis prevention and cure measures in whole city by surveying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yphilis in Baise from 2010 to 2014.Methods The syphilis case data reported in our city from 2010 to 2014 was counted and analyzed by Excel software.Results The total number of syphilis positive cases reported from 2010 to 2014 in our whole city was 3643,the morbidity rate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year by year,and the average morbidity rate per year was 191.5/100 thousand,and the average morbidity rate per year in male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female,and the ratio of male and female was 1.18:1,early syphilis was the main in the syphilis stages,and the primary syphilis and syphilis latent case numbers we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case number in other syphilis stages,and cases were distributed in various age groups and occupations,20~49 years old was the age of high incidence,accounting for 64.32%,and case number of farmers was the most in the occupational case distribution,accounting for 60.46%.Conclusion The prevention and cure task of syphilis in Baise is still severe,and we should enhance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focus groups thus controlling the incidence rate of syphilis in our city.
Syphilis;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Analysis
R759.1
A
1672-5654(2016)07(b)-0094-03
10.16659/j.cnki.1672-5654.2016.20.094
右江民族醫學院2015年自治區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項目編號:201510599063)。
廣西高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項目自治區級創新創業民族醫藥教學團隊(桂教高教[2015]93號、桂教高教[2016]6號)。[作者簡介]韋美愛(992.9-),女,壯族,本科。
肖剛(1979.5-),男,廣西桂林人,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生化藥理。Email:xiaogang_7954@163.com。
(2016-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