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英杰,明 莉
(東北林業大學文法學院,黑龍江哈爾濱 150040)
?
哈爾濱市大氣污染現狀及防治對策
趙英杰,明 莉
(東北林業大學文法學院,黑龍江哈爾濱 150040)
介紹了哈爾濱市大氣污染現狀,分析了大氣污染的主要原因,提出在防治結合的總思路下,通過加強政府責任、豐富行政手段、建立聯防聯控機制、擴大治理范疇、加強全民參與、提升科學技術等方面治理大氣污染。
哈爾濱市;煤煙污染;區域聯防;API指數
近年來,哈爾濱市連遭霧霾襲擊,大氣質量低下,且不斷持續,對人們身體以及生產、生活造成不良影響,大氣污染已經成為目前亟待解決的環境問題。目前,哈爾濱市大氣污染嚴重,污染源多,污染成因較為復雜,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也從主要防治工業污染轉向全面治理和防控,分別從工業、生活、交通、農業等方面進行防治。筆者介紹了哈爾濱市的大氣污染現狀,分析了大氣污染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大氣污染的防治對策。
近年來,霧霾天氣的暴發使得哈爾濱市的大氣質量受到極大影響,大氣污染物數量直線上升,空氣質量明顯下降。我國目前采用的空氣污染指數(API)分為5個等級(表1)。

表1 我國空氣污染指數分級標準
根據我國空氣污染指數的分級標準,空氣質量達到優或良時,人類可以正常活動。從2014、2015年哈爾濱市大氣監測站的監測數據可知,近2年大氣質量未達標天數均達120 d以上。可見,人們在一年之中只有65%左右的時間可以正常活動,這不僅對個人的身心、生活造成干擾,也阻礙了哈爾濱市整體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形象的樹立。
哈爾濱市霧霾現象嚴重,其主要污染物是細顆粒物(PM 2.5)。2014年中114 d的首要污染物是細顆粒物(PM2.5),占全年的33.3%。可見,細顆粒物是目前哈爾濱市需要攻克的首要問題。其次,可吸入顆粒物(PM10)為首要污染物的天數為10 d,臭氧和二氧化氮分別占1和2 d。2015年與2014年相差較小,2年中兩者的排放量均已超過國家二級標準。這說明一方面污染物分布數量和種類較為穩定,并未出現難以控制的暴發情況,另一方面也說明這2年針對污染物種類的防治工作并未起到明顯的作用。總之,細顆粒物(PM2.5)和可吸入顆粒物(PM10)是大氣污染物中的首要污染物,亟待解決。
2014、2015年哈爾濱市在全國首批74個實行環境空氣質量新標準的城市中的月份排名見表2。哈爾濱市的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冬寒夏暖。按照氣候規律,3~5月為春季,6~8月為夏季,9~11月為秋季,12月至次年2月為冬季。冬季污染最為嚴重,秋季次之,第三為春季,夏季污染最輕。而單就月份看,11月至次年2月空氣質量最差,8和9月空氣狀況最優。哈爾濱市大氣質量變化起伏較大,集中體現在每年1、2、11、12月,這幾個月正是哈爾濱的冬季,由于冬季特殊的氣候因素及人為因素,冬季的污染程度較其他季節更加嚴重,對這幾個月中影響大氣環境的情況必須高度重視。3~5月大氣質量明顯好轉,6~9月大氣質量有輕微波動,但整體較為穩定,9~11月空氣質量惡化,12月與11月相比無明顯變化。由此可知,大氣質量的變化與季節的變化存在必然關聯,所以,對待大氣污染現象不同的時間段情況有所不同,因此導致污染的成因也有所不同,必須根據哈爾濱市的實際情況,調查各個時期內造成大氣污染的主要原因,根據不同的情況采取相應的對策。

表2 2014、2015年哈爾濱市大氣質量月份排名
2.1自然因素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的影響因素分為2種情況,首先是進入環境中的污染物總量,這是造成空氣質量變化的根本因素。其次是環境中污染物的擴散情況,這受氣象條件影響較為明顯,也是影響環境空氣質量短期內變化的直接因素。
