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陳洋 本報記者 張怡然 ●盧戈
蘋果公司將于美國當地時間7日上午(北京時間8日凌晨)召開發布會,公開新一代智能手機iPhone7等新產品。蘋果期望通過一系列新產品的發布,再次引發全球范圍內的“蘋果熱潮”。但中國等主要市場對新款iPhone的上市“反應平靜”,觀望情緒明顯壓倒搶購意愿。有分析稱,短期內,蘋果的工藝優勢和品牌效應會繼續保障其市場地位,但從中長期看,蘋果面臨的來自競爭對手的挑戰“已經不可逆轉地增大”。
發布會將不會有太大亮點
美國《華爾街日報》7日報道稱,蘋果在發布會上將公開iPhone7和iPhone7Plus、第二代AppleWatch、12.9英寸iPadPro以及新一代MacbookPro等等。目前,蘋果供貨商正緊張部署生產和物流,以確保發布會后產品預定和首期發售的順利推進。
報道稱,蘋果此前強調iPhone7將繼續引入新技術元素,在核心處理器及內存、屏幕、攝像頭乃至外觀方面全面提升配置。但不少消息渠道反映,此次iPhone7的主要創新點在于無線耳機、雙攝像頭(限于Plus版本)等細節更新,“可能會讓投資者們失望”。
通信專家項立剛7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預計蘋果此次發布新品不會有太大亮點,也不會讓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覺。“道理很簡單,手機的創新已經到了瓶頸,全世界的手機都很難有革命性創新的技術與能力”。項立剛認為,蘋果在新技術的采用上,最近幾年一直偏保守,如雙攝像頭等多是別的企業已經用過,它才開始用。“大家只會感覺和上一代相比,新機只是一些配置的升級和小的改變”,他說。
但項立剛預計,此次新品發布后,蘋果的手機銷量還會不錯,只是對市值和市場份額幫助不會很大,因為它很難吸引更多用戶轉向蘋果,主要是用戶換機。
中國“果粉”熱情下降
路透社7日報道稱,iPhone7的首發國家與地區,除傳統內定的北美及歐洲國家、日本、新加坡、中國香港、澳大利亞外,中國內地也幾乎確定被列入“首發名單”。iPhone7和iPhone7Plus在中國內地的首發價格預計分別為5288-6888元和6088-7888元(價格因存儲空間而不同)。
路透社稱,盡管各國消費者對iPhone7發行有所期待,但或許很難再現以往新產品發售時的排隊搶購熱潮。
至少在中國,人們對iPhone7“期望不高”。路透社通過實地采訪發現,絕大多數中國人更愿意“等待觀望”,而非立刻搶購。而從網絡上看,在iPhone7發行前,中國網民也“相當沉默”。《日本經濟新聞》稱,在日本等亞洲國家,iPhone7依然受到歡迎,但上市所引發的關注度“較以往新產品有所下降”。
江湖地位3年內將被取代?
路透社稱,中國市場一度被視為蘋果新的成長引擎,但根據國際數據公司(IDC)提供的數據,今年第二季度蘋果在大中華區銷售大幅下降。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為7.8%,僅排名第五。而在可穿戴用品市場,蘋果的AppleWatch也遭遇滑坡。IDC的數據顯示,AppleWatch今年第二季度發貨量為160萬件,較去年同期大跌57%。在全球市場的份額也從去年的20%下降至7%,被中國的小米反超落至第三。
彭博社稱,盡管新旗艦手機深陷故障丑聞而不得不全球召回,但三星依然在動員力量與蘋果展開競爭,另外華為等新秀廠商也在積極開發中高端產品,試圖搶占蘋果在這一領域的傳統份額。在品牌號召力和工藝積累上,蘋果依然享受“領先慣性”,但在競爭廠商持續加大研發和營銷力度的情況下,蘋果應當意識到,市場和技術發展趨勢不會等待自己太長時間。
談及未來市場占有情況,項立剛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未來3年,中國華為也有超越蘋果的可能。蘋果很難在現在的格局下取得更大的創新與突破。要做到既有很高的利潤空間、較高的價格,又能有較大的市場,這顯然不可能。而中國廠商強大的市場沖擊能力,也會逐漸蠶食蘋果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