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濟冬 本報記者 邢曉婧
“日中韓首腦會談可能于11月下旬至12月初舉行”,日本共同社7日高調發布消息稱,“這將是三國首腦會談時隔5年在日本舉行,目前正進行調整”。中國專家廉德瑰7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認為,日本方面可能是想借G20外交的成果“趁熱打鐵”,但中日韓首腦會談能否舉行,還要看日本是否為改善中日關系真正付諸行動。韓國媒體Edaily7日稱,韓國政府方面當天指出,日媒的報道“毫無根據”。該報分析認為,日本方面的表現可以看做是一種“輿論游戲”。
共同社7日稱,如果此次日中韓首腦會談得以成行,將是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韓國總統樸槿惠就任后首次訪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希望借此次會談加強三國首腦間對話,推動地區穩定和合作。不過,報道同時稱,中國對此態度頗為慎重。中方對日本在南海問題上的舉動保持警惕,將在看清安倍政府的動向后,最終決定李克強訪日事宜。
韓國《亞細亞經濟》7日稱,中日韓三國首腦會談始于2008年,3國輪流擔任主席國,直至2012年。由于歷史和領土紛爭,該會談曾一度中斷,于2015年11月在首爾重啟,舉行第六輪會談。共同社稱,安倍和樸槿惠都在老撾參加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安倍在7日同樸槿惠的會談中發出訪日參加首腦會談的邀請,“樸槿惠已展現出訪日意愿”。對此,韓國Edaily7日引述韓國政府人士的話稱,“有關韓中日首腦會談的問題,外交當局間并沒有進行相互磋商協調,現在沒有什么內容已決定”。該報道稱,今年的會談能否舉行,最終變數可能是中國的態度。中日間圍繞釣魚島領土糾紛仍在持續,中韓間就駐韓美軍在韓部署“薩德”反導系統形成對立。
在渲染“中日韓首腦會談將舉行”之前,共同社6日引述日本政府消息人士的話稱,目前日中雙方正就本月14日至15日在廣島舉行的海洋事務高級別磋商展開協調。日方將此次磋商定位為旨在重啟東海油氣田共同開發談判的籌備磋商。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7日就此表示,目前,中日雙方正就第五輪海洋事務高級別磋商時間、地點及議題等進行溝通。關于落實東海問題原則共識,中方立場沒有變化。日方應與中方相向而行,為重啟落實原則共識磋商創造條件和氣氛。華春瑩還表示,當前,中日關系仍然不時受到各種復雜因素干擾,雙方應該排除干擾推動中日關系早日回到正常發展軌道。正如習主席強調指出的,中日關系現在正處于爬坡過坎、不進則退的關鍵階段。雙方應恪守中日四個政治文件和四點原則共識,通過對話磋商加強溝通,妥善處理有關問題。日方在南海問題上要謹言慎行,避免對中日關系改善造成干擾。
上海外國語大學日本文化經濟學院教授廉德瑰7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中日雙方在舉行中日韓首腦會談的問題上有“溫度差”。中方認為,日本還在南海問題上指手畫腳,中日雙方關系緩和程度不夠,對日本是否真心要改善兩國關系持懷疑態度,警惕日本對華行為出現反復。積極推動舉行中日韓三國首腦會議,恐怕是日本采取的“緩兵之計”。
6日,安倍在老撾和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舉行會談,宣布向菲提供兩艘大型巡視船和5架二手TC-90型偵察機,并邀請杜特爾特訪問日本。這被廣泛認為是日本插手南海事務、助菲對抗中國的動作。廉德瑰7日說,一方面企圖與中國和解,一方面又要聽美國的話牽制中國,安倍的兩面性一直都有,日本不可能完全放棄對中國的敵意。這已經成為日本和中國打交道的方式。現階段中日關系倒退的可能性不大,但南海問題尚未平息,可能會出現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