2.1.1氣候因素。擴散條件不利是影響哈爾濱市空氣質量變差的直接原因。哈爾濱市獨特的地理位置導致大氣層結穩定,不利于污染物的擴散,使得污染物濃度不斷加大,常會導致霧霾天氣。據氣象部門資料顯示,哈爾濱市2014年1~2月、11~12月在距近地面1 000~5 000 m高空處常有暖平流,導致大氣上暖下冷,形成逆溫,使得空氣中污染物在垂直方向上無法擴散。哈爾濱市11月至次年2月正值冬季,由于地區特點,該時段是哈爾濱市的采暖期,大量燃燒煤炭使得大氣污染物不斷增加。且冬季哈爾濱平均風速小,靜風頻率大,不利于空氣中污染物水平擴散。在逆溫和靜風等超靜穩氣象條件下,持續排放的大氣污染物在近地層逐漸堆積,導致污染逐漸加重。2014年出現的幾次持續重度及以上污染均是污染物排放高峰期與不利擴散的氣象條件疊加形成的。
2.1.2城市熱島效應。哈爾濱市受東北老工業基地和傳統產業的影響,一直大力發展工業,大多建筑物的材質為鋼筋混凝土,這種材料的熱容量和熱傳導率都很高,且建筑物本身對風具有減弱和阻擋作用,這些因素使得城市年平均氣溫比郊區和鄰近地區高2~6 ℃,城市就像一個散發熱量的島嶼,從而產生城市熱島效應。其水平幅合作用促成空氣中污染物質向市區內堆積,使市區受到多次循環污染[1]。哈爾濱市周邊工廠企業排放的污染物隨著熱島環流進市區,使市區中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濃度增加,給大氣增加了極大的負擔,成為不可忽視的影響因素。
2.2人為因素
2.2.1生活污染。
2.2.1.1集中供暖普及率低、能源結構落后。從哈爾濱市全年大氣污染情況看,冬季的各項指標超標最多,污染情況最為嚴重。這與哈爾濱市冬季燃煤供暖具有不可分割的聯系。每年10月中下旬必須進行約6個月的采暖工作,供暖中小型鍋爐低空排放,取暖期采暖鍋爐的大量集中使用,對哈爾濱冬季采暖期的大氣環境質量形成了很大的壓力[2]。由于小鍋爐除塵效率低,無脫硫、脫硝設備,煤炭中的各種有害雜質經燃燒后會直接排放到空氣中,成為哈爾濱市冬季空氣污染的一大“禍首”,若遇到異常天氣狀況,就會形成污染嚴重的“霧霾天”。
2.2.1.2餐飲行業、露天燒烤。近幾年居民生活水平提高,飲食文化習慣發生了一定改變,露天燒烤深受歡迎,露天燒烤所用燃料多為焦炭、木炭,在燒烤時會產生大量的煙氣,且大多數的露天燒烤無安裝排煙處理裝置,而燒烤所產生的油煙是重要的大氣污染物之一,由于不完全燃燒,不僅會產生一氧化碳、硫氧化物、笨并芘等物質,還會產生包括PM2.5在內的大量顆粒物,造成霧霾天氣,這不僅影響人們身體健康,還對大氣環境造成嚴重破壞。
2.2.2工業污染。哈爾濱市一直受到東北地區老工業基地和傳統產業的嚴重影響,重工業的比重高于輕工業。2008年輕、重工業所占比重調整為48.3∶51.7,此種傳統產業能源消耗量大,利用率低下且造成大量的污染,這對于哈爾濱市的大氣指標具有嚴重的不利影響。另外,隨著哈爾濱市行政區劃的改進,很多處于城區周圍的工廠被劃入到新城區中,很多工廠位于上風向,其排放的煙塵對市區的大氣環境質量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2.2.3交通污染。近年來,哈爾濱汽車行業蓬勃發展,汽車保有量也迅速增加。據哈爾濱交管局介紹,哈爾濱市每年機動車保有量的增長速度都在10萬輛左右。根據哈市政府部門發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哈爾濱市人口為1 063.59萬人,平均每8.4人擁有一臺機動車,這已超過了2014年9月中國社科院發布的《中國城市發展報告》藍皮書中平均每10人擁有一輛汽車的全面平均水平。
汽車的產量和保有量不斷增加,首先從根本上增加了汽車尾氣的排放量,在我國大中型城市,汽車尾氣排放已成為主要的大氣污染源之一,其危害程度僅次于工業污染。其次,車輛的飽和造成了道路擁堵,城區堆積密度高,導致更多的尾氣被集中排放,這一現象在上下班高峰期表現更為明顯,此時間段城區內的空氣質量尤為低下。另外,冬季路面結冰,駕車危險系數增高,車輛怠速、低速行駛占比高,造成更多污染物排放到大氣中。
