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何志明,李捷,魏遠四川綿陽四0四醫院 放射科,四川綿陽 621000
放射科危急值的設立及報告流程分析
王宏,何志明,李捷,魏遠
四川綿陽四0四醫院 放射科,四川綿陽621000
總結某醫院放射科危急值的設立,報告流程的建立、完善及管理經驗,并結合文獻進行分析研究。放射科危急值項目內容、報告流程有其自身的特點,工作中應根據這些特點有針對性地地進行管理和持續改進,以確保放射科危急值管理的有效性。
危急值;管理;放射科;危急值項目;報告流程
1972年美國最早提出危急值的概念,也稱為緊急值或警告值[1]。“危急值”是指當這種檢驗(檢查)結果出現時,表明患者可能正處于有生命危險的邊緣狀態,臨床醫生需要及時得到檢驗(檢查)信息,迅速給予患者有效的干預措施或治療,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則就有可能出現嚴重后果,失去最佳搶救機會。危急值報告管理是落實“患者安全目標”的重要內容,開辟危急值報告“綠色通道”,迅速、及時向臨床科室提供準確的檢驗(檢查)項目危急值結果是檢驗(檢查)科室的重要職責,對臨床科室搶救重癥病人,及時挽回病人的生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放射科危急值在搶救危重患者及保障醫療安全中起重要作用,隨著放射檢查技術的進步和對疾病診斷能力的增強,以及大家對危急值管理認識的深入,放射科危急值管理就顯得越來越重要。近年對危急值管理的研究較多,但幾乎沒有關于放射科危急值管理的報道。為此,我們對放射科危急值項目內容、報告流程特點分析如下,以便為放射科危急值有效管理提供依據,現報道如下。
根據危急值的定義及管理要求,要建立有效的危急值管理制度,首先應設立危急值項目。放射科危急值項目的設定是在可能的放射診斷(包括X線、CT、MRI等)結果中挑選確定的(見表1)。與其他科室危急值項目設定一樣,放射科危急值項目的確定,需要結合本單位的臨床實際,并建立相適應的危急值制度。
放射科危急值項目的制定,由分管職能部門(如醫務處)和放射科主任負責,會同相關臨床科室共同確定。同時,職能部門還應定期組織評估危急值項目設置是否合理。

表1 某醫院放射科危急值項目表
放射科工作人員發現“危急值”情況后應,應馬上核對患者身份信息并立即向送檢科室電話報告,同時做好《“危急值”報告及處理登記本》記錄,并及時發送報告單。患者或家屬自行取報告的,放射科工作人員有責任和義務向其告知盡快就診并記錄。
放射科危急值管理的持續改進措施包括:①根據醫院相關制度和流程,制訂放射科的“危急值”管理制度實施細則,對本科室人員要求、培訓、檢查作出了明確規定。②根據實際工作情況,細化和完善報告流程。③進行全員培訓,確保科室人員熟悉本專業危急值項目,并知曉報告工作流程。④對制度執行情況進行全面檢查,及時分析總結,并對存在問題進行整改。⑤對整改的效果進行驗證、分析。⑥通過問卷調查等方式,調動全科人員參與“危急值”管理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做到全員參與危急值管理。
同檢驗科危急值管理比較,放射科危急值項目和危急值報告流程具有以下特點:①與檢驗科是從日常上千種檢驗項目中挑選出那些項目必須設立危急值[2]不同,放射科危急值項目的設定是從可能的放射診斷結果中挑選確定的。②相比較而言,檢驗專業危急值大多數為標準化的數值,且有危急值的界限,而放射科的危急值項目基本為文字描述。③實驗室信息系統(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 LIS)能夠自動搜索并顯示項目的危急值,一旦發現有符合危急值定義的檢驗數據,系統會突出顯示[3],而放射科的危急值需要通過醫生診斷得出。④發現危急值后,放射科一般不需確認儀器、設備和檢查過程是否正常,操作是否正確,也不需核查檢驗標本是否有錯,檢驗項目質控、定標、試劑是否正常等。
鑒于放射科危急值項目及報告流程的上述特點,我們認為放射科危急值管理中存在下列應注意的問題及應該采取的一些措施。
第一,放射專業危急值項目為放射診斷結果,基本都是文字描述,危急值項目設定較為主觀,缺少檢驗專業危急值那樣的參考值。相關的管理文件和評審標準雖然提出了放射科建立危急值項目表的要求[4],但沒有給出具體項目,這樣雖然給了醫院自主性,可以結合本醫院臨床實際建立相適應的放射科危急值項目,但也造成了醫院在確定放射科危急值項目時缺乏參考依據,比較盲目,可能會造成醫院制定的危急值項目不全或過于寬泛。其實,較之于檢驗科危急值限值受包括患者屬性和檢驗方法影響,如:年齡(新生兒、兒童、成人)、性別,甚至種族等不同人群的危急值界限可能不同;不同的檢測方法可能有不同的正常參考值范圍,會影響到危急值的具體界限[5]等。放射專業危急值項目基本不受這些因素影響,因此,主管部門或專業學會可以嘗試制定比較全面、統一、合理的放射專業危急值項目,提供給醫院參考,以確保各家醫院設定的放射科危急值項目規范、有效。
第二,不同于檢驗科可在LIS系統上設立各項危急值,讓計算機系統直接識別危急值,放射科的危急值需要通過醫生診斷得出,即需要人工判斷診斷結果是否為危急值項目,這就要求放射科醫生必須熟悉甚至是牢記本專業的危急值項目,以便和診斷結果比對,甄別其是否屬于危急值。同時,在危急值識別過程中,技師也是重要的一環,他們在放射檢查過程中就有可能發現危急值,從而提醒診斷醫生注意,避免漏報并縮短報告時間。因此,在放射科危急值管理中,必須注意全員反復培訓,反復考核,確保相關專業技術人員都熟悉本專業危急值項目。另外,科室在醒目及方便的地方,如《“危急值”報告及處理登記本》扉頁、診斷桌及設備控制臺上張貼或放置危急值項目表也是避免遺忘、減少漏報的一項有效措施。
