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國燕,張永峰,馮立清(蘭州市中醫醫院,甘肅 蘭州 730050)
乙型肝炎患者健康教育現狀分析
馮國燕,張永峰*,馮立清
(蘭州市中醫醫院,甘肅 蘭州 730050)
目的 了解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簡稱“乙肝”)患者及其家屬對乙肝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及獲取途徑。方法 對2015 年3—12月來我院就診的106例乙肝患者及85名家屬進行問卷調查。結果 患者及其家屬均具有一定的乙肝相關知識,但缺乏更深層次的了解及健康指導,家屬對疾病的了解程度較患者差;患者及其家屬獲得健康教育的途徑主要是入院宣教和網絡。結論 需進一步加強乙肝健康教育,注重宣教內容的深度和廣度以及宣教方式的多樣性和個體化。
乙型肝炎;患者;健康教育
慢性乙型肝炎(簡稱“乙肝”)是一種世界性的慢性傳染性疾病,全球慢性乙肝感染人數在4億左右,我國為乙肝高發地區,約有2億人感染慢性乙肝。傳染性強、治療難以及預后差使乙肝成為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疾病,給患者、家庭和社會帶來巨大的精神壓力與沉重的經濟負擔。健康教育是慢性乙肝防治的重要手段,是除藥物治療外非常有效的干預措施。我們對2015年3—12月在我院就診的門診和住院慢性乙肝患者及其家屬乙肝健康教育現狀進行調查,目的在于發現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健康教育。現報告如下。
1.1對象
2015年3—12月在我院就診的門診和住院慢性乙肝患者106例,男89例,女17例,年齡22~65歲。其中輕度乙肝患者46例,中度22例,重度20例,肝硬化18例。以上患者均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版)診斷標準[1]。同時納入陪同家屬85例,男20例,女65例。
1.2方法
采用自行設計的調查表進行無記名問卷調查,內容包括:一般資料(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對乙肝知識的了解程度、乙肝相關知識獲取途徑等28個問題。發放問卷191份,回收189份,回收率98.4%。
2.1患者基本情況
文化程度:門診患者中高中學歷占26.2%,大專及以上學歷占36.9%;住院患者中初中及以下學歷占58.6%。職業:門診患者中工人占35.4%;住院患者中干部所占比例最高,為29.3%(見表1)。

表1 患者及其家屬的基本情況[n(%)]
2.2患者及其家屬獲取乙肝相關知識的途徑
患者及其家屬獲取乙肝相關知識的途徑主要為入院宣教、網絡和肝病門診,入院宣教幾乎是一半患者及其家屬獲取乙肝相關知識的主要途徑,具體見表2。

表2 患者及其家屬獲取乙肝相關知識的途徑[n(%)]
2.3患者及其家屬對乙肝知識的了解程度
患者及其家屬對乙肝的癥狀、體征、5項檢查以及治療中的定期復查、休息、戒煙酒等行為知曉率較高,但對疾病并發癥和病毒復制情況知曉率較低,且患病后患者及其家屬均有不同程度的擔憂(見表3)。
健康教育是疾病防治的重要方法之一,慢病的健康教育尤為重要。近年來,乙肝健康教育日益被人們所重視,健康教育方式也逐漸多樣化,對乙肝的防治起到了顯著作用。多項研究表明,開展積極的健康教育,可以幫助乙肝患者及其家屬了解乙肝的發生、發展、傳播途徑、飲食衛生等[2~4],促進健康行為的建立,預防疾病復發,改善預后,提高患者依從性和生存質量[5~7],同時可以切斷傳播途徑,降低感染率[8]。本次調查客觀如實地反映了患者及其家屬對乙肝感染、預防、診治、康復各個環節的認知狀況,從側面反映出當地乙肝患者及其家屬對乙肝的認知、行為和態度,為優化健康教育方式提供借鑒。