2.2.4農業污染。每年秋季末空氣質量均會明顯下降,2014年哈爾濱市在全國首批74個實行環境空氣質量新標準的城市污染程度由輕到重的排名,9月是第5名,10月驟然跌至第65名,而10月正值深秋時節,哈爾濱市尚未開始全面供暖,該季節正是農戶集中焚燒秸稈的時段,每年秋收時節,大量秸稈需要集中處理,莊稼成熟采摘后這些秸稈基本無任何價值,但如果不將其處理掉,會耽誤土地第2年的播種,采用收割機進行收割,會導致留茬過高,仍會影響下一代莊稼的播種。而焚燒秸稈會產生草木灰,是一種農作物的肥料。秸稈焚燒直接排放一次顆粒物,散發的煙氣含‘有機氣溶膠’,可形成PM2.5,對環境及人體具有不良影響。
3.1堅持污染治理與風險防控相結合的防治思路根據近2年的大氣質量監測數據,哈爾濱市包括細顆粒物(PM2.5)、可吸入顆粒物(PM10)等多個指標都超過了國家二級標準,哈爾濱市除呼蘭區、阿城區、平房區空氣質量相對較好外,其他行政區均受到各類污染物的嚴重污染。就哈爾濱市大氣污染的情況而言,必須采用污染治理與風險防控相結合的做法,防治工作要從污染治理、綜合防治、人與自然環境協調發展、綠色化發展4個階段同步進行[3]。對于已經造成的污染和破壞必須加大力度,在污染產生的各個階段進行治理,而更重要的是要從根本上解決大氣污染問題,必須從源頭進行預防。
對于哈爾濱市而言,產業結構的優化是大氣污染防治問題中必不可少的一環,對于一些能耗高、排污多、效益低的企業,應根據環境保護法、行政手段及經濟手段進行調控,根據實際情況作出相應的處罰,對污染大戶要強制執行環保處理措施,使其達到污染物排放標準。工業企業也應積極主動地調整其工藝,加大企業對環保方面的投資,對于有可能對大氣造成污染的項目,能密閉生產的一定要密閉生產,最大程度地減少對大氣環境造成的污染。
3.2加強政府監管力度和能力政府在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中一直位于主導地位,其對于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防治力度和能力是治理哈爾濱市大氣污染問題的根本。哈爾濱市在大氣污染治理問題上一直只實行行政管制機制,作為該問題治理上唯一的機制,有其自身的優點,由于其自身的強制力,行政管制對大氣污染防治方面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治理效果也很明顯。但在與相對人交涉的過程中,相對人的接受度不是很好,常發生矛盾。另外,還存在執法成本過高、適用范圍小等缺點。目前已增加了行政指導的機制,通過一種較為柔和、群眾接受度較高的方式,與行政管制機制共同作為在行政方面防治大氣污染的手段,更好地執行防控結合、全民共治等理念。在行政強制管制機制的基礎上實行行政指導機制是對行政手段的發展與進步,使行政變得更加主動,更加易于適應,這是行政機關職能在由秩序行政向服務行政轉型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步。
3.3建立聯防聯控等合理高效的機制目前大氣污染已逐漸由點源污染變成面源污染,因為空氣自身具有流動性,區域性大氣污染已成為我國大氣污染問題中一個主要的現象。哈爾濱市城區內污染物的種類繁多、數量超標,其中,細顆粒物和可吸入顆粒物的排放量均超國家二級標準。要提升空氣質量,必須要與周邊地區達成共識,共同防治,按照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監測、統一防治措施的要求,開展大氣污染聯合防治,落實大氣污染防治目標責任。哈爾濱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復雜繁瑣,既需要考慮到每一個區域的特點單獨制定防治方法,又要總體考量,把握哈爾濱市整體的發展方向,確定一個綱領性目標。對于跨區域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雙方或者多方之間在治理手段、治理目標、治理方向上會存在一定的銜接不及時、不到位的現象,這就需要由政府或者政府指定一個專門的機關或社會組織進行統一管理。市政府必須將大氣環境保護工作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中,合理規劃工業布局,優化產業結構,加強大氣污染的科學研究,采取防治大氣污染的措施,保護和改善大氣環境。規定區域內既發揮各自靈活性又保護區域內整體大氣環境質量的相關體制,如在行政、協調執法、監測、舉報、應急等方面均進行統一規劃管理。
