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春燕,葛 紅,繆亞梅,汪凱華,陳滿峰,王學軍(江蘇沿江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江蘇如皋 226541)
9個小豆品種比較試驗
顧春燕,葛紅,繆亞梅,汪凱華,陳滿峰,王學軍
(江蘇沿江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江蘇如皋 226541)
對9個小豆品種進行比較試驗,結果表明,通H037、通H058綜合性狀較好,表現生長勢強,籽粒大,產量高,抗病性、適應性好等特點。
小豆;品質;產量;如皋
文獻著錄格式:顧春燕,葛紅,繆亞梅,等.9個小豆品種比較試驗[J].浙江農業科學,2016,57(7):1074-1075.
小豆(Vigna angularis Ohwi & Ohashi)起源于我國,在印度、朝鮮、日本等國也有栽培,以我國出產最多,是我國主要食用豆類之一,不僅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高,并含有多種氨基酸、維生素、膳食纖維素及豐富的鈣、鐵、磷等元素。有行血補血、健脾去濕、利水消腫等較高的藥用價值。隨著如皋市農產品加工出口的迅速發展,紅小豆已成為如皋市農產品出口的主要品種之一。為了鑒定小豆的豐產性、抗病性、適應性及商品性,篩選適合南通地區種植的優質、高產高效的小豆新品種,將江蘇沿江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新育成的小豆新品種通H-037、通H-058與其他6個小豆品種及當地廣泛種植的蘇紅1號進行了品種比較試驗,現將試驗結果報道如下。
1.1材料
試驗于2013年在江蘇沿江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試驗基地進行,土壤為沙壤土,肥力較好,前茬為小麥。參加試驗的小豆品種有蘇黑12-03、蘇紅12-16、蘇小豆12-1、通H037、通H058、品紅0521、EM3004、ER618和蘇紅1號,共9個品種。
1.2處理設計
試驗以品種為處理,以蘇紅1號為對照(CK),小區面積12 m2,隨機排列,重復3次。于6月30日播種,露地直播。株距15 cm,行距0.5 m,每行留苗25株,每小區留苗150株,折合12.5萬株·hm-2。播前人工開溝施肥,用45%的復合肥(氮磷鉀有效養分含量均為15%)300 kg· hm-2做基肥,開花期追施尿素90 kg·hm-2。生育期只防蟲不防病,其他田間管理措施參照當地常規栽培進行。考查生物學性狀、經濟性狀、小區產量及抗病性。
2.1生育期
由表1可知,開花最早的為蘇紅12-16和蘇小豆12-1,比對照蘇紅1號早3 d;最晚的為通H058,比對照晚2 d;蘇黑12-3、通H037和通H058的第1次收獲期和終收期均比對照及其他5個品種要晚,通H058的終收期最晚,全生育期最長,達132 d,比對照及其他5個品種晚20 d。
表1 9個小豆品種的生育期表現
2.2主要生物學性狀
表2表明,9個參試品種均為直立型。株高最高的是通H058,為75.4 cm;蘇黑12-03次之,為72.8 cm;蘇紅12-16最矮,為51.0 cm。主莖節數最多的品種為對照蘇紅1號,最少的為通H037。單株分枝數和單株莢數蘇黑12-03最多,分別為5.4和30.3個;其次為通H058,分別為3.9和24.3個;對照蘇紅1號的單株分枝數最少,為1.4個;EM3004的單株莢數最少,為15.8個。
表2 9個小豆品種的主要生物學性狀表現
2.3主要經濟性狀及產量
表3表明,蘇黑12-03的粒色為黑色,其余8個品種的粒色均為紅色。莢長最長的品種是通H058,為9.6 cm;其次是通H037,為9.1 cm;最短的是品紅05201,為6.5 cm。每莢粒數最多的品種為通H058,達7.4粒;最少的為EM3004,只有5.7粒。百粒重最重的品種為通H037,達21.72 g;其次是通H058,為21.11 g;最輕的是蘇黑12-03,只有10.83 g。小區產量通H037最高,達3.261 kg,與對照蘇紅1號相比,增產達53.65%;其次是通H058,為2.967kg,比對照增產39.80%。差異顯著性分析結果表明,通H037,通H058的產量均顯著高于對照及其他6個品種。
表3 9個小豆品種的主要經濟性狀與產量表現
2.4抗病性
9個品種均有少量的葉斑病,EM3004和RM608在生長后期有少量的白粉病。
試驗結果表明,在9個參試品種中,通H037產量最高,經濟性狀好,莢長9.1 cm,每莢粒數6.4粒,百粒重21.72 g。通H058產量較通H037略低,但經濟性狀更優,莢長9.6 cm,每莢粒數7.4粒,百粒重21.11 g。通H037和通H058均抗白粉病。多點試驗結果表明,通H037和通H058適合在如皋市及江蘇省種植。
[1] 張國芹,金慶春,張萬紅.紅小豆品種比較試驗[J].天津農林科技,2005(6):8-10.
[2] 武曉娟,薛文通,張惠.不同品種紅小豆的品質評價研究[J].中國糧油學報,2011,26(9):20-24.
[3] 許為政,龐景海,呂思張.紅小豆新舊品種產量構成因素差異分析[J].雜糧作物,2004,24(2):97-100.
(責任編輯:張才德)
S643
B
0528-9017(2016)07-1074-02
10.16178/j.issn.0528-9017.20160737
2016-05-12
江蘇省南通市科技計劃項目(HL2014017);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專項資金資助(CARS-09)
顧春燕(1970—)女,江蘇海門人,副研究員,從事豆類育種及病蟲害防治研究工作。