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妹
(尤溪縣林業局,福建尤溪 365100)
?
不同坡位毛竹林施肥效果分析
林 妹
(尤溪縣林業局,福建尤溪 365100)
[目的]研究施肥對不同坡位毛竹林的影響,以提高毛竹產量,增加農民收入。[方法]對福建省尤溪縣西芹村不同施肥管理和不同坡位毛竹出筍量、新竹地徑和枝下高進行研究。[結果]施肥管理和不施肥管理新竹枝下高和出筍量均為顯著差異,施肥管理能有效提高竹林產量;不同坡位樣地內的新竹枝下高和出筍量均為顯著差異,而新竹地徑差異性不顯著,不同坡位上新竹枝下高、新竹地徑、出筍量從大到小均依次為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下坡位竹林生產量最高。[結論]在毛竹低產林改造過程中,采用施肥管理,對毛竹林產量會產生顯著的影響;在實踐生產中,下坡位水肥條件較好,更有利于竹林出筍和竹材生產。
施肥管理;坡位;生產量
毛竹(Phyllostachysheterocycla)屬于禾本科剛竹屬,單軸散生型常綠喬木狀竹類植物,竿高可達20余m,粗約20 cm。毛竹是我國栽培悠久、面積最廣、經濟價值較高的竹種,具有生長快、周期短、產量高、用途廣、效益大等諸多優點,竹竿可以作建筑、竹器、竹編、家具、竹材人造板以及造紙原料等,其筍味甜美,營養豐富,深受人們喜愛[1]。俗話說:“竹林不要糞,一年長三寸”,說的就是竹林施肥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國內眾多學者對毛竹施肥管理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認為施肥能增加毛竹胸徑、林分密度、毛竹產量[3-6]。筆者針對福建省尤溪縣革命老區的低產竹林進行施肥管理改造研究,旨在提高農民就業率,提高毛竹產量,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民生活,保護當地生態建設,起到美化綠化作用。
試驗地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西濱鎮西芹村,在西濱鎮東北部,毗鄰南平市樟湖鎮,平均海拔500 m以上。全村毛竹林82 hm2,1994年前后全村搬遷到鎮中心西區定居,大量毛竹林已荒廢,產量低。所在村自然氣候特殊,有溫暖濕潤的小氣候,年均氣溫19.8 ℃,溫差5~7 ℃,無霜期300 d,年日照1 762.8 h,年降水量1 445 mm,相對濕度81%。此處土地肥沃,森林覆蓋率達90%,生產梨、枇杷等優質水果,曾獲三明市“水果之村”的美譽。
2.1樣地設置2012年3月,在研究地上、中、下坡位各選取6塊相鄰、面積為667 m2的試驗樣地,2013年3月對樣方內的立竹進行調查,得到各樣地的立竹密度和毛竹地徑,各樣地概況見表1。
2.2調查方法自2013年3月起,在不同坡位隨機各選取6塊毛竹純林樣地,其中3塊樣地進行施肥撫育管理,另外3

表1 不同坡位毛竹林樣地概況
塊只進行簡單撫育管理,共18塊樣地。施肥撫育管理方法為對毛竹林地進行翻墾,深30 cm以上,結合翻墾,鋪施腐熟廄肥15 000 kg/hm2和復合肥750 kg/hm2,翻入土中,平整地面。每年12月份對樣地進行劈雜,清除林中雜灌;合理砍伐,調整結構,視情況林伐后保持立竹2 700~3 000株/hm2,竹齡結構為1、2、3、4度竹均衡,林齡結構合理,隨時觀察毛竹林病蟲害發生情況,一旦發生及時采取藥物防治。
2015年為樣地內毛竹林出筍大年,故在2015年3~5月對各樣地的新竹枝下高、出筍量和新竹地徑進行測量記錄,標準竹出土第1 節下端竿環處至毛竹第1 盤枝籜環處作為枝下高。對不同坡位不同管理方法樣地的新竹枝下高、出筍量和新竹地徑進行比較研究。
3.1不同處理毛竹林出筍量和新竹生長狀況由表2可知,施肥管理樣地內的毛竹新竹枝下高為5.63 m,而不施肥處理的樣地為4.69 m。施肥管理下,新竹枝下高增高,竹竿節數增加,毛竹高度也隨之增高,竹林整體出材率增加。在施肥管理下,竹林內出筍量也增加,施肥處理的樣地出筍量有81.00個,而不施肥的樣地出筍量只有61.67個,增加將近20個。調查可知,在下坡位,施肥管理下,樣地出筍量達到最大值,為87.00個。施肥處理樣地內新竹地徑平均值為10.95 cm,而不施肥樣地的為9.29 cm,施肥能有效提高新竹地徑,增加毛竹林產量。變異系數最大的是不施肥處理樣地的出筍量和新竹地徑,均為0.17,最小的是施肥處理樣地的新竹地徑,為0.05。