3.4擴大治理范疇
3.4.1農業污染。秋季對大氣污染貢獻最大的是秸稈焚燒等農業問題,秸稈焚燒問題是因為對秸稈的利用不到位,不能很好地實現秸稈的價值。首先要解決的是技術問題,技術上的創新、借鑒和完善是解決秸稈焚燒問題的關鍵。其次是在處理秸稈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包括收集、運輸等方面,將處理秸稈的過程變成一套工藝或流水線、一個產業。必須從滋長出問題的地方解決問題才是最終有效的解決方案,在這個問題上絕對不能只堵不疏。只有在為農民打開一扇將秸稈變廢為寶的大門后,讓秸稈的處理有了合適、具體、切實可行的做法后,處罰才會對秸稈焚燒問題有震懾力,才會有價值。
3.4.2工業污染。工業產業為哈爾濱市的經濟發展作出了杰出貢獻,相伴而來的是嚴重大氣污染。要想最大程度地改善哈爾濱市空氣質量,必須加強工業產業的調整治理。哈爾濱市傳統工業比重大,缺乏新興產業。必須把握產業發展趨勢,跟上時代步伐,抓住歷史機遇,加快技術創新,加大對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逐步將“節能環保、新興信息產業、生物產業、新能源、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業和新材料”作為哈爾濱市的經濟支柱產業和經濟先導產業[4]。
3.4.3生活污染。哈爾濱市最主要的大氣污染物來源于燃料燃燒產生的有害物質,而該市最主要的能源是煤炭和石油,煤炭普遍用于民用和工廠的熱力來源,包括鋼鐵、建材、電力、工業鍋爐等。民用更多的體現在冬季取暖方面[5]。首先,能源結構不完善是哈爾濱市的頑疾之一,必須改善能源結構,發展清潔能源。清潔能源的選擇應因地制宜,符合當地的客觀條件,而哈爾濱市對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主要體現在風能、太陽能和生物質能等方面,所以必須對這幾個方面加大研究力度,增加資金投入。冬季采暖期各項大氣指標驟升,環境空氣質量低下,冬季也是霧霾頻發的季節。私設中、小型鍋爐是導致冬季霧霾的原因之一,對于私設小鍋爐行為一定要重點打擊,嚴防死守小鍋爐,加大對其看管力度,根據具體情況設立問責機制、設置處罰措施。并保證投入使用大鍋爐的質量,必須使用有脫硫、脫硝設備的鍋爐。
2011年哈爾濱出臺了首個露天燒烤整治方案,但此方案主要針對的問題是大排檔對居民交通、生活噪音等方面造成的影響,關于對大氣污染方面并無過多涉及。2014年,哈爾濱市城管部門又出臺了街路餐飲管理規定,時隔3年,相關部門對露天燒烤造成的空氣污染給予更多的重視,其規范的內容對空氣質量有所涉及,但在執行方面仍存在空缺。在規定中應對露天燒烤所導致的大氣污染問題進行更細致的規范,如必須使用清潔的煤炭,并對所使用煤炭的類型、排污量進行明確規定。另外,大部分露天燒烤未安裝排煙處理裝置,必須強制安裝凈化煙霧的裝置,但此種裝置的價格參差不齊,凈化煤煙的功效也有所不同,如果商家僅為了應對檢查,流于形式,安裝一個凈化效用不大的裝置,無法從根本上解決此問題。
3.4.4交通污染。石油主要被用于機動車船的使用,而燃油的質量不論對機動車船還是大氣質量都會造成嚴重的影響。交通擁堵、汽車保有量居高不下已成為很多大城市存在的問題。不論是限購限號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此問題,要解決城市車流量大、城市擁堵的問題需要交通管理部門出臺相應的辦法。從大氣污染角度而言,首先必須保證燃油的清潔度。目前,哈爾濱市全部公交車和大部分出租車已改為使用天然氣和汽油的兩用車,天然氣是清潔能源的一種,對大氣造成的負擔較小,且價格相較汽油低廉,以天然氣為動力的機動車船成為未來的趨勢,目前哈爾濱市加氣站較少,且分布在主城區內的更少,存在加氣困難的問題,哈爾濱市應加大投建加氣站的資金,讓加氣不再成為一個難題,也是對推廣使用清潔能源的助力。
3.5加強公眾參與哈爾濱市大氣污染治理工作已經開展到一定階段,但在此過程中,一直是由政府主導,對于公眾的參與度并不高,對于大氣環境保護方面的積極性不高,環保意識淺薄,單一的政府治理在大氣污染防治問題上的效用極其有限。哈爾濱市人口多,當民眾和企業都加入到大氣污染治理工作中,一定會取得更優秀的成績。