表3 患者及其家屬對乙肝相關知識的知曉率[n(%)]
3.1患者文化程度是影響乙肝知識知曉率的關鍵因素
本次調查中,門診患者主要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對乙肝癥狀體征知曉率高,就醫及時;而住院患者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居多,對乙肝相關知識知曉率低。
3.2健康教育途徑比較單一,教育對象局限
本次調查發現,患者及其家屬主要依靠入院宣教、網絡、專科門診獲取乙肝相關知識。入院教育和專科門診針對的是就醫患者及其家屬,而遺漏了乙肝病毒攜帶者(存在潛在危險)這個群體,給社會帶來了極大危險。網絡發展迅速,但網絡資源需要甄別,規范、公益性的健康教育網絡平臺較少,沒有專業人員引導的網絡健康教育容易讓百姓誤入歧途。電視健康教育頻道少,相關公益廣告更是屈指可數,純文字的健康教育書籍比較乏味,有乙肝病友俱樂部的醫療機構不多,所以,患者及群眾獲取健康教育的渠道少、途徑單一。可以利用圖文并茂的宣傳冊、宣傳畫在醫療機構窗口、公共場所面向全社會開展健康教育,深化人群對慢性乙肝的認知,促使全民參與乙肝預防,有效降低乙肝感染率。此外,健康教育還會消除人們對乙肝患者的歧視,使其得到社會支持,增強自信心。
3.3乙肝相關知識知曉率低,重治療輕預防
106例乙肝患者及83名家屬對乙肝相關知識均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家屬對疾病認知程度較患者低,主要是對乙肝癥狀體征、化驗指標、治療和休息等診治方面的知識較了解,預防方面內容多局限于日常生活注意事項,而對并發癥、病毒復制等疾病轉歸知識了解不多,反映出對乙肝危害的認知和對預防的重視不夠。絕大多數患者及其家屬知道乙肝需要終身治療,所以幾乎所有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和抑郁情況,給疾病治療帶來負面影響,需要進一步拓展健康教育的深度和廣度。全面系統的健康教育應包括疾病知識宣教、用藥指導、心理疏導、生活指導以及出院后復診指導。健康教育盡量通俗易懂,針對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理解能力的患者和家屬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實現個體化教育。另外,還需注意健康教育的階段性,不同發展階段的乙肝患者,其飲食、治療、生活護理均存在差別,讓患者充分了解不同階段的相關知識對整體治療、預后、并發癥預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9~11]。同時,不可忽視心理疏導,給予患者及其家屬必要的心理支持可提高患者依從性和自信心,提升生活質量[11,12]。
3.4缺乏健康教育實施者
由于醫療資源嚴重缺乏,目前乙肝健康教育實施者以醫院感染科護理人員為主,醫生很少參與其中。醫生更多地參與乙肝健康教育活動,特別是經治醫生的全程、連續性參與,可以使患者得到具體、個性化的指導,有利于疾病轉歸,減少復發,延緩病情。加強基層尤其是邊遠山區醫護人員乙肝相關知識培訓,并在醫學生中開展乙肝健康宣教,使他們也成為健康教育的實施者,最終提高整個社會對乙肝的認知程度,降低感染率。
[1]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中華醫學會感染學分會.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版)[J].中國肝臟病雜志,2015,7(3):1-18.
[2]陳志芹.56例乙肝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評價[J].內蒙古中醫藥,2014 (1):108.
[3]莫春蘭,陳紅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療健康教育的效果評價[J].吉林醫學,2013,34(33):7043.
[4]劉朝桂,王麗梅,張艷平,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4(8):276-277.
[5]王文英.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教育指導的價值分析[J].醫學信息,2015,28(34):313.
[6]王彩春.健康教育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自我管理中的效果評價[J].內蒙古中醫藥,2014(33):85-86.
[7]顧美華,朱麗君.個體系統化健康教育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質量影響的研究[J].醫學信息,2014,27(10):58-59.
[8]徐嬋,應小小,徐平珍.健康教育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護理與康復,2013,12(10):989-991.
[9]陳惠華,楊寶燕.健康認知干預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照護者的影響[J].當代護士,2015(7):128.
[10]鄒靜,孟慶菊,史玉霞.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及家屬同步健康教育對病人生活質量的影響[J].健康教育,2010,8(18):180.
[11]侯亞紅,周曉娟,趙岳.連續健康教育對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家屬心理狀況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護理研究,2009,23(1):221-222.
[12]陸虹,晏玉奎.健康教育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療依從性及抑郁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4,52(19):123-126.
(*通訊作者:張永峰)
R512.6+2
B
1671-1246(2016)15-013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