表2 不同處理新竹生長指標統計
3.2不同處理毛竹林出筍量和新竹生長差異性通過對不同處理毛竹林出筍量和新竹枝下高、地徑進行方差性分析比較,結果可知2種處理樣地內的新竹枝下高和出筍量均為顯著差異(0.01
3.3不同坡位毛竹林出筍量和新竹生長狀況由表3可知,下坡位新竹枝下高最大(5.91 m),上坡位最小(4.65 m);下坡位新竹地徑最大(11.15 cm),上坡位最小(9.12 cm);下坡位出筍量最大(80.00個),上坡位最小(63.50個)。處于上坡位的毛竹新竹枝下高、地徑和出筍量遠低于下坡位,在實際毛竹生產中,下坡位水分充足,土壤肥沃,地勢平坦,有利于毛竹的生長。
3.4不同坡位毛竹林出筍量和新竹生長差異性通過對不同坡位毛竹林出筍量、新竹枝下高和地徑進行方差性分析比較,結果可知在3種坡位樣地內的新竹枝下高和出筍量均為顯著差異(0.01
0.05)。這表明坡位對新竹枝下高和出筍量影響較大,在山體下坡位更有利于毛竹高度生長和新筍生長。在實踐生產中,人為選擇毛竹生長條件,在山下部發展毛竹,而在山上部有意識地選擇更加適應的樹種,這有利于充分利用山地資源,提高林地生產力。

表3 不同坡位新竹生長指標統計
(1)2013年對試驗地進行毛竹低產林改造研究,結果表明:施肥管理樣地內新竹枝下高越來越高,出筍量也明顯增加,施肥處理的樣地比不施肥處理的樣地增加將近20個,新竹地徑增大,施肥管理能有效增加毛竹林產量。通過對不同處理的毛竹林出筍量、新竹枝下高和地徑方差性分析比較,2種處理樣地內的新竹枝下高和出筍量均為顯著差異(0.01
(2)在不同坡位上,新竹枝下高、地徑、出筍量從大到小均依次為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在實際毛竹生產中,下坡位水分充足,土壤肥沃,地勢平坦,有利于毛竹的生長。通過對不同坡位的毛竹林出筍量、新竹枝下高和地徑進行方差性分析比較,不同坡位樣地內的新竹枝下高和出筍量均為顯著差異(0.01
0.05)。在實踐生產中,下坡位水肥條件較好,更有利于竹林出筍和竹材生產。
影響毛竹生長的除了施肥管理和坡位外,還有立地質量等級、坡向、坡度等,此外還與竹林混交的樹種、混交比例等相關,并且與竹林管理水平也密切相關[7],今后可對其他影響因子和竹林配方施肥進行進一步研究。
[1] 賴廣輝.竹亞科剛竹屬植物的修訂(Ⅱ)[J].植物研究,2001,21(2):182-185.
[2] 孟勇,艾文勝,漆良華,等.毛竹施肥技術研究現狀與探討[J].世界竹藤通訊,2012,10(6):21-25.
[3] 王宏,金曉春,金愛武,等.施肥對毛竹生長量和稈形的影響[J].浙江農林大學學報,2011,28(5):741-746.
[4] 吳珍花,郭曉敏,謝意太,等.不同施肥處理對毛竹根系有機酸含量的影響研究[C]//中國水土保持學會海峽兩岸水土保持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中國水土保持學會,2014:20-26.
[5] 張樹明.毛竹林優質豐產培育技術探討[J].綠色科技,2015(8):164-165.
[6] 王婷,胡亮,郭曉敏,等.毛竹不同施肥處理出筍效應的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0,38(18):9489-9490.
[7] 彭丹莉,柳丹,晏聞博,等.基于豐產目的下毛竹生長調控技術研究進展[J].浙江林業科技,2015(1):85-89.
Analysis of Fertilization Effect of Moso Bamboo Forest in Different Slope Positions
LIN Mei
(Forestry Bureau of Youxi County, Youxi, Fujian 365100)
[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effects of fertilization on Moso bamboo forest in different slope positions to enhance the yield of Moso bamboo,and to increase farmers′ income. [Method] We researched the bamboo (Phyllostachysheterocycla) shoots quantity, ground diameter of new bamboo, and clear bole height in Xiqin Village, Youxi County, Fujian Province in different slope positions under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managements. [Result] Fertilization management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ith no fertilization management in bamboo shoots quantity and clear bole height. Fertilization management coul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output of bamboo. Clear bole height and bamboo shoots quantity in different slope position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hile ground diameter of new bamboo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amboo shoots quantity, ground diameter of new bamboo, and clear bole height from big to small were in the order of minus grade, mesoslope and upslope. Bamboo production in minus grade was the highest. [Conclusion] During the renovation of low-yield bamboo forest, fertilization management is adopted, which has significant impacts on yield of bamboo forest. During practical production, minus grade has relatively good water and fertilizer condition, which is suitable for the shooting and production of bamboo forest.
Fertilization management; Slope position; Yielding capacity
林妹(1978- ),女,福建尤溪人,林業工程師,從事營林生產工作。
2016-06-17
S 795.7
A
0517-6611(2016)20-14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