第三,在放射科危急值報告流程方面,發現危急值后,放射科重點是確認患者的信息后及時向臨床發送危急值信息和診斷報告,而一般不需確認設備、操作是否正確,也不存在核查標本、檢驗項目質控、定標、試劑等,因此,放射科危急值管理的重點應該是控制報告時限、降低漏報率。此外,很重要的一點是報告的準確性,目前醫院最常采用的電話報告方式具有一定的弊端[6],Barenfanger等總結文獻提供的數據發現,利用電話報告危急值,大約有3.5%的錯誤率[7]。而放射科通過電話報告的危急值的錯誤率不會低于這一比例,因為放射科危急值基本為文字描述,沒有標準化的表述方式,電話中語言表達容易被誤聽誤記,特別是報告者方言比較明顯的更容易出錯,對此,完善信息系統建設,建立多條危急值發送/接受途徑,是完全必要的。比如,電子病歷危急值平臺或專用電訊平臺的不僅危急值發送速度明顯快于電話報告,且與電話報告同步的電子病歷危急值平臺,能夠使臨床及時發現并修正電話報告的錯誤信息[8]。
綜上所述,放射科危急值項目內容、報告流程有其自身的特點,工作中應根據這些特點有針對性的進行管理和持續改進,以確保放射科危急值管理的有效性。
[1]Dighe AS,Rao A,Coakley AB,et al.Analysis of laboratory critical value reporting at a large academic medical centerl [J].Am J Clin Pathol,2006,125(5):758-764.
[2]黃海東,吳曉宇,朱杰.檢驗科危急值的設立、報告流程及臨床價值分析[J].檢驗醫學與臨床,2009,6(24):2173-2174.
[3]蔡仁美,朱勝春.綜合性醫院“危急值”無縫隙管理的實踐與體會[J].中國醫院,2013,15(10):44-46.
[4]衛生部醫療服務監管司.衛生部 醫院評審評價工作文件匯編[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87-88.
[5]張翠.檢驗結果危急值報告制度的建立和應用[J].醫學檢驗與臨床,2010,21(6):127-134.
[6]徐茂云,魏巍,步曉東.某院檢驗危急值管理情況調查與分析[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11,18(5):47-49.
[7]Barenfanger J,Sautter R L,Lang D L,et al.Improving patient safety by repeating(read-back)telephone rports of critical information[J].Am J Clin Pathol,2004,132(12):1862-1867
[8]游斌權,鐘初雷,閻曉勤.3種危急值管理方式的比較研究[J].中國醫院管理,2012,32(8):32-33.
Analysis of Setting of Critical Values in the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and Report Process
WANG Hong,HE Zhi-ming,LI Jie,WEI Yuan
Department of Radiology,404 Hospital of Mianyang,Mianyang,Sichuan Province,621000 China
The setting of critical values and establishment of report process in the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in some hospital were summarized,the management experience was improved,and analyzed and researched combined with papers.The critical value project content and report process in the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we should give targeted management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 in work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ness of critical value management in the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Critical value;Management;Department of radiology;Critical value project;Reporting process
R197.3
A
1672-5654(2016)07(b)-0156-02
10.16659/j.cnki.1672-5654.2016.20.156
王宏(1977.5-),男,四川綿陽人,本科,副主任醫生,主要從事影像診斷和介入治療。
(2016-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