3.6依靠科學技術大氣污染的治理需要政府進行宏觀調控,需要法治的健全,需要各種規章制度的頒布與實施,但終
歸是要依靠先進的科學技術才能得以實現。市政府必須加大對大氣污染防治方面科學研究的力度,采取各種技術措施,可以利用衛星、航測、遙感等新技術分析重點區域內大氣污染來源及其變化趨勢,有效地針對新型污染,并積極主動地進行推廣工作,才能實現依靠科學技術治理大氣污染的目標。
大氣污染是目前環境問題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哈爾濱市的大氣污染情況較為嚴重且情況復雜,經濟又處于快速發展時期。必須從防治結合的思路出發,加強政府的責任,使用多種行政手段進行管理,并加強科學技術,提升科研水平。同時要更多地重視群眾參與,不僅要做到匹夫有責,還要做到匹夫有權,使每一個人真正地加入到大氣污染防治中,通過政府、企業、人民的多方努力,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一定會盡快見到成效。
[1] 張慧,韓軍青.北方煤炭型城市大氣污染特征及防治研究的:以大同市為例[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1,21(25):169-172.
[2] 白愛飛,孟慶慶.哈爾濱市區大氣污染現狀分析[J].黑龍江環境通報,2011,35(3):91-100.
[3] 秦天寶.新《大氣污染防治法》:曲折中前行[J].環境保護,2015,43(18):47-50.
[4] 何平平,邢佳,倪艷芳.黑龍江省大氣污染防治思路研究[J].環境科學與管理,2015,40(3):21-23.
[5] 陳宗嬌.冬季供暖對沈陽市各功能區4種大氣污染物濃度的影響[J].安徽農業科學,2014(3):862-863,889.
The Status Quo and Control Countermeasures of Air Pollution in Harbin City
ZHAO Ying-jie, MING Li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Law,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40)
Air pollution status in Harbin City was introduced, causes were analyzed, under the general idea of the combination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everal countermeasures for controlling air pollution were put forward, such as improving government’s respondibility, enriching administrative means, establishing reasonable and efficient mechanism such as join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expanding the governance scope, participating of all people, improving technology.
Harbin City; Coal smoke pollution; Zone defense; API index
黑龍江省法學會法學研究課題“黑龍江省大氣污染防治法律問題研究”。
趙英杰(1966- ),女,黑龍江齊齊哈爾人,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從事環境法相關的教學和科研工作。
2016-05-27
S 181.3
A
0517-6611(2016)